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商机乍现
苏芷瑶那个石破天惊的提议,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沈墨轩的心湖,激荡起滔天波澜。在漕帮之外另辟线路,这无异于刀尖跳舞,火中取栗。成功了,或能撬动一丝格局,获得宝贵的立足之本;失败了,便是万劫不复,死无葬身之地。
风险与机遇都太过巨大,沈墨轩没有立刻答复。他需要时间权衡,更需要……资本。
苏芷瑶口中的“些许支持”虚无缥缈,他沈墨轩如今孑然一身,除了满腔仇恨和一颗不甘沉寂的心,几乎一无所有。慕容惊鸿留下的些许银钱,支撑日常用度尚可,若要运作一条哪怕再微小的线路,无疑是杯水车薪。他需要尽快赚取第一桶金,拥有自己的经济来源,才能在任何合作中保有起码的主动权,而非完全受制于人。
复仇是最终目标,但活下去,并拥有复仇的力量,是眼前最现实的问题。
他将苏芷瑶的提议暂时压在心底,开始更仔细地观察这座名为“汴京”的帝都,寻找任何可能的机会。
时近初秋,距离三年一度的秋闱大比,已不足一月。各地赴京赶考的举子、秀才们,如同过江之鲫,从四面八方涌入这座千年古城。一时间,城中客栈爆满,酒肆茶楼里随处可见身着儒衫、高谈阔论的学子,连带着书铺、文房四宝店的生意都红火了不少。
沈墨轩漫步在熙攘的街道上,刻意避开了漕帮势力活跃的码头区域,主要在学子聚集的城南一带活动。他冷眼旁观,前世积累的商业洞察力与今生磨砺出的细致观察相结合,很快便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商机”。
这些学子,大多家境尚可,至少也是小康之上,否则难以支撑长途跋涉和京中高昂的花销。他们怀揣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而来,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既期待又惶恐。而这种心态,催生了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
他看见有学子提着简陋的竹制考篮,在拥挤的人流中磕磕碰碰,里面的笔墨纸砚散落一地,狼狈不堪;他听见有人抱怨号舍狭窄,携带的干粮一夜之间便发了霉,只能饿着肚子考试;他注意到夜晚挑灯苦读的学子,对着昏暗摇曳的油灯唉声叹气,担心坏了眼睛;他甚至听闻,有身体孱弱的考生,因号舍阴冷潮湿,一场考试下来便感染风寒,功亏一篑……
市场需求与现有服务匮乏之间的矛盾,如此鲜明地摆在他面前。
考篮简陋、食物易腐、夜间照明不足、防寒保暖欠缺……这些都是痛点!巨大的痛点!
若在平时,这些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决定命运的科学前夕,任何一点不便,都可能被放大,影响最终的发挥。这些学子及其背后的家庭,为了金榜题名,是愿意投入银钱的!
一个念头在沈墨轩脑海中逐渐清晰、成型。他不再是被动观察,而是开始主动构思。
另辟运输线路,目标太大,风险太高,且启动资金要求庞大,非目前所能及。但针对科学学子这个特定群体,开发几款解决他们迫切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投入小,见效快,风险相对可控!
这不仅可以快速积累资金,更能借此机会,初步搭建起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哪怕最初极其微小的销售网络和人脉圈子。这些学子来自天南海北,若能建立起良好的口碑,未来或能延伸到更多的信息渠道。
思路一旦打开,前世的种种见闻便纷至沓来。他结合这个时代现有的材料和工艺水平,开始进行“产品设计”。
首先是考篮。现有的竹篮或木篮太过简陋。他需要一款多功能的!内部要有合理的分区隔断,固定笔墨砚台,防止碰撞;要预留出放置食物和饮水的空间,甚至可以考虑设计一个夹层,放置一些提神醒脑的药材或简易的防暑药品;材质上,是否可以更轻便、更坚固一些?比如采用某种韧性更好的藤条,或者轻薄但结实的木料,外部甚至可以涂刷防水桐油……
其次是食物。号舍内条件艰苦,无法生火,携带的食物必须耐储存、易食用、能提供足够能量且不易变质。他想到了压缩干粮的概念,当然,这个时代做不到现代工艺,但可以尝试制作高能量的、低水分的糕饼,掺入坚果、肉松、糖饴等,用油纸紧密包裹,再辅以一些耐放的果脯。甚至,可以搭配一些粉末状的汤料,用热水一冲即食……
还有赵明。油灯昏暗,烟尘大。能否设计一款更明亮、更稳定、防风且烟尘小的便携式灯具?灯油的选择、灯芯的材质、灯罩的设计……都需要考量。
保暖也是个问题。号舍阴冷,一件轻便保暖的衣物或毯子至关重要。市面上现有的皮裘昂贵,棉袄笨重。是否有更合适的材料?或者,设计一种可以穿在儒衫里面的、轻薄贴身的保暖内衬?
