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莫德维拉步兵团抵达赫斯佩拉星并入驻“磐石之心”堡垒以来,时间已悄然流逝半个泰拉年。与本地居民的关系,至少在表面上,维持着一种奇异的融洽。而这种融洽氛围最浓厚的地方,无疑围绕着张远少校麾下那三支画风清奇的连队——第五重步兵连、第十装甲连和第十三后勤工兵连。
张远似乎将他那套实用主义哲学完美应用在了“军民鱼水情”上。他成功地将自己手下的士兵深深地“烙”进了本地社会的肌理之中,甚至与潜在的敌人也“打”得一片火热——虽然此“打”非彼“打”。
至于通过的是什么方式?正如此刻“磐石之心”下层区域某条熙攘街道上展现的情景:
“张远少校,还嗦面呢?也不换换口味?天天这老三样,不腻歪啊?”一个皮肤黝黑、手掌粗糙的老农,咧着嘴,很自然地冲着坐在路边摊塑料凳上的张远打招呼。他刚卖完今天收获的“窃贼阴影豆”,正准备用赚来的零钱去打一杯廉价的“守望者之血”酒。
张远正埋头对付着一大海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用的是本地硬粒麦和变异菌类混合制成的粗韧面条,浇头是浓油赤酱的炖“尘海掘地兽”肉末。他闻言,用力吸溜进一大口,嚼了几下咽下去,才抬起他那张总是带着几分疲惫的脸,热情地笑着回应,嘴里蹦出的却是带着浓重中文思维翻译过来的古怪高哥特语:“嗨,腻啥呀?当兵的,能有口热乎面吃,就够顺心顺意了!知足!”
那老农被这奇怪的词组弄得愣了一下,摸着后脑勺,只能在心里感慨一句:不愧是天上来的老爷,会的怪词就是比俺们多。但他脸上的笑容更真诚了些,继续热络地唠着:“少校您这就谦虚了!谁不知道这一整条‘十三连美食街’都是您手底下的兵搞出来的?您想去谁家吃,哪家还能不给您个面子?怕是恨不得把最好的料都给您加上哩!”
是的,这就是张远带着他手下士兵与本地百姓“打成一片”的最主要手段——因地制宜,大搞餐饮业,并且,出乎所有人意料地,积极、主动、足额地向堡垒会议缴纳税款。
当然,这一切的起点并非如此“商业化”。最初,张远对外打出的旗号充满了星界军的“光荣传统”和“自力更生”精神:“自己当兵,自己耕地,自食其力!”
他以这个无可指摘的理由,频繁地带着法尔-07贤者和法尔克-2197机械神甫进行“农业技术交流”。法尔-07通常是一脸不情愿地被拖来,嘴里嘟囔着“这是对Stc的亵渎”、“欧姆尼赛亚在上,为什么要研究如何让蘑菇更好吃”;而法尔克-2197则相对沉默,红色的光学眼闪烁不定,似乎对张远提出的“优化口感”、“提升产量”的要求既困惑又隐隐感到某种挑战。
然而,一回到军营实验室,张远就立刻撕掉了所有伪装。他会用各种手段——从资源配额到“ ‘意外’断电威胁”——对法尔-07贤者进行威逼利诱,迫使这位倒霉的贤者利用他所掌握的Stc模块和本地生物样本,疯狂进行农业“创新”,目标是研发出更适口、更易运输、更容易加工的新型食物种株。
成果是惊人的。这些融合了赫斯佩拉星奇特植物基因、再经Stc技术定向培育的农作物,其生长速度和产量完全颠覆了本地人的认知。张远会先让手下的士兵开辟试验田进行栽种。当那些老农看到原本需要数月才能成熟的作物,在几周内就硕果累累、压弯枝头时,眼睛都直了。
他们往往会揣着手,腆着笑脸,小心翼翼地凑过来询问:“张少校,这……这神奇的种子,能不能……匀俺们一两根试试?”
