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感到被尊重,被当作可以共同面对的伙伴,而非被蒙蔽的棋子。“原来他们知道情况有多糟,而且没有瞒着我们”成为许多论坛上的主流声音。
演讲中清晰阐述的全球科研合作、疫苗研发、对极端组织的打击,让民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仅仅是空洞的承诺。
特别是将“青铜瘟疫”定性为“物质编程攻击”并解释其与巨人能量场的关联,虽然深奥,但听起来是“科学”的、可理解的、可研究的,这大大削弱了其“神秘诅咒”带来的无助感。
闻阙对人类自身文明弊病的无情批判——核污染、生态破坏、社会不公——以及将巨人视为“镜子”的提法,在知识界和普通民众中引发了强烈的共鸣与反思浪潮。
许多人开始自发讨论:“我们自身的问题是否比那巨人更迫在眉睫?”、“真正的文明该是什么样子?”
这种集体反思,无形中转移了部分对外部威胁的过度聚焦,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自省动力。
关于“完全公开真相”的野心家陷阱以及核武器管控的类比,逻辑清晰,极具说服力。它让许多原本被“知情权”口号煽动的民众冷静下来,开始理解审慎的必要性。“力量需要责任约束”这句话被广泛引用和讨论。
社交媒体上的恐慌性言论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对疫苗进展的询问、对科学解释的探讨、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以及对未来重建的谨慎期待。
街头的紧张气氛有所缓和,生活秩序开始艰难但可见地恢复。一种“也许我们还有机会”的微弱但真实的希望,开始在人群中萌发、传递。
Gcmc在全球的支持率在民调中出现了显着的触底反弹。
然而,光明之下,总有阴影。反对的势力如同顽固的礁石,在希望的海潮中岿然不动,甚至更加尖锐。
闻阙对“鸵鸟心态”的公开批判,如同戳中了他们的肺管子。短暂的失声后,他们迅速调整策略,攻击更加猛烈。
部分极端分支放弃了大规模街头抗议,转而进行更隐蔽的破坏活动——试图切断通往二里头的科研补给线,在网络散布针对疫苗生产设施的威胁信息,甚至煽动对参与巨人研究科学家的孤立和骚扰。
闻阙关于“野心家陷阱”和核武器类比的警告,反而被他们扭曲利用。
宣称闻阙的警告恰恰证明了“天枢局已经掌握了部分神之权柄却想垄断它”,是在“阻止人类进化”。他们鼓吹“青铜化”并非瘟疫,而是“神选者”进化的第一步,抗拒疫苗才是真正的“亵渎”。
天枢局展现出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刺激了启明组织,他们活动的重点迅速转向渗透相关科研机构、生物制药公司,甚至天枢局内部,不遗余力地试图窃取疫苗核心技术或研究数据。暗网上的悬赏金额高得惊人。
少数最激进的成员,在“拥抱神性”的狂热驱使下,不顾一切地试图突破封锁线靠近巨人,或寻找方法主动暴露于其高强度的量子辐射场中,追求所谓的“升华”或“通神”。这些人成为了新的、不可预测的不稳定因素。
部分国家或势力,虽然表面上支持Gcmc,但私下对巨人研究的排他性表达了强烈不满,持续施加压力要求“技术共享”或“国际共管”,甚至暗示可能采取单方面行动获取样本或数
他走到窗边。洛阳的天空,经过人工干预和自然净化,终于不再是压抑的青铜色,露出了久违的湛蓝。
阳光洒在正在清理街道的工程车和小心翼翼走出家门的人们身上。远处,二里头的方向,那青铜巨像在阳光下反射着冷硬而神秘的光泽。
视频讲话带来的积极反响是真实的,民众信心的回升是宝贵的。它争取到了至关重要的喘息时间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但司星墟心中没有半分轻松。
止戈和启明并未被说服,反而在压力下进化出更危险的形式。他们如同附骨之疽,随时可能引爆新的危机。
演讲中批判的核污染、生态危机、社会不公……这些人类自身的“病灶”并未因一场演讲而消失,它们仍在侵蚀着文明的根基。
民众此刻的信任是脆弱的,建立在“疫苗有效”和“巨人暂时安静”的基础上。任何新的变故——无论是疫苗的严重副作用、新的巨人异动,或是反对势力的成功破坏——都可能将这脆弱的信任瞬间击碎。
“路还很长,闻叔叔。”司星墟无声地出现在他身后,声音低沉。
“是啊,”闻阙望着阳光下那冰冷而巨大的阴影,目光深邃,“演讲只是暂时稳住了船身,止住了下沉。但风暴并未过去,暗礁依然密布,而我们要航向的彼岸……依然笼罩在浓雾之中。”
短暂的信心回升,只是漫长战争中的一个喘息节点。希望的微光已经点亮,但照亮前路、驱散那源自远古的深沉阴影,注定是一条任重而道远,布满荆棘与未知的漫漫长路。
Gcmc和它所守护的人类文明,远未到可以松懈的时刻。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
医疗组发现的“活金属”单元与巨人核心特定量子频率的高度同步性,成为了撕破黑暗的第一缕曙光。它不再是模糊的靶点,而是精确的导航坐标。
全球顶尖的量子物理学家、信息论专家与生物信息学团队,以前所未有的协作密度,日夜不停地解析这段频率背后可能蕴含的信息编码结构。
一次意外的尝试,时昭玥的“昭玥算法”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套融合了深度学习与表观遗传模拟的先进系统,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超级翻译官,在浩瀚如星海的基因序列库和量子数据流中,疯狂寻找能与巨人频率产生破坏性共振或覆盖性干扰的生物兼容性“反代码”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