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都当过兵,当然知道,郭童说的手榴弹是什么东西。
不过,这东西在毛熊国看来,应该叫手雷。
刚才合作谈成,两人已经把郭童当做自己人。
安德烈也一改以前不吭声的习惯,把椅子一拉,“郭老弟,你要的是手雷吧,有啊,仓库里好多,只是很多都泡水了,和那莫辛纳干步枪一样,腐蚀得很厉害,你确定要这?”
“要啊~”郭童眼底一亮,他等的就是这句话,“什么型号?有多少?”
安德烈右手撑着下巴,想了一下,“上回我拉莫辛纳干步枪的时候,旁边好像就放着手雷,应该是70多年前的q1破片手雷,你知道这个型号不?”
郭童摇了摇头,虽然他看过许多书,可谈到具体型号,他一时还想不起来。
不过他想不起来,一旁的德米特里熟悉啊~
“这q1手雷,我当年可用过,他是一种破片式手雷,因为长得像个柠檬,所以外号柠檬。”德米特里做了个柠檬的手势,“这手雷是仿制比法和海英国的手雷设计,长12厘米,底部直径2.5厘米,重量大概500克上下,不超过600克,弹体为长椭圆形。”
此话一解释,郭童想起了军用杂志中提到的手雷,“原来是柠檬手雷啊!刚才一下没想起来。我记得它的外壳为钢制,有刻槽,爆炸产生的碎片能杀伤30米吧?”
德米特里竖起大拇指,“不错不错,郭兄弟也是一名武器爱好者啊~这q1手雷的表面刻有纵横槽,里面填充百分之60的tNt和百分之40的硝酸钾,看上去降低了炸药的配比,可实际威力更大。”
“之前使用的是K型引信,后来改成UU型引信,3秒引爆,结构简单。”安德烈接着德米特里的话解释,“当时价格低廉,生成数量非常的多,这不,留下来的也非常的多。”
郭童知道,这q1手雷和大夏国抗战时期的边区造手榴弹相比,那压根不在一个层级上。
一个杀伤范围10来米,一个能达到30来米。
平常丢3个才顶这q1一个,还不算哑炮的。
这要是搞一车过来给李云龙,那杀敌人还不嘎嘎香?
“好,这个好,应该好卖,那这仓库里能搞出多少?”
安德烈眯着眼睛想着,喃喃自语,“这怕有点多啊,我记得隔壁仓库也有很多,那边泡水的好像不多。”
郭童有系统加持,那管你泡不泡水?
不过,既然卖废品,也得有个卖废品的样不是?
此时不假装一下,什么时候假装?
“行,先搞一辆车过来试试行情。”他从口袋中拿出刚才租房的钥匙,放在桌上,“这是我在胜利街租的新仓库钥匙,给你们一把,到时候看哪天方便,你们直接送过去就行,给你们的现金我也会放在那里。”
“胜利街?就你那废品店后面?”德米特里开口询问。
“是啊~回头我会把两边打通,也方便出入。”
三人谈完,各自而去。
郭童哪里知道,这两个半退老兵过几天搞过来的q1手雷,竟然有10万枚之多,整整两车,3000箱。
......
天儿算早,郭童想起,这几年自己都在那废品店的小院子里住。
这以后,通过米哈伊尔认识收藏界的朋友,没个像样的地方可不好。
这毛熊国的房价,可没有大夏国贵。
一套好的小区,100多平的房子,也就不到100万。
于是迈着步子,就往不远处的新楼盘走去。
毛熊国的新房,都是建成装修好的,拎包就可以入住。
新楼盘叫卫星之家,有15层那种高楼售卖,也有别墅房。
毛熊国新房交易量不大,每天能有几个人看就不错了。
当他来到大堂,围着堂内一个巨大的沙盘看着,一边找着自己的废品店方位,一边看着小区一个个房子的位置。
看完了沙盘,他发现沙盘围着的展柜中,有许多缩小样板的别墅小模型。
其中有个模型,竟然是大夏国的圆木装修风格,顿时让他想起了家乡。
他看中的这套三层楼的大夏国风格320平小别墅,报价320万。
当他将320万直接转到系统中去的时候,将一旁看不起他的几位销售都惊呆了。
郭童也没时间和销售搞暧昧,拿了钥匙就去看房。
当他坐在宽敞的沙发上,一阵感叹,有些睹物思人。
拿起手机就给千里之外的大夏国打电话。
“妈~我是郭童啊!”
“哦,老大啊,你这越海电话贵不贵啊,那边过的咋样?衣服够不够,要不要我给你寄几件啊~”
郭童眼睛都快红了。
他离家来毛熊国也有几年了,一次都没有回去过。
不是没有车票,而是没赚到什么钱,回去干嘛?
家里一个老爹又不干农活,天天打牌,弟弟刚上大学,他还得想办法贴点。
“妈~郭兴上学咋样?学习如何?”
“你弟弟啊,他挺好的,明年就要毕业了,你也别给他太多钱,他好像在学校里谈了个女朋友。”
郭童抿着嘴点点头。
他在废品站赚到的钱,有一部分就是寄给弟弟用的。
如今,自己账上躺着2000多万,就想着不让家里再过苦日子了。
不过,自己老爹啥样,他难道不知道?
要是钱给太多,惹出问题出来反而不好。
现在大夏国,普通老百姓,也就三四千一个月,这还是在大城市。
他们农村,有个两三千就很不错了。
郭童想着先给10万,慢慢过渡一下。
其实,郭童哪里知道,有些时候他能控制,别人未必能控制啊~
后面,家里将会发生一系列类似扶弟魔、扶爹魔的事,都是他不想看见的。
“妈我给你账户打10万块钱,你记得省着花,别让老爹知道。”
“啥?这多钱?你没偷没抢吧~在外面可不能干坏事啊~”
“没有啦~”
儿行千里母担忧,家家都是如此的故事。
买了房的郭童,每日都往家里添置一些生活用品。
中途,搞收藏的米哈伊尔也来过电话,说一直没有约到大佬,让他再等等。
而半个月后的一个晚上,他正在新房准备喝茶,就看见自己手机上显示着德米特里的电话,“郭老弟,你咋不在废品店啊!我找你找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