张远此时总会表现得异常大方,不仅爽快地将种株分给他们,还会派手下有种植经验的士兵(通常是第十三连的工兵)“跟随指导”,美其名曰确保种植效果,实则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扶持”和数据收集。
当收获的农作物多到连莫德维拉团的仓库都塞不下、足以供应整个兵团吃上十年之后,张远的下一步计划水到渠成。他利用本地丰富的食材资源、几近消失的饮食文化记忆,以及最关键的、被压迫到快神经衰弱的法尔-07贤者提供的“食品深加工技术”,以第十三后勤工兵连为主要劳动力,凯文负责总体调度和“商业谈判”,正式启动了“饮食店铺振兴计划”。
几家试点店铺因其标准化操作、对本地而言新奇的口味和相对公道的价格一炮而红。赚取的本地货币和资源被张远毫不犹豫地再次投入,滚动发展。短短几个月,他竟真的盘下了一整条街,挂上了“第十三连队饮食街”的招牌。
他甚至重新调整了麾下部队的训练和轮值表, 四分之一的士兵在轮值日可以免除训练,进入饮食街“工作”,按工时领取本地货币和资源作为“津贴”。
四分之一的士兵继续“帮助”那些种植了新作物的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并在此过程中“积累农业经验”以及……通过聊天的方式,收集农户家庭信息和社区情报。
四分之一的士兵正常执行由瓦洛上校或堡垒会议指派的出击任务,清剿虫巢生物,展示武力,维持通道安全以及评估地方地区战争烈度。
最后四分之一的士兵则比较“倒霉”,需要留守军营,继续那残酷得令人发指的高强度训练、模拟对抗,然后排队进医疗舱接受不停在更新的身体强化和治疗。
和那老农又闲扯了几句,张远几口扒完剩下的面,看了看时间。周五下午,是军营规定的轮休时间,营区比往常显得空旷不少。
他看似随意地溜达着往回走,那双总是睡眼惺忪的眼睛却敏锐地扫过几个关键位置的,检测方式多的让瓦尔拉政委以为他的ptsd再一次加重的监控探头反馈点(甚至以此为由,强行要求张远和她负距离互动,以缓解他认为的张远过大的精神压力,虽然从第二天早晨,张远的惆怅来看,他可能希望更温柔点)。再仔细确认并没有什么人或者是生物跟随着他,步伐不变,径直走向自己的校级军官宿舍。
推开房门,里面早已有人等候。凯文如同阴影般站在角落,瓦里克斯抱着他那条嘎吱作响的机械臂靠在墙边,瓦尔拉政委则坐得笔直,脸色一如既往的严肃,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各连队的连长和关键排长们也都在,房间里的气氛与外面轻松的美食街截然不同。
张远反手关上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他走到主位坐下,脸上那副市井间的懒散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专注。
“那些跟着农户‘种地’的兄弟们,收集到的信息汇总的怎么样了?”他开门见山,目光直接投向凯文,“初步判断,疑似基因窃取者的家庭或个人,在‘磐石之心’总人口里大概占了多少?”
这才是他耗费巨大资源搞农业推广、进行“军民一家亲”的根本原因!在这个宇宙,尤其是泰伦虫巢舰队已经兵临城下的星球,作为泰伦虫族的先行军的,基因窃取者教团的存在几乎是必然的。张远估计,赫斯佩拉星恐怕早已被渗透得千疮百孔,感染人口比例绝对低不了。
大规模农业计划,首先是为了控制食物和水源,从根子上杜绝基因窃取者通过污染供应链大面积传播感染的可能。其次,这种以“技术帮扶”为名的深度介入,为他的士兵提供了绝佳的、不引人怀疑的掩护,得以近距离观察每一个家庭。
当然,对于这些潜在的敌人,任何鲁莽的探查都会打草惊蛇。因此,张远对下去“帮扶”的士兵要求极其明确:自然交流,仔细观察。 重点关注那些家庭成员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近乎狂热的忠诚与团结,以及家庭成员出现不明原因秃顶(基因窃取者特征之一) 的家庭。只需记录,不做任何额外动作。
并且,张远下了死命令:绝对、绝对不允许侵占或索取农户的任何财产! 即便是对方主动赠予,也必须经过随队军官检查,一旦认为“来源不明”或“性质可疑”,必须拒绝。违令者,严惩不贷!
