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娘姐弟不知外头的动静,还沉浸在炒制成功的喜悦里。
趁着花生晾凉的功夫,曼娘又起锅熬糖开始做花生酥,这花生酥倒是简单,只要注意莫要把糖浆熬过了就成。
把剥了壳的花生微微烤上一烤,如此可以让花生更酥脆,然后用鸡蛋面粉搅和均匀,再快速下入熬好的糖浆中翻滚,让每颗花生都均匀的裹上糖浆,继续翻炒至糖浆冷却,花生表面就挂上了一层白色的糖霜。
此时花生酥就做好了,有些地方也叫糖霜花生,叫法不同,做法却是大相径庭,待放凉后捻一个放嘴里,外甜里酥,让人眼前一亮。
里头的花生因为提前烤炙过的原因,又酥又脆的,带着特有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
吃的元宝慧娘两眼放光。
“大姐,真好吃,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果子。”
元宝一颗接一颗的,根本停不下来。
慧娘也是满脸赞叹,先前买原料时满心忐忑的,此时尝到成品,一颗心稳稳的落了地。
曼娘也捡了颗放嘴里,就是这个味儿。
“炒花生也凉了,快尝尝。”
不同于花生酥的香甜可口,这炒花生因为加了香料的缘故,咸香之余多了股让人回味无穷的香味,甚至因为头一锅没有控制好火候的原因,有些微微发胡,但这胡味不仅没有影响它的酥脆,反而带着股特殊的焦香味,让人满嘴生香,越吃越想吃。
姐弟三人都没说话,手上的动作却是没停过,偌大的灶房只听见噼里啪啦剥花生的声音。
一口气吃了一大把,直到口干舌燥的,几人才停下来。
“真好吃,甜的也好吃,咸的也好吃,大姐,咱们什么时候去卖花生?!”
慧娘现在信心十足,恨不得赶紧去售卖,好让大家都尝尝这么美味的炒货。
“不急不急,这两日可以多炒上一些,待后日集市,咱们可以带上一些去集市上卖,顺便看看有没有卖山楂跟毛嗑的。”
曼娘打算先做上四样,两样炒货,两样零嘴儿,待做好了先去各种茶楼食肆酒馆瓦舍走上一圈,最好能寄卖。
听了大姐的打算,慧娘点点头,一扫这几日的忧心忡忡,干劲儿十足的。
接下来的两日,姐弟三人足不出户,把买回来的花生分做两份,做成了炒花生同花生酥。
到了三月十五这一日,天刚刚亮,曼娘就醒了,今日要去赶集,也要带着自己的炒货零嘴儿去小试牛刀,昨夜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此时醒来还微微有些激动。
那集市在外城同城郊的交界处,离她们的宅子有段距离,所以天刚刚亮,曼娘就起身了。
今日容不得弟弟睡懒觉,唤了迷迷糊糊的元宝起床,直到坐上了驴车,元宝还是不甚清醒,反正这驴车得走上好一会儿,曼娘干脆揽了他到怀里,见他调整了个姿势酣然入睡,忍不住轻笑出声,孩子的睡眠质量就是好。
至于慧娘,此时也顾不上坐驴车浪费银钱了,她一脸紧张的拉着身旁的竹筐,最下头是炒花生,上头的竹篮里的是花生酥,昨日还专门上街裁了油纸买了秤,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驴车逼仄的很,除了姐弟三人,还坐了三个人,一对儿年轻的夫妇,看模样是新婚夫妻,那小娘子脸蛋儿稚嫩,比曼娘也大不了多少,但已经梳了妇人头了,穿着身碧青色的短褙子,耳朵上攒了对儿莲花纹的金耳钉,相貌清秀,紧紧的挨着文质彬彬的青年人,两人偶尔相视一笑,偶尔双手交握,眼角眉梢都是化不开的浓情蜜意,曼娘还好,毕竟前世是见过世面的,倒是慧娘,被这对小鸳鸯的互动臊的脸色通红,紧张之余羞的抬不起头来,看的曼娘啼笑皆非的。
紧挨着小夫妻的是个中年妇人,圆圆脸儿一团和气的,曼娘见她也带着个竹筐,上头用花布巾裹的严严实实的,也不知带的什么,看模样也是准备去集市上兜售货物的。
“姑娘也是去集市卖东西的?!”
那妇人打量了驴车上的几人,眼神转到慧娘脚下的竹筐,露出个笑来。
慧娘点点头,见这妇人一脸和善的,紧张的情绪缓解了不少,也不知为何,一想到要去街上卖东西,像那些摊贩一样吆喝招揽,她就紧张的不行,见眼前的妇人一脸轻松的模样,显然是经验老道,她忍不住放松了些,到时候跟着这婶子,看她如何售卖的。
在慧娘心里,大姐还不如自己,她向来脸皮薄,这种当街售卖的事指定得靠自己,所以才紧张不已。
“那敢情好,咱们一起,也能有个照应。”
那妇人见她们年岁不大,身旁也没个长辈照应,又见慧娘一脸怯生生的,心里软了几分,闻言说道。
“那就劳烦婶子了。”
慧娘眼神一亮,看的一旁的曼娘啼笑皆非的,这小丫头还以为自己是单打独斗呢,还想请个外援,这是不把她放在眼里了。
不过想到原身柔弱腼腆的性子,也怪不得慧娘会如此想。
听几人说话,那新婚小娘子忍不住打量着慧娘,眼神落在她脚下的竹筐上,一脸好奇。
从上了驴车,就有股若有似无的香甜气味萦绕四周,初始她以为是街上卖点心的香味,只是如今驴车行至偏僻处,那甜香味依旧不散,显然是车上的人带了什么东西。
她打量了下身旁的中年妇人,并没有闻到其他味道,那应该就是对面的小姑娘带了吃食了。
目光锁定在那大竹筐上,小娘子久久没有挪开视线。
曼娘本抱着昏昏欲睡的元宝假寐,听着妹妹同那妇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闭目养神了一路在估摸着快到地方时睁开了眼,就见对面的小娘子看向她们竹筐的探究眼神,那小娘子觉察到曼娘的眼神,抬头刚好同她视线想接,下一瞬就羞红了脸。
这样直白的打量旁人之物,也太唐突了些。
小娘子一脸脸羞赧
但曼娘见夫妻二人穿戴整齐,应是小康之家,却是灵机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