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弦涟漪”计划投出的信标在深空中持续传播,如同暖金色的种子飘向未知的土壤。首个发出完整求助信息的文明,在接收到环网与紫晶信号针对性的“案例库”与工具集后,反馈回的信号明显变得有序了许多,那焦虑的情绪也逐渐被一种专注的探索欲所取代。共筑站内,双环的共筑者们谨慎乐观地关注着这一进展,不断微调着后续的信息支持。
然而,凌九天的镜像与紫晶信号几乎同时感知到,随着“和弦涟漪”的扩散,环网所能感知到的深空背景似乎发生了一种极其微妙的变化。那并非直接的威胁,更像是一种…被“激活”的迹象。
最初,只是环网最外围的几个监测节点偶尔捕捉到一些无法解析的、碎片化的“低语”。这些低语与之前那个文明绝望的求救截然不同,它们更零散、更古老,甚至更…诡异。有时像是无数个体意识的残片在喃喃自语,有时又像是某种巨大存在无意识的梦呓,充满了扭曲的意象和矛盾的逻辑。
环意识脉冲将其标记为“深空背景杂讯变异”,但无法确定其来源与意义。紫晶信号则表现出高度的警惕,其光芒收缩,传递来“潜在干扰源”的评估。
这种杂讯在缓慢增强。
直到某一天,一枚派往最新锁定异常区域的“涟漪信标”,在即将抵达目标坐标前,其传回的实时数据流突然发生剧烈畸变!
信标本身完好无损,但它所穿过的空间似乎“污染”了它的感知。数据流中不再是目标区域的景象,而是被大量无法理解的、疯狂闪烁的几何图形和令人心神不宁的尖锐音频所覆盖。在这些混乱的数据深处,隐约夹杂着一段不断重复的、扭曲的讯息:
“…看见…你了…” “…来…玩…” “…同化…归一…”
这讯息并非通过语言传递,而是直接的精神污染,试图冲击信标的内部逻辑回路,甚至逆着信标与环网的连接,试图反向渗透!
“检测到高维信息污染!疑似活性幽邃现象!”环意识脉冲的警报级别瞬间提升,“启动信标自洁协议!”
那枚被污染的信标在指令下瞬间过载自毁,切断了反向渗透的通道。但最后一刻传回的影像显示,信标前方的目标区域根本不是一个濒临崩溃的文明,而是一片…活动的、不断变幻形态的、由无数混乱意念和扭曲法则构成的“幽邃之巢”!它就像深空中的一个恶性肿瘤,不仅自身混乱,还具有极强的侵略性和伪装性,主动诱惑并吞噬靠近的一切有序存在。
几乎同时,环网边缘的其他几个方向,也相继传来类似的异常报告!又有两个“涟漪信标”在接近目标前遭到不同形式的污染和干扰,其中一个甚至被扭曲了指令,开始向环网发送错误的求救信号,试图将可能的救援力量引入陷阱!
“和弦涟漪”计划,在成功吸引到真正需要帮助的文明的同时,也仿佛像投入静湖的石子,惊动了沉睡在幽邃深处的、以秩序和生命为食的诡异存在!
共筑站内的气氛瞬间紧绷。来自紫晶信号的意念充满了“果然如此”的严峻判断,它始终对深空抱持着最高级别的警惕。环网这边,共筑者们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凌九天的镜像冷静地分析着局势。这不是失败,而是探索深空必然要面对的现实。善意不可能只遇见善意,尤其是在法则崩坏、弱肉强食的深空边缘。
他立刻与紫晶信号达成共识:暂停向未明确区域大规模投放“涟漪信标”,转为“谨慎探索”模式。
所有已投放的信标进入低功耗静默状态,仅维持最低限度的监听,避免主动暴露。 增强现有信标的抗干扰与反渗透能力,其设计蓝图通过共筑站紧急更新。 调动塔洛斯的舰影群,加强对环网外围,尤其是已出现异常区域的巡逻与监控,建立早期预警网络。 通过星语印记,向那个已建立稳定连接的文明发出警示,共享初步发现的幽邃现象特征,助其加强防范。
一套应对潜在深空威胁的初步体系开始构建。
就在这紧张的调整过程中,一个意想不到的“回响”传来。
来源并非是那些异常区域,而是更早之前发出过简单回执编码的那个文明!它似乎感知到了环网因幽邃现象而进行的策略调整和能量波动,主动传来了一段新的、更加清晰的讯息。
这段讯息并非求助,而是一份…“礼物”。
那是一份关于其所在星域周边“安全航道”的星图数据,以及几种它们所了解的、能够有效规避或预警某种特定“空间褶皱陷阱”(特征与刚发现的幽邃现象有部分相似)的原始方法。它们的技术或许远不如环网和紫晶先进,但这份基于长期生存经验积累的“土法”,却可能提供另一种视角的补充。
它们似乎在用这种方式表达感谢,并试图回报那份“元方法论”的指引。
这份质朴的回馈,让处于紧张氛围中的共筑站内泛起一丝暖意。
凌九天的镜像接收了这份礼物,并将其分享给紫晶信号。紫晶信号对其中的原始方法进行了快速模拟演算,意外地发现其中一种利用特定恒星引力弦共振的方法,确实对抵御低强度的信息污染有奇效,立刻开始将其整合进新一代信标的设计中。
幽邃之中,虽有恶意回响,亦有善意的涟漪在相互激荡。
永劫之环缓缓旋转,环壁的星火光芒似乎更加凝练。它照亮的不再只是和谐与希望,也开始映出深空真实的、幽暗复杂的面貌。前方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但每一次谨慎的探索与每一次善意的回响,都在为这趟深空之旅积累着宝贵的经验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