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瑶台问策
城南,听雨茶楼。
此地并非城中最繁华的地段,茶楼本身也透着几分年岁的古旧,但胜在清幽雅致。午时刚至,茶客不多,檀香混合着茶香在空气中袅袅盘旋,倒是个谈话的好去处。
沈墨轩一身青布长衫,面容依旧带着几分伤后的苍白,但眼神锐利如初,步伐沉稳地踏上楼梯。天字号雅间在走廊最深处,门外站着一名劲装护卫,目光沉静,太阳穴微微鼓起,显然是个高手。见到沈墨轩,护卫并未阻拦,只是微微颔首,推开了雅间的门。
雅间内布置素雅,临窗的位置,一名身着鹅黄色绫罗裙衫的少女正凭窗而望,听到开门声,缓缓转过身来。
正是苏家二小姐,苏芷瑶。
与苏清雪清冷如雪的气质不同,苏芷瑶的容貌更为明艳灵动,一双杏眼顾盼生辉,唇角天然微微上翘,带着几分俏皮。但此刻,她眼中却无半分笑意,只有与年龄不甚相符的审视和探究。
“沈公子果然守信,请坐。”苏芷瑶声音清脆,指了指对面的座位。桌上已沏好一壶香茗,两盏白玉茶杯,茶汤澄澈,热气氤氲。
沈墨轩拱手一礼,从容落座,目光平静地迎向苏芷瑶的打量。“苏二小姐相召,沈某不敢不来。不知二小姐信中所言‘影刃’之事,以及那‘陌路同归人’的身份,可否告知?”
他开门见山,毫不拖泥带水。时间紧迫,危机暗伏,他没有兴趣与此女虚与委蛇。
苏芷瑶似乎对他的直接有些意外,随即笑了笑,亲手执壶为他斟了一杯茶:“沈公子何必心急?‘影刃’虽利,但他们的规矩是收钱办事,调查目标、寻找时机也需要时间,公子此刻尚算安全。至于那‘陌路同归人’嘛……”
她拖长了语调,杏眼微眯,带着一丝狡黠:“在谈这些之前,小妹倒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沈公子。”
沈墨轩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知道对方是要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或者说,是在评估他的“价值”。他端起茶杯,轻嗅茶香,并未饮用,淡淡道:“二小姐请问。”
苏芷瑶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些声音:“码头风波,小妹已知晓大概。公子与雷彪冲突,起因虽小,却牵一发而动全身,乃至后续盐仓之事……公子觉得,漕运积弊,根源何在?”
她并未如沈墨轩预想般追问盐仓细节或账册下落,反而将话题引向了更宏大的漕运格局。这并非寻常闺阁女子会关心的问题。沈墨轩心中念头急转,苏芷瑶此举,是代表苏家内部某种势力在探听他的见解?还是她个人有意于此?
他略一沉吟,结合前世记忆与今生所见,沉声道:“积弊根源,在于垄断与腐化。”
“哦?”苏芷瑶美目一闪,“愿闻其详。”
“漕帮把持南北水道,犹如巨蟒缠身,沿途关卡林立,抽成高昂,此乃垄断之弊一也。”沈墨轩语气平稳,却字字清晰,“帮内层级森严,上行下效,中饱私囊者众,损耗巨大,最终皆转嫁于货主与民夫,此乃腐化之弊二也。管理混乱,凭人情而非规章,效率低下,遇事推诿,此乃管理之弊三也。更有甚者,与地方豪强、乃至境外势力(他隐去了倭寇二字)勾结,损公肥私,动摇国本,此乃最大之弊!”
他每说一条,苏芷瑶眼中的光彩便亮一分。这些弊端,她身处苏家,自然也有所耳闻,但从未有人如此条理清晰、一针见血地概括出来。
“那依公子之见,可有‘改进’之道?”苏芷瑶追问,语气中带着考较,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沈墨轩知道,展现价值的时刻到了。他脑海中飞速整合着现代物流与管理的理念,结合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开口道:“改进之道,无非‘破’与‘立’。”
“破,难。漕帮根基深厚,牵涉甚广,非一日之功可破。但‘立’,却可先行。”
“如何立?”
