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的宏大框架和无数细节在江瑾辰高效的项目管理和刘亦菲感性审美的共同推进下,逐渐变得清晰丰满。请柬选定,婚纱修改中,场地筹备紧锣密鼓,连那些独具巧思的定制回礼也进入了打样阶段。
这日傍晚,周铭送来的却不是又一叠待签字的文件,而是一封材质特殊、设计雅致的实体请柬,来自北城艺术圈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泰斗级人物——苏老先生。老先生翌日晚将于其私宅举办一场小型的艺术沙龙,特邀江瑾辰与刘亦菲伉俪莅临。
“苏老与已故的江老先生是旧识,近年来深居简出,极少主动邀约。”周铭低声补充道,点明了这份邀请的分量,“沙龙规模很小,仅十余人,多是艺术界和学界人士,媒体不会到场。”
这显然不是一个需要曝光度的商业场合,而是一个更偏向于私人交谊与文化品鉴的聚会。于公于私,似乎都没有理由拒绝。
江瑾辰接过请柬,看了一眼,目光转向正在旁边插花的刘亦菲:“有兴趣吗?”
刘亦菲放下手中的花枝,擦擦手走过来,接过请柬翻开。苏老的名字她如雷贯耳,是国宝级的书画大师和收藏家。她本身对传统艺术抱有浓厚兴趣,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
“当然有,”她眼睛微亮,但随即又有些犹豫,“可是……我需要准备什么吗?这种场合,会不会很拘谨?”她想象中的艺术泰斗沙龙,应该是人人谈吐高雅、引经据典,她担心自己接不上话。
“不需要特别准备。”江瑾辰语气平淡,“保持常态即可。苏老不喜虚礼。”
他这话说得笃定,仿佛对那位苏老的脾性很是了解。
刘亦菲稍稍安心,点了点头。
**\\* \\* \\* \\* \\* \\***
翌日晚,车辆驶入北城一处闹中取静的胡同深处。苏老的私宅从外面看毫不起眼,仅是两扇厚重的朱漆木门。然而一踏入其中,却别有洞天。是一座经过巧妙改造的四合院,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骨架与神韵,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的简洁与通透。
沙龙设在后院一处临水的玻璃花房里。花房里温暖如春,种植着不少珍稀兰花,幽香阵阵。柔和的灯光下,摆放着数张舒适的单人沙发和小几,已有七八位客人到了,多是些气质沉静、年过半百的学者或艺术家,正三三两两低声交谈,氛围轻松而雅致。
苏老先生本人穿着一件半旧的中式褂子,精神矍铄,正坐在一张太师椅上,笑眯眯地看着他们进来。
“瑾辰来啦,”老先生声音洪亮,带着长辈般的慈和,目光随即落到刘亦菲身上,带着欣赏的笑意,“这位就是亦菲吧?比屏幕上还要灵秀。好,好,瑾辰有眼光。”
简单的寒暄,没有丝毫架子,瞬间打消了刘亦菲的紧张感。
江瑾辰上前一步,微微颔首:“苏老。”态度是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却也不失从容。他递上带来的礼物——一套精心挑选的、古籍影印版的画论。
苏老接过来看了看,显然很是喜欢,笑着指指他:“你呀,总是能送到我心坎上。比你爷爷那会儿还会挑东西。”
落座后,沙龙的气氛依旧闲适。大家聊的多是近期看的书、观展的感想,或是某幅古画背后的趣闻轶事,并没有刘亦菲预想中高深莫测的学术讨论。她安静地听着,偶尔也能插上一两句关于戏曲或传统美学的心得,竟也能融入其中,并不觉隔阂。
江瑾辰话不多,但每当话题涉及到艺术品的市场流转、鉴定技术或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时,他总能言简意赅地切中要害,提出几个极具洞察力的问题或观点,引得在场几位专家都侧目深思,甚至与他讨论起来。
刘亦菲在一旁看着,看着他在这群真正的文人雅士中间,虽气质迥异,却凭借其强大的逻辑和独特的视角,依然能稳稳地占据一席之地,甚至获得尊重,心中不禁生出几分骄傲。
中途,苏老忽然笑着对刘亦菲说:“亦菲啊,听说你们最近在拍那个手艺人的节目?还自己动手做了不少东西?”
刘亦菲连忙点头:“是的,苏老。体验了苏绣、苗银、陶瓷还有扎染,受益匪浅。”
“好,好!”苏老抚掌,“现在年轻人,能静下心来摸摸这些老东西的不多了。手感很重要,手感里有老祖宗的智慧,是数据代替不了的。”他说着,意味深长地瞥了江瑾辰一眼。
江瑾辰面色不变,只是微微颔首,并未反驳。
苏老又笑道:“那我考考你,你觉得,那些一辈子就做一件事的手艺人,图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不好回答。图名?图利?似乎都太浅薄。
刘亦菲认真想了想,结合这些日子的体验,轻声回答:“我觉得……可能图的是个‘心安’吧。把手里的东西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对得起材料,对得起时间,也对得起自己。至于外界怎么看,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了。”
花房里安静了一瞬。几位老先生都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苏老眼中笑意更深,连连点头:“说得好!心安!就是这个理儿!比那些空谈什么‘匠心’、‘传承’的虚词,实在多了!”他转头对江瑾辰说,“瑾辰,你找了个明白人。”
江瑾辰侧头看向刘亦菲,灯光下,她眼神清澈而认真。他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然后转向苏老,非常肯定地应了一声:“是。”
沙龙在融洽的氛围中持续到很晚。离开时,苏老亲自送他们到门口,还特意对刘亦菲说:“以后常来玩,陪我这老头子说说话。”
坐进车里,远离了那座充满兰花香气的玻璃花房,北城冬夜的寒意重新袭来。
刘亦菲却觉得心里暖融融的,今晚的经历让她看到江瑾辰另一面,也让她在那些真正的大师面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话语和自信。
“苏老人真好,一点架子都没有。”她感慨道。
“嗯,”江瑾辰看着窗外流逝的灯火,似乎也在回味今晚的谈话,“他欣赏纯粹的人。”
车辆平稳行驶,玻璃窗上模糊地映出两人的身影。
一场意外的沙龙邀约,像是一道清泉,悄然流入繁忙的筹备日常中,涤去些许浮华,留下几分沉静的通透与“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