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透过窗帘的缝隙,将房间切割成明暗交织的条纹。苏晚如同往常一样醒来,洗漱,挑选衣服,脸上带着一丝艺术家特有的、沉浸于创作思考的淡淡疲惫,完美地掩盖了昨夜惊心动魄的痕迹。
她下楼用餐,遇到其他摄影师,自然地交流着对凡尔赛宫之行的羡慕(她没去)和对自己“独自采风”收获的简单分享。david如同沉默的哨兵,在不远处观察着,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上午是最后一次作品修改和提交时间。苏晚在工作室里对着电脑屏幕,看似在认真调整参赛作品的最后细节,实则大脑在高速运转,反复推演着今晚拍卖会的每一个步骤、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应对方案。
她记忆着新身份的背景资料:索菲·杜兰德,一位寡言少语、为脾气古怪的古董商老板跑腿的助理,对艺术一知半解,性格内向。这个身份低调,符合参与拍卖会的要求,又不会引人过多注意。
她熟悉着每一件装备的使用方法和隐藏位置。面具的佩戴技巧、麻醉口红的角度、干扰器的触发时机、通讯耳麦的隐蔽性……所有细节都需要做到肌肉记忆般的熟练。
下午,组委会安排了一场轻松的塞纳河游船酒会,作为比赛结束前的联谊活动。
阳光下的塞纳河波光粼粼,两岸的历史建筑缓缓掠过,美不胜收。摄影师们兴奋地拍照、交谈、举杯。苏晚也端着酒杯,站在船舷边,看似欣赏风景,实则利用这个机会,最后一次实地观察拍卖行所在河岸区域的地形、交通流线、可能的监控点位以及紧急撤离路线。
她注意到,拍卖行那座古老的石头建筑,在今天显得格外安静,但周围似乎多了一些看似随意停放、却总有人留在车里的车辆。一种无形的肃杀气氛,与周围游客的欢声笑语格格不入。
陷阱已经张开了口,等待猎物上门。
游船结束后,是短暂的休息时间,然后就是今晚的重头戏——颁奖晚宴。
苏晚回到酒店房间。距离拍卖会开始还有三个小时,距离颁奖晚宴开始还有四个小时。
时间紧迫。
她反锁房门,拉紧窗帘,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她先是用酒店电话,以“苏晚”的身份联系了david,语气带着些许不好意思的请求,说她可能需要在颁奖晚宴前小睡一会儿缓解头痛,希望到时候如果她迟到几分钟,能帮忙周旋一下。这是一个合理的请求,也为她稍后可能的“迟到”或短暂离开埋下伏笔。
david公事公办地答应了。
挂断电话,她立刻行动起来。
她先快速冲了个澡,洗掉可能残留的户外气息。然后,她坐到梳妆台前,开始了极其精细的易容。
那套仿生皮肤面具薄如蝉翼,透气性极佳,但在贴合面部时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耐心。她对着镜子,一点点地将面具边缘与自身皮肤完美融合,调整肤色细节,甚至添加了一些符合“索菲·杜兰德”年龄和身份的细微皱纹和色斑。
然后是改变瞳孔颜色的特制隐形眼镜,调整发型,戴上一副略显老气的平光眼镜。最后,穿上提前准备好的、符合助理身份的、质地普通且略显宽大的深色套装和高领毛衣,掩盖身形特征。
整个过程耗时近一个小时。
当她再次抬起头看向镜子时,镜中已经是一个面容略显苍白、眼神平淡无波、大约四十岁左右的普通欧洲女性,与光彩照人的摄影师苏晚判若两人。
她仔细检查了每一个细节,确认毫无破绽。即使是近距离观察,也很难看出这是一张假脸。
接下来,她将装备逐一隐藏在身上:麻醉口红放在外套口袋,干扰器藏在特制腰带的夹层,陶瓷手枪和备用弹夹用特殊胶带固定在大腿内侧,通讯耳麦塞入耳道深处。
一切准备就绪。
她看了看时间。晚上七点整。拍卖会八点开始入场。颁奖晚宴八点半开始。
她需要提前抵达拍卖行附近进行环境观察。
她最后看了一眼这个豪华却充满监视的房间,然后走到阳台,再次如同幽灵般滑入夜色之中。这一次,她不再是苏晚。
落地后,她并没有立刻前往拍卖行,而是先绕行到几个预定的观察点,利用伪装后的身份自然地走动,确认没有异常的跟踪或监视。
巴黎的华灯初上,夜色迷离。她混在人群中,如同水滴汇入大海,无声无息。
七点四十分,她抵达拍卖行所