这条命令的严厉性,在张远亲自用一根教鞭,用当着众人面抽裂了一块巨石的力度,将第一个违反规定、偷偷收下一户热情农户赠送的、刻有异样花纹的巴掌大小的透明矿石,的士兵抽得半个月下不了床之后,就再无人敢质疑或阳奉阴违了。
所有人都以为张远的ptsd再一次发作,并再一次引发他那近乎偏执的警惕。但张远很明白,哪怕不考虑战争爆发时,为了能联合本地百姓一起进行战争的,本地百姓心中的形象,在一个已经明确了的,被虫巢意志关注的星球上,你随便乱收东西,乱吃东西,可是真的会让一整个兵营作废!哪怕那东西不是什么基因炸弹或者信息素信标,只要是被基因窃取者所污染过的东西,上面天生带有它们的“种子”,到时候别外面的鸡贼还没除,兵营里的鸡贼就够他们喝一壶!
凯文面无表情地上前,将一份数据板放在桌上,同时激活了房间内简陋的战术屏幕。
他的声音平稳而毫无波澜,如同在汇报天气:“就士兵们登记的情况初步分析,‘磐石之心’主堡垒的情况比预想的好。人口结构最稳定,疑似感染家庭数量很少,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特别激进、坚持要求向外‘拓荒’的团体中。但是”
他话锋一转,屏幕上映出其他幸存者据点的数据,“其他后期接触到的、分散在各处的幸存者部落和大型庇护所,情况极其不乐观。感染人口占比……最低的估计也在三成以上,个别偏远据点可能已经是顶着人皮的基因窃取者教团了。”
“是吗。”张远随意地应了一声,手指快速划动着数据板上的信息,大脑飞速运转。
这半年来,他坚持分出大量兵力,积极甚至抢着去执行堡垒会议和其他盟友的求援任务,背后有着多重深意。
第一,通过分析虫巢生物的攻击重点和烈度,反向推断虫巢主脑可能的目标区域,试图锁定那个连帝皇都认为“绝不能落入虫群之手”的东西的大致方位。
第二,评估所有“盟友”的真实战斗力和抵抗意志,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制定应对方案,甚至是……清理顺序。
第三,也是最公开的目的!以武力打通各处人类据点,编织一张由莫德维拉团主导的交通和补给网络,将赫斯佩拉星上残存的人类力量尽可能串联起来。同时,利用军事存在,更有效地识别、监控基因窃取者教团,为最终决战做准备——无论是聚集所有人类力量背水一战,还是利用基因窃取者向虫巢传递假情报。
当然,他这种“热情过度”的援助,在布雷肯等警惕者眼中,无疑变成了黄鼠狼给鸡拜年。甚至在某些较为偏远,第一次接触他们的幸存者据点,出现过专门针对莫德维拉步兵团兵,甚至是专门针对张远本人及其楼底下士兵的抗拒运动,个别情节严重的,甚至发展成了严重的斗殴和小型战争,但是自从张远跟那个坐在黄金马桶上的老混蛋谈过之后,张远感觉自己的脸皮厚度可以适当的升升级。只要不妨碍正事,他们爱怎么嘀咕怎么嘀咕。当然要是谁敢蹬鼻子上脸,挡张远的路……
他不介意学习一下,在3k时代,历史书中记载的二战意大利军队的先进经验,先把这群不长眼的傻逼揍服,再让他们成为他“和蔼可亲的盟友”,最后一边“帮扶”盟友,一边“听从”盟友的军令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