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级别的监控,意味着“拾光书屋”及其周边,几乎处于一种无形的天罗地网之中。不仅仅是电子信号的捕捉,还包括物理位置的实时追踪,以及对所有进出人员的身份识别与行为分析。
苏晚很快就通过“谛听”系统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周围的“眼睛”和“耳朵”密度增加了数倍,那种无处不在的窥视感,让她如同置身于透明的玻璃房中。
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意味着陆沉渊的怀疑已经达到了顶点,他不再满足于远程调查和偶尔的试探,而是准备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的掌控。
她必须更加谨慎,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可能成为暴露的导火索。
她减少了外出采风的次数,即使出门,也选择最常规的路线和地点,拍摄最普通不过的风景和静物。在书店里,她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侍弄花草、整理书籍和接待顾客上,行为模式与一个真正的书店老板无异。
同时,她也在暗中调整“谛听”的运作模式,将更多的任务转移到线上处理,减少线下的人员和信息流动,以规避越来越严密的监控网络。
这天下午,一位戴着鸭舌帽、穿着快递员制服的男人走进了书店。他手里拿着一个不大的纸箱。
“苏晚女士吗?有您的快递,请签收一下。”男人低着头,帽檐压得很低,声音有些沙哑。
苏晚正在帮一位老顾客找书,闻声抬头,目光与那“快递员”接触的瞬间,她的心猛地一沉。
这个人,不是普通的快递员。他的站姿,他递过签收单时手指的姿势,以及他眼神里那一闪而过的、不同于普通劳动者的锐利,都被苏晚瞬间捕捉。
是陆沉渊的人!他竟然派人伪装成快递员进行近距离接触和侦察!
“好的,谢谢。”苏晚面上不动声色,接过笔,快速在签收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动作自然流畅。
在递回签收单时,她的指尖“无意间”触碰到了对方的手腕。一瞬间,她感觉到对方手腕内侧皮肤下,有一个极其微小的、类似芯片的硬物凸起。
皮下植入式追踪器?还是身份识别芯片?
苏晚的心跳骤然加速。陆沉渊的手段,比她想象的还要周密和……高端。这绝不是一个普通商业公司该有的配置。
那“快递员”接过单子,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和言语,转身便离开了,如同一个真正的、忙碌的快递员。
苏晚拿着那个轻飘飘的纸箱,走到工作台前。她没有立刻打开,而是先用专业的微型扫描设备对其进行了检查。确认纸箱本身没有异常,里面只是一些普通的摄影配件后,她才松了口气。
但刚才与那个“快递员”的短暂接触,像一记警钟,在她脑海中敲响。
陆沉渊背后的力量,恐怕远超她的预估。“渊渟科技”这个马甲之下,隐藏着更深、更惊人的东西。那个“代号:零”,所代表的含义,可能比她想象的还要可怕。
她不能再抱有侥幸心理了。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身份彻底暴露,并与陆沉渊及其背后的势力正面冲突。
她需要盟友,需要后路。
她沉思良久,终于在一个加密级别最高的频道,发出了一条简短的信息。
“谛听启动‘归巢’预案。所有外围节点进入静默,核心资料开始分级转移。”
“归巢”预案,是“谛听”组织在面临存亡危机时,保存实力、转移核心的终极方案。一旦启动,意味着苏晚判断,危险已经迫在眉睫。
信息发出后,她关闭了通讯界面,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看似平静的街道。
山雨欲来风满楼。
她和陆沉渊之间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在最高级别的监控和这次伪装接触之后,已经岌岌可危。
下一次,或许就不是试探,而是图穷匕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