第七十七幕:水库边的“小考古队”
清晨的雾还没散尽,齐军已经扛着木杆往水库边走——木杆一头绑着红布条,是他自制的“巡查标记”,每走到一处可能有遗迹的角落,就把木杆插在地上。1972年的青龙村,公路通到了村口,村头的老槐树下装了电线杆,晚上亮着昏黄的电灯,但水库边的风,还是和十年前一样,带着点土腥味。
“齐叔!等等我们!”
身后传来一串脚步声,三个半大的孩子背着布包追上来,领头的是村长家的小儿子刘小满,布包里鼓鼓囊囊装着小铲子、旧牙刷——都是他们从家里搜罗的“考古工具”。自从去年齐军给村里孩子讲了唐墓里挖出国宝的故事,这群孩子就天天跟着他巡查,自称“青龙村小考古队”。
齐军停下脚步,笑着刮了下刘小满的鼻子:“今天怎么没上学?”
“周六嘛!”刘小满举着一把磨得发亮的小铁铲,“齐叔,你昨天说唐墓里的神兽,眼睛是用琉璃做的?我爹说他当年也见过,就是没敢靠近。”
“你爹那是怕‘邪气’,”齐军领着他们往水库东侧走,那里是当年唐墓入口的位置,如今立着一块水泥碑,刻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龙山水库唐墓遗址”,“其实哪有什么邪气?当年毛三队长他们用小刷子清理神兽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看,那琉璃眼睛埋在泥里几十年,擦干净了亮得能照见人。”
说话间,刘小满突然“呀”了一声,蹲在地上指着水边的泥地:“齐叔,你看这个!”
齐军赶紧走过去,只见湿润的泥里嵌着一小块青灰色的陶片,边缘有模糊的花纹。他立刻按住想伸手去抠的刘小满,声音放轻:“别碰,先看周围。”
三个孩子立刻屏住呼吸,学着齐军的样子蹲下来——这是齐军教他们的第一课:“见了老物件,先看它是不是‘长’在原地,不能乱挖,不然破坏了痕迹,专家来了也说不清。”
齐军从布兜里掏出一张油纸,小心翼翼地把陶片周围的泥拨开一点,看清了花纹:是半朵莲花,线条圆润,和当年唐墓里出土的陶碗花纹很像。“这可能是当年清理遗址时,不小心遗落的陶片,”他摸了摸刘小满的头,“记住,就算是块小陶片,也不能随便拿回家,它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得留在该留的地方。”
刘小满似懂非懂地点头,把手里的小铲子收进布包:“那我们给它做个标记吧?就像齐叔插红布条那样。”
“好主意。”齐军看着三个孩子蹲在陶片旁边,用小石子围了个圈,又捡了根树枝插在旁边,叽叽喳喳地讨论“这陶片是不是墓主人吃饭的碗碎的”,忽然想起十年前自己第一次跟着毛三进遗迹的样子——那时候他怕“水鬼”,怕神兽“动眼睛”,如今却能笑着给孩子讲那些“吓人”的往事。
风把雾吹散了,阳光照在水库的水面上,晃得人眼睛疼。齐军看着水泥碑上的字,又看看身边的“小考古队”,忽然觉得,毛三当年说的“考古是拼碎片”,不光是拼文物的碎片,也是拼人的记忆——他把唐墓的故事讲给孩子,孩子再讲给更小的孩子,那些埋在地下的历史,就不会真的被忘记。
第七十八幕:杂货铺里的“文物课”
张狗剩的杂货铺开在村头公路边,门板是新刷的桐油,亮堂堂的。铺子里摆着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墙角堆着孩子们爱吃的糖块,用玻璃罐盛着,阳光一照,五颜六色的。
“张叔,给我打二两酱油。”村里的二柱子拎着空瓶走进来,眼睛却瞟着柜台后的墙——墙上挂着块木牌,写着“文物保护提醒:买卖老物件要报官”,字是齐军帮他写的,笔锋歪歪扭扭,却擦得干干净净。
张狗剩接过酱油瓶,用漏斗灌着,嘴里没停:“你小子又瞟啥?那牌子挂半年了,还没看够?”
二柱子嘿嘿笑:“不是,昨儿我表舅从山里来,说他家里有个‘老罐子’,是前几年挖红薯挖出来的,问我能不能帮着卖了换点钱。”
张狗剩手里的漏斗顿了一下,把酱油瓶递给二柱子,脸色沉了下来:“你表舅在哪儿?那罐子啥样?”
“就前村借住呢,罐子是黑的,上面有花纹,”二柱子见他严肃,有点慌,“咋了张叔?不能卖吗?”
“咋能卖!”张狗剩走到门口,左右看了看没人,压低声音,“十年前我就是因为想偷古墓里的陶俑,被毛三队长抓了个正着,差点蹲大牢。你忘了?当年陈老二就是为了抢个兽首,杀了人,现在还在监狱里呢!”
这话戳到了二柱子的痛处——他爹当年跟着刘权利围堵考古队,后来刘权利被撤了职,他爹一直觉得丢人。二柱子挠挠头:“那……那我表舅不知道啊,他说那罐子放家里占地方。”
张狗剩从柜台里拿出一张纸,是齐军给他的“文物保护宣传单”,上面印着“哪些老物件不能卖”“发现文物找谁报”。他把纸塞给二柱子:“你给你表舅看看这个,就说我张狗剩说的——要是真是什么老罐子,赶紧找齐军,他是村里的文物保护员,会联系县里的人来看。要是私自卖了,被抓了可不止是丢人。”
二柱子接过纸,点点头:“知道了张叔,我这就去跟我表舅说。”
等人走了,张狗剩从柜台底下摸出个布包,打开来,里面是半把生锈的匕首——当年他偷摸去遗迹时掉的,后来毛三还给了他,说“留着当个教训”。他摩挲着匕首上的锈迹,想起十年前自己抱着陶俑跑,被黑影吓得摔在泥里的样子,又想起去年齐军来铺子里,给他讲“文物是国家的,不是谁的私产”,忽然觉得,这杂货铺的门板亮,不如心里亮堂——以前总想着“捞点好处”,现在才知道,踏踏实实守着铺子,帮着拦着点糊涂事,比啥都强。
“张叔,买块糖!”门口传来孩子的声音,是刘小满他们,刚从水库边回来,布包里的小铲子还沾着泥。
张狗剩笑着拿起玻璃罐:“要啥颜色的?给你们多抓两颗——对了,今天跟齐叔巡查,见着啥新鲜的了?”
“见着陶片了!齐叔说不能碰,我们给它围了石头!”刘小满举着糖,笑得露出豁牙。
张狗剩看着孩子们跑远的背影,把匕首塞回布包,又看了看墙上的木牌——阳光照在“文物保护”四个字上,亮得晃眼。他想,等下次齐军来巡查,得跟他说说二柱子表舅的事,再问问那陶片是不是真的和唐墓有关——当年没机会好好看那些文物,现在听孩子们讲,倒也觉得挺有意思的。
(第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