无数想法在他脑海中碰撞、筛选、整合。他仿佛又回到了前世在商场上运筹帷幄、寻找市场空白点的状态,只是这一次,他的战场换成了这座古老的帝都,他的启动资金,几乎为零。
回到暂住的小院,沈墨轩立刻找来了纸笔——这是慕容惊鸿之前为他准备的。他摒弃杂念,伏案疾书,将脑海中的构思一一落于纸上。
他画得最多的,是那款“多功能考篮”。他详细绘制了结构分解图,标明了各个隔断的尺寸和用途,甚至构思了几个巧妙的卡扣和暗格设计,用于存放重要的准考证、私章或几片应急的参片。他力求在有限的成本和工艺下,实现最大的功能性和便利性。
画完草图,他仔细端详,自觉颇为满意。这款考篮若能制成,绝对能在一众简陋考篮中脱颖而出,只要定价合理,不愁没有市场。
下一步,是寻找工匠。
他记得之前为慕容家处理一些琐事时,曾与城南一位手艺不错的李姓老木匠有过接触。此人手艺精湛,为人也算厚道,只是有些胆小怕事。
事不宜迟。沈墨轩揣好设计图,再次出门,熟门熟路地找到了李木匠那间不大的铺面。
铺子里堆满了木料,弥漫着刨花的清香。李木匠正在埋头打磨一个柜子,见到沈墨轩,有些意外,擦了擦手迎上来:“沈公子?您怎么有空过来?可是慕容公子那边有什么吩咐?”他显然还记得沈墨轩与慕容家的关系。
沈墨轩笑了笑,取出那张精心绘制的考篮设计图,递了过去:“李师傅,今日是沈某个人有点私事想麻烦您。您看看这个,能否打造?”
李木匠疑惑地接过图纸,起初只是随意看着,但很快,他的眼神就变了。他瞪大了眼睛,手指沿着图纸上的线条一点点移动,嘴里不时发出“咦?”、“妙啊!”的惊叹声。
“沈公子……这,这是考篮?”李木匠抬起头,脸上满是不可思议,“这结构……老朽做了大半辈子木匠,从未见过如此精巧的考篮!这些隔断,这些暗格……公子真是心思奇巧!”
得到专业人士的肯定,沈墨轩心中稍定,问道:“李师傅,若由您来打造,大概需要多少工本,耗时几何?”
李木匠仔细估算了一下,报了个还算公道的价格和时间。沈墨轩心中盘算,若首批制作二三十个,他便卖一些慕容惊鸿留下的、不算起眼的小物件,勉强能够支撑。
“那就劳烦李师傅先帮我打造二十个,这是定金。”沈墨轩取出部分银钱,正要交付。
李木匠却犹豫了一下,没有立刻去接。他拿着那张图纸,翻来覆去地又看了几遍,尤其是那几个暗格和卡扣设计,眉头渐渐皱了起来,脸上露出了迟疑和畏惧的神色。
他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面露难色地道:“沈公子,您这东西……好是极好,老朽敢说,京城独一份!但是……但是……”
“但是什么?”沈墨轩心中一沉。
李木匠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声音更低了,几乎如同耳语:“但是这东西,会不会……犯忌讳啊?”
“忌讳?”沈墨轩皱眉,“何出此言?”
“公子您想啊,”李木匠指着图纸上的暗格,“这科举考场,规矩森严,搜检极其严格。您这考篮设计得如此精巧,还有这些隐蔽的格子……若是被查验的官差认为,这是……这是用来夹带舞弊的……”
他咽了口唾沫,脸上惧色更浓:“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轻则驱逐出场,剥夺功名,重则……那是要掉脑袋的!连带打造这考篮的小老儿,恐怕也脱不了干系啊!沈公子,这活儿……这活儿小老儿不敢接,实在是不敢接啊!”
仿佛一盆冷水,从头顶浇下。
沈墨轩怔在原地,看着李木匠那惶恐不安的脸,又看向自己手中那份倾注了心血的设计图。
他只考虑了功能和市场,却忽略了最致命的一点——这个时代森严的等级制度和科场那不容丝毫逾越的规矩!任何超出常规的设计,都可能被解读为“奇技淫巧”,甚至与“舞弊”挂钩!
李木匠的担心,绝非杞人忧天!
难道……这条路,刚开始就走不通了吗?
这看似近在眼前的商机,难道就因为这潜在的“忌讳”,而要胎死腹中?
沈墨轩握着图纸的手指,微微收紧。他看着李木匠惶恐推拒的样子,脑中念头飞转。
是放弃?还是……想办法绕过这个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