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的阳光透过北电校园的枝叶,洒下细碎的光斑。陈诚站在班主任王劲松的办公室外,深吸了一口气,敲响了门。尽管周末刚刚在录音棚和酒桌上“大杀四方”,但面对这位严肃认真的表演系副主任,他依旧保持着学生应有的恭敬。
“王老师,早上好。”
王劲松从教案中抬起头,扶了扶眼镜,看着眼前这个让他又爱又“头疼”的学生。爱其才华横溢,头疼其“不务正业”的频率似乎高了点。
“陈诚啊,有事?”
“老师,我需要请假。”陈诚开门见山,将一份打印好的计划书双手递上,“华纳唱片那边,专辑的伴奏和人声已经全部录制完成,接下来需要集中时间拍摄十二首歌的mV。这是详细的拍摄计划和时间表,涉及到外景和棚拍,可能需要持续一到两周。”
王劲松接过计划书,粗略翻阅,眉头微蹙。大一正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频繁请假确实影响学业。但他也清楚,眼前这个学生不能以常理度之。他的表演功底在《暗恋桃花源》排练中已有目共睹,甚至能去《金粉世家》剧组指导刘亦菲,其专业能力远超同侪。这次签约华纳,更是北电近年来少有的殊荣。
他沉吟片刻,问道:“功课能跟上吗?《暗恋桃花源》的排练……”
“老师您放心!”陈诚立刻保证,“功课我绝不会落下,晚上我会自学补上。话剧排练我也跟周扬和同学们协调好了,我的部分他们会先顶着,关键时刻我一定回来参与联排。这次mV拍摄,我计划大量启用我们班上的同学参与演出和幕后,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极好的实践机会。”
听到最后一句,王劲松的脸色缓和了不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本就是教学的重要一环。能带着全班同学一起参与这种级别的商业项目,确实是难得的机会。
“好吧,”王劲松最终点了点头,在假条上签了字,“假我准了。但是陈诚,记住你的身份,你是北电表演系的学生,学业是根本。还有,带着同学们出去,务必注意安全,展现出我们北电学生的专业素养。”
“谢谢王老师!我一定谨记!”陈诚郑重承诺。
拿着王劲松老师亲笔签名的假条,陈诚如同拿到了开启新世界的钥匙。他没有立刻奔赴片场,而是将自己关在宿舍里,摊开厚厚的分镜脚本。在他的构想中,这十二支mV,将是十二篇用光影书写的诗,每一帧画面都必须呼吸着歌词的灵魂,跃动着旋律的脉搏。
晨光熹微,北电校园还笼罩在一层薄雾中。陈诚站在宿舍楼下,看着面前这支由同班同学组成的\"草台班子\"——扛着器材的朱亚文、拿着场记板的罗晋、负责妆造的周扬,还有十几个睡眼惺忪却跃跃欲试的同学。
\"兄弟们,\"陈诚拍了拍手,声音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晰,\"接下来这两周,咱们不是在拍mV,是在打仗。我要的不是完成任务,是要让每一个画面都带着灵魂。\"
第一战来到厦门来抗《童话》的mV,在租来的老旧琴行里,灰尘在阳光中起舞。周扬穿着芭蕾舞裙,在镜头前反复旋转。
\"停!\"陈诚从监视器后站起身,\"周扬,你的表情太用力了。想象一下,这里只有你和音乐,没有镜头。\"
周扬擦着汗,有些委屈:\"班长,我已经转了二十多遍了...\"
陈诚环顾四周,突然眼前一亮:\"道具组,把那个旧电扇搬过来!让灰尘跳起来!\"
当电扇缓缓转动,尘埃在光柱中翩跹时,陈诚轻声对周扬说:\"现在,让它们做你的观众。\"
这一次,周扬的舞姿终于有了灵魂。她在尘埃中旋转,仿佛真的与这个空间融为一体。
午休时,陈诚独自坐在钢琴前,手指轻抚琴键。《童话》的旋律在琴行里静静流淌。周扬端着盒饭走过来:\"班长,你刚才说的对,是我太在意镜头了。\"
\"记住,\"陈诚抬头看她,\"最好的表演,是忘记在表演。\"
第三天的僵局:《背对背拥抱》
布置成现代公寓的片场里,气氛凝重。饰演情侣的芦芳生和李丹妮怎么都演不出那种\"相爱相杀\"的感觉。
\"不对!完全不对!\"陈诚罕也不发脾气,就这样一直跟他们讲戏,\"你们现在就像两个陌生人!我要的是冷漠下的暗流涌动!\"
全场全场都静悄悄的在听着陈诚在那边讲戏。执行导演朱亚文悄悄说:\"诚儿,要不先休息?\"
陈诚深吸一口气,把芦芳生和李丹妮叫到一旁:\"还记得入学时,你们为了最后一个盒饭吵架的事吗?我要的就是那种感觉——明明在乎,却不知如何表达。\"
重新开拍后,当女演员摔门而出,男演员下意识伸手又收回的瞬间,监视器后的陈诚终于露出了笑容:\"就是这个!过!\"
当晚收工时,罗晋凑过来:\"诚哥,今天的气势蛮足啊,虽然没有发脾气吧,但是你一直不让过,搞得我们都很紧张啊。\"
