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回归首训带来的震撼,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南安普顿青训基地激起了层层涟漪,久久未能平息。
更衣室里的气氛变得微妙而复杂。
以往,李昊是那个沉默寡言、天赋异禀但略显孤僻的“独狼”。
如今,他依然是独狼,但这头狼的獠牙和利爪,却以一种令人心惊的方式展露无遗。
队友们看他的眼神变了。
钦佩和惊叹是主流。
年轻球员慕强,李昊在对抗赛中那种蛮横又高效的表现,征服了大多数人。
训练结束后,主动找他加练、请教盘带和射门技巧的人明显多了起来。
卢克-肖更是几乎成了他的“代言人”,逢人便吹嘘“独狼是我兄弟,我早就知道他是个怪物!”
但暗地里的疏远和议论也同样存在。
一些更注重战术纪律、或是与他存在直接位置竞争的队员,私下里难免嘀咕。
“太独了……那次明明可以传的。”
“动作是漂亮,但不符合教练的要求吧?”
“运气好而已,那种射门能复制吗?”
“教练凭什么给他特殊待遇?”
这些声音很小,却像一根根细小的刺,弥漫在空气中。
李昊能感觉到,但他并不在意。
他的目标从来不是讨好所有人。
他只需要用持续的表现,让所有质疑者闭嘴。
主教练马克-阿特金森的策略变得更加清晰。
在日常训练中,他依旧强调整体战术纪律,对李昊那些“出格”的动作,该批评时毫不留情。
“李!跑位!让你内切不是让你抱着边路等球!”
“传球时机!早半秒队友就能直接打门!”
“防守参与度!丢球后第一时间反抢!”
但在队内对抗和战术演练中,他却开始有意无意地给李昊更大的自由开火权,甚至设计了几套围绕他个人特点的简单战术——
快速通过中场,直接利用他的速度和突破能力冲击防线。
这是一种微妙而危险的平衡。
马克在小心翼翼地驯化李昊的野性,试图将这颗“炸弹”的威力,引导到球队最需要的地方引爆。
李昊能领会教练的意图。
他努力适应着战术要求,但在机会出现的瞬间,他体内那种源自街头的、追求极致效率与本能的冲动,总会占据上风。
这让他与球队体系的融合,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撕裂感——大部分时间规规矩矩,关键时刻却突然暴起,用个人能力解决战斗。
这种撕裂感,让对手包括队友在对抗赛中极其难受,也让场边的马克时而皱眉,时而眼中放光。
……
真正的考验,在一周后到来。
南安普顿U16青年队,迎来了一场青年足总杯的正式比赛,对手是来自英冠球队女王公园巡游者(qpR) 的青训梯队。
这是李昊“归队”后,第一次正式亮相。
赛前更衣室里,气氛凝重。
马克在做最后的部署:
“qpR的风格很硬朗,身体对抗激烈。中场绞杀后快速通过边路是他们特点。我们的策略是控住节奏,利用技术优势……”
他看向李昊:
“李,你今天的任务很重。对方右后卫身材高大,但转身慢。我要你抓住每一次机会,坚决打他身后!用你的速度吃掉他!但记住,出球要果断,不要无谓粘球!”
“明白,教练。”
李昊点头,眼神专注。
比赛开始后,进程果然如马克所料。
qpR的队员人高马大,拼抢凶狠,中场陷入肉搏战。
南安普顿的技术优势难以施展,场面一度僵持。
李昊在右路遭到了严密盯防,对方显然研究过他,用频繁的身体接触和小动作干扰他的节奏。
一次激烈的冲撞后,李昊被对方边后卫狠狠撞出边线,裁判并未表示。
对方后卫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带着一丝挑衅。
李昊默默爬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草屑,眼神冰冷。
几分钟后,南安普顿中场终于断球,一脚精准的斜长传找到了游弋在右路的李昊!
机会!
李昊胸部停球,顺势一趟!利用绝对的速度生吃对方后卫!
但对方中卫迅速补防过来,封住了内切线路。
按照战术,李昊应该下底传中。
但就在那一瞬间,李昊看到了极其狭小的缝隙——对方中卫和补防过来的后腰之间,有一个短暂的配合空档。
电光火石间,他没有选择传中。
而是用了一个极其冒险的动作——脚尖将球轻轻一捅,皮球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从两人缝隙中穿过!
同时,他身体猛地从外侧加速绕过防守球员!
人球分过!
一个在青年比赛中极其罕见、充满想象力和冒险精神的动作!
“哗——!”
看台上传来一阵惊呼。
连场边的马克教练都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
李昊瞬间摆脱两人,追上皮球,杀入禁区!
面对出击的门将,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起脚!
又是一记力道十足的卧射!
皮球如炮弹般轰入近角!
球进了!
1:0!
整个球场沸腾了!
这个进球,从启动到摆脱再到射门,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完全打破了场上的僵局!
进球后的李昊没有疯狂庆祝,只是用力捶了捶胸前的队徽,目光扫过那名之前挑衅他的qpR后卫。
那眼神仿佛在说:这才是答案。
这个进球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也彻底打乱了qpR的部署。
最终,南安普顿U16以2:0战胜对手,顺利晋级。
李昊打入一球,并策划了多次有威胁的进攻。
赛后,李昊毫无疑问地被评为本场最佳球员。
当他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象征性的非酒精香槟瓶时,看台上传来了清晰的欢呼声,其中夹杂着几声用中文喊出的“李昊!牛逼!”
他循声望去,看到了几个挥舞着小型五星红旗的华人留学生面孔。
那一刻,李昊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
他下意识地想要寻找看台上另一个可能的身影——他的父亲李伟强。但他没有出现。
……
李昊不知道的是,在看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个穿着普通运动服、戴着鸭舌帽的男人,正默默收起手中的小型摄像机。
他拨通了一个电话:
“诺伊曼先生,比赛结束了。如您所料,非常精彩。是的,他进球了,方式很……特别。录像资料我会尽快传回多特蒙德。另外,英足总的技术观察员也在现场,看起来印象深刻。”
电话那头,于尔根-诺伊曼的声音平静:
“很好。持续关注。风暴,才刚刚开始。”
男人压低帽檐,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退场的人群。
赛场外,真正的较量,从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