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的整顿像一张细密的筛子,慢慢筛出了藏在暗处的沙子。李秀云的内控小组不动声色地排查了几个月,终于在一个周五的深夜,锁定了目标。
问题出在信息中心。一个叫刘明的高级工程师,平时沉默寡言,技术过硬,是实验室数据系统的核心维护人员之一。内控小组发现,在几次外部攻击发生前,他都以“系统优化”为名,对防火墙规则做过微调,时间点巧合得令人怀疑。
更蹊跷的是,他的银行账户近半年突然多出几笔来自海外不明账户的汇款,总额不小。
李秀云把报告放在张大山桌上时,手都在抖:“大山,我不敢相信……刘工是跟了咱们十年的老人啊!”
张大山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他想起刘明,那个总是加班到深夜,连年会抽奖都躲在角落的技术骨干。怎么会是他?
“先别声张。”张大山强迫自己冷静,“查清楚,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内控小组加大了监控力度。一周后,他们截获了刘明通过加密邮件与境外联系的信息碎片,内容涉及公司核心系统的漏洞和研发数据存储路径。铁证如山。
张大山亲自找刘明谈话。他没绕弯子,直接把证据摊在桌上。
刘明看到那些转账记录和邮件截图,脸色瞬间惨白,瘫坐在椅子上。这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捂着脸痛哭失声:“张总……我对不起您……我对不起公司……”
他断断续续地交代:半年前,他儿子在国外留学卷入诈骗案,需要巨额保释金。走投无路时,有人通过匿名渠道联系他,承诺解决他儿子的麻烦,并支付高额报酬,条件就是提供大山药业的内部信息。他鬼迷心窍,一步错,步步错。
“他们答应不会损害公司根本……就是说要了解竞争对手情况……”刘明泣不成声。
张大山看着这个老员工,心里又恨又痛。他深吸一口气,拨通了报警电话。
刘明被带走时,公司里一片哗然。老员工们不敢相信,新员工们人心惶惶。张大山当天召开全员大会,站在台上,声音沉重:
“今天的事,我很痛心!公司待他不薄,他却为了一己私利,出卖了所有人的心血!这件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外面的刀枪不可怕,可怕的是内部出了蛀虫!”
他话锋一转,眼神锐利:“但从今天起,谁要是再敢动歪心思,刘明就是下场!大山药业的底线,谁碰谁死!”
会后,张大山让李秀云彻底升级了数据安保系统,实行双人双岗,权限分离。同时,他设立了“董事长直通邮箱”,鼓励员工匿名举报任何异常情况。
内鬼事件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所有人。公司风气为之一肃,效率反而提高了。
与此同时,张承志在海外迎来了转机。周明带去的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很快帮马来西亚加工厂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梁致远物色的一位有国际药企背景的运营总监也到位了,海外管理逐步走上正轨。
就在一切向好时,新药上市的最后一道关卡却出了岔子。国家药监局在最终审核中,对“地涌金莲”注射液的长期稳定性数据提出新的质疑,要求补充至少三个月的加速试验结果。
“又是这一套!”王斌气得直拍桌子,“明显是有人不想让咱们顺利上市!”
张大山却异常平静:“该补就补,按规矩来。咱们的药经得起检验。”
他心里清楚,这最后一关,才是真正的考验。暗处的对手,绝不会让他们轻易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