陈诚苦笑:\"没办法,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发歌啊,也是这些mV对这些歌也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如果我的歌火了,你们在这个mV里面的表现,那就是你们第一次出镜以后都多了一份资历啊。\"
第五天:《曹操》的戏梦人生
横店片场,四十度的高温下,穿着厚重戏服的陈诚刚拍完一场千军万马的戏。
\"诚哥,喝水。\"罗晋递过矿泉水,\"你刚才那个眼神绝了,真有曹操的霸气。\"
陈诚抹了把汗,指着不远处被助理簇拥的明星:\"看见没?那就是我们要拍的现实。\"
傍晚时分,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制片主任急着要收工,陈诚却眼睛发亮:\"等等!这是天赐良机!摄影组准备,加一场雨戏!\"
大雨倾盆而下,陈诚穿着戏服在雨中独行。雨水冲花了妆容,却让那份介于角色与现实间的迷茫更加真实。
收工后,浑身湿透的陈诚在更衣室里对朱亚文说:\"有时候,意外反而能成就最好的镜头。\"
第七天的突破:《默》的水下困境
水下摄影棚里,陈诚已经泡了三个小时。
\"不行,\"摄影师从水中冒头,\"气泡太多了,影响画面。\"
众人陷入沉默。突然,陈诚眼睛一亮:\"把我绑在水底,用鼓风机从侧面制造水流!\"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拍摄难度倍增。当他在水底被水流冲击却无法挣脱的画面出现在监视器上时,周扬忍不住惊呼:\"太震撼了!\"
深夜,陈诚还在剪辑室查看素材。朱亚文推门进来:\"还不休息?\"
\"你看,\"陈诚指着屏幕,\"这种被禁锢的感觉,是不是比任何表演都真实?\"
朱亚文沉默片刻,拍拍他的肩:\"你真是个疯子。不过,是天才的疯子。\"
中场危机:《突然好想你》
拍摄进行到第十天,团队已经精疲力尽。《突然好想你》的青春片段始终找不到感觉。
\"太假了!\"摄影助理小声嘀咕,\"现在谁还传纸条啊?\"
陈诚盯着回放,突然把剧本一扔:\"全部重来!场记,去借真正的校服!亚文,去买真知棒和北冰洋!\"
当演员们换上略显不合身的校服,在真实的教室里打闹时,那种青春的质感终于扑面而来。
\"就是这样!\"陈诚激动地拍着监视器,\"我要的就是这种未经雕琢的真实!\"
午休时,周扬吃着真知棒,笑着说:\"班长,你这招真管用。\"
陈诚望着操场上奔跑的学生们,轻声说:\"因为青春本身,就是最好的导演。\"
第十一天:《can't Stop the Feeling!》的胡同狂欢
这是最大胆的尝试——一镜到底的胡同歌舞。前期彩排了数十次,每次都在某个环节出问题。
\"大爷,您动作晚了半拍!\"
\"小朋友,记得是从左边跳到右边!\"
正式开拍时,意外还是发生了:一个群众演员突然忘动作,僵在原地。就在执行导演要喊\"卡\"时,陈诚即兴加了个动作,自然地拉着那个人转了个圈,巧妙地把失误变成了编排的一部分。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整个胡同爆发出欢呼——他们真的完成了一个三分二十八秒的一镜到底!
收工后,陈诚请全组在胡同口吃烤串。朱亚文举着啤酒:\"诚儿,今天我算是服了,临场反应绝了!\"
陈诚笑着摇头:\"有时候,完美不如真实。\"
最终章:《believer》的信念
最后一天,在拳击馆里,陈诚要求真打。
\"太危险了!\"武术指导坚决反对。
陈诚往拳套上缠着绷带:\"没有真实的对抗,哪来的信念感?\"
当陪练的拳头落在身上时,那份真实的痛楚让他的眼神变得前所未有地坚定。最后一个镜头,他精疲力尽地靠在墙边,汗水混着血丝,但眼中的火焰让整个剧组肃然起敬。
杀青时刻
\"全剧杀青!\"
片场安静了一秒,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周扬哭花了妆,罗晋和朱亚文把陈诚抬起来抛向空中。
深夜,众人都累得在片场睡着后,陈诚还坐在监视器前。月光从窗户洒进来,照在他专注的侧脸上。屏幕上的画面一帧帧闪过,从《童话》的遗憾到《believer》的坚定,这十二个日夜的点点滴滴在眼前重现。
朱亚文迷迷糊糊醒来,看见还在工作的陈诚,轻声问:\"还不睡?\"
陈诚回头,眼中闪着光:\"再检查一遍。这是我们献给世界的第一份礼物,不能有任何遗憾。\"
这一刻,他不是歌手,不是演员,而是一个用光影造梦的工匠,正在打磨他献给世界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