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1月18日清晨,南京西路180号门口排起长龙。寒风中,市民们裹着棉大衣,攥着花花绿绿的认购证,呵出的白气在朝阳下织成一片迷雾。中国首支股票——飞乐音响,今日上市试点交易。
林烨站在街角饮食店的二楼窗口,手指在结霜的玻璃上划过。透过水痕,他看见陈立群的黑色轿车停在街对面,车窗贴着深色膜,像蛰伏的野兽。
\"林总,开盘价定在50块。\"赵广财递来热豆浆,声音发紧,\"比认购证面值翻了一倍,会不会太高?\"
\"高才能吸引眼球。\"林烨咬了口生煎包,\"但注意看抛单,陈家肯定要砸盘。\"
九点整,交易所木门打开。人潮涌进临时改造的交易大厅,红漆地板上很快踩满泥印。墙上小黑板用粉笔写着\"飞乐音响 50.00\",穿蓝布褂的交易员拿着算盘严阵以待。
开盘铃响,第一笔成交记录诞生:50元,100股。人群爆发出欢呼,但林烨注意到黑板角落有个戴鸭舌帽的男人正在大量填单。
\"开始了。\"他放下豆浆杯。
果然,十分钟后股价跌至48元。抛单如雪片般飞向交易台,多是50股、100股的小单,明显是有组织地分散出货。人群中开始骚动,几个老太太紧张地攥紧认购证。
\"要护盘吗?\"赵广财急问。
\"再等等。\"林烨紧盯对面轿车,\"等他们子弹打光。\"
股价一路阴跌到45元时,陈立群下车走进交易所。他径直走向交易台,与负责人耳语几句。很快,黑板上的数字跳回48元——明显是人为干预。
\"玩这套?\"林烨冷笑,\"老赵,把我们的单子分给十个不同的人,每单不超过20股,慢慢吃进。\"
这是一场心理战。当散户发现总有小单托底时,恐慌情绪逐渐平息。到中午休市,股价稳定在46元。陈立群铁青着脸坐回轿车。
\"下午才是硬仗。\"林烨展开父亲笔记的复印件,手指点在一行字上:\"首日易现尾盘异动,需防对倒做局。\"
笔记这一页还粘着张旧照片:1948年上海滩证券崩溃时,股民在证交所门口焚烧股票的场景。照片边缘有个戴礼帽的背影,与今早鸭舌帽男人的身形惊人相似。
下午开盘,战局突变。一笔3000股的大抛单砸穿46元防线,股价瞬间跌至42元。人群炸锅般涌向交易台,争相抛售。林烨却注意到异常:这笔抛单的登记编码属于一家江苏乡镇企业,根本不可能持有这么多股票。
\"查这个编码。\"他派赵广财去后台。回报令人心惊:该企业法人代表是陈家的远亲。
\"对倒做局实锤了。\"林烨拨通秦参谋长电话,\"需要监管部门介入。\"
\"证据不足。\"电话那头键盘声急促,\"除非抓到资金往来......\"
话音未落,股价已暴跌至38元。绝望的情绪蔓延开来,有人开始哭喊。这时,一个拄拐杖的老人突然挤到交易台前,嘶声高喊:\"我加价买!50块全要!\"
全场哗然。老人颤抖着取出存折——正是那位\"股票大王\"。他转身对人群喊话:\"四十年前洋人做空中国,今天我们还要上当吗?\"
奇迹发生了。散户们停止抛售,转而小笔跟买。股价止跌回升至40元时,交易所突然停电——闸北变电站\"意外\"跳闸。
黑暗中人声鼎沸。林烨借着手电光挤到后台,发现陈立群正在威逼负责人宣布交易无效。他立即让赵广财启动备用发电机,同时用喇叭喊话:\"供电五分钟恢复,交易继续!\"
灯光重亮时,股价已反弹至45元。陈立群气急败坏地提前离场,但林烨注意到鸭舌帽男人悄悄溜进后台办公室。
\"跟上他。\"林烨对赵广财耳语,\"重点查他接触的文件。\"
尾盘最后十分钟,股价奇迹般拉回发行价50元。收市铃响时,满场都是庆幸的欢呼。但林烨心沉如水——赵广财跟踪发现,鸭舌帽男人复制了股东名册。
当夜,林烨在和平饭店复盘数据时,接到陌生电话:\"明天开盘,飞乐会跌停。\"说完即挂断。他回拨显示空号,但声音与父亲笔记里描述的1948年做空案主使特征吻合:略带宁波口音的官话。
彻夜未眠。凌晨四点,林烨在父亲笔记夹层发现新线索:一张泛黄的股权转让协议,出让方签名是\"陈伯年\"——陈立群的祖父。而受让方签名处,赫然是林烨祖父的名字!
\"原来两家的恩怨,从解放前就开始了。\"他对着晨曦点燃香烟。
次日开盘,飞乐音响果然以45元低开。但出乎意料的是,大量散户自发护盘,股价始终未破44元。中午,央行突然宣布试点扩大至延中实业等三支股票,分流了做空资金。
收官时刻,林烨收到秦参谋长密电:\"鸭舌帽落网,供出陈家境外资金渠道。但真凶仍在逃。\"
窗外华灯初上,南京西路车水马龙。林烨翻开笔记最后一页,在\"证券之道,在民不在器\"这句话下面,添上一行新注:
\"民心所向,即是最坚固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