“其一,立标准。制定明确的运输时限、货损赔偿标准、收费标准,公示于众,减少人为操作空间。其二,立规章。建立清晰的操作流程,权责分明,赏罚有度,杜绝推诿扯皮。其三,立信息通路。可在重要节点设立信站,利用快马或信鸽,提前通报船只到达时间、货物清单,便于上下游安排,减少等待和拥堵。其四,立监督。引入第三方,或建立内部监察机制,定期核查账目、巡视码头,遏制贪腐。”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苏芷瑶,继续道:“若能更进一步,或可尝试‘分包联运’。将长距离运输分段,由信誉好、效率高的本地小船帮或车队承接,统一调度,统一标准。既可打破漕帮部分路段的绝对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也能分散风险,避免一家独大带来的种种弊病。”
这些想法,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无疑是极具冲击力和前瞻性的。尤其是“分包联运”和“信息通路”的概念,让苏芷瑶听得美目异彩连连,她放在膝上的手不自觉地微微握紧。
她原本只是听闻沈墨轩此人不简单,能在漕帮追杀和苏家、慕容家的漩涡中周旋,想试探一下他的深浅,看看能否为己所用。却万万没想到,此人竟有如此见识!这些建议,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切中时弊,看似极具可行性!若真能实施,哪怕只是在局部地区,也足以对现有的漕运格局造成巨大的冲击!
此人……绝非池中之物!姐姐苏清雪看到的,或许是他复仇的利用价值,但她苏芷瑶,却看到了他背后可能带来的、颠覆现有秩序的巨大能量!
苏芷瑶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动,目光灼灼地看向沈墨轩,语气变得前所未有的认真:“沈公子高见,令人茅塞顿开。这些……都是公子自己所想?”
沈墨轩迎着她的目光,坦然道:“游历所见,结合些许思考,让二小姐见笑了。”
苏芷瑶深深地看着他,似乎想从他眼中分辨真伪,半晌,她忽然嫣然一笑,这一笑如同春花绽放,驱散了方才的严肃气氛:“公子过谦了。小妹今日,真是受益匪浅。”
她话锋一转,终于回到了沈墨轩最初的问题:“关于‘影刃’,公子不必过于忧心。他们接单的规矩,首要便是确认目标。公子如今行踪不定,他们需要时间。小妹已让人留意他们的动向,若有消息,会第一时间告知公子。至于破解‘影刃’追杀,无非两种方法,一是让他们放弃任务,这需要付出远超雇主的代价,或者……解决掉雇主。二是,让他们的刺杀一次次失败,损失惨重,直至他们觉得得不偿失,主动放弃。前者难,后者……需要实力和运气。”
沈墨轩静静听着,不置可否。这些信息有用,但并非他此刻最关心的。“那‘陌路同归人’?”
苏芷瑶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之色:“此人身份,小妹确实知晓一二。但此事牵扯甚深,恕小妹暂时不能明言。我只能告诉公子,此人……并非我姐姐苏清雪。”
不是苏清雪!
沈墨轩心中一震!他一直怀疑那“陌路同归人”就是苏清雪,毕竟腰牌是她苏家之物,信息由她接手账册,一切都指向她。可苏芷瑶却直接否认了!
那会是谁?苏家内部,还有谁在暗中推动?目的又是什么?
谜团非但没有解开,反而更加扑朔迷离了。
苏芷瑶看着沈墨轩变幻的神色,知道自己的话起到了效果。她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极具诱惑力的语气,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提议:
“沈公子,你方才所言‘立’字诀,尤其是那‘分包联运’,小妹觉得极具慧眼。纸上谈兵终觉浅,不知……若给你些许支持,你可能在漕帮势力范围之外,另辟一条小小的运输线路,以此为试点,验证公子之策?”
沈墨轩瞳孔骤然收缩,猛地抬头看向苏芷瑶!
在漕帮之外,另辟一条线?!
此举无疑是在漕帮这只猛虎嘴边拔须,是直接、公开地挑战漕帮的权威和根本利益!一旦被发现,必将引来林承海不死不休的疯狂报复!比之前的追杀要猛烈十倍、百倍!
这苏芷瑶,好大的胆子!好狠的算计!她是想用自己这把刀,去捅漕帮最痛的地方!成功了,她或许能借此在苏家内部攫取更大的权力和话语权;失败了,死的也是他沈墨轩,与她苏二小姐何干?
然而,这提议虽然极度危险,却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这“些许支持”,可能就是他摆脱目前完全被动局面的起始资本。一条属于自己的、哪怕最初再微小的线路,也意味着信息、人脉和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权!这对他复仇的计划,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风险与机遇,皆达到顶峰。
沈墨轩看着苏芷瑶那双充满期待与算计的明眸,心脏剧烈地跳动着。他知道,自己再次站在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抉择关口。
是继续在几大势力的夹缝中艰难求生,被动应对?
还是抓住这看似疯狂的机会,主动下场,以更激烈的方式,将这潭浑水搅得更浑,于险中搏取那一线生机和主动权?
雅间内陷入一片死寂,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市井之声,以及两人之间无声交锋的紧张气流。
苏芷瑶也不催促,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等待着他的回答。
沈墨轩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温热的茶杯壁上轻轻摩挲着,仿佛在权衡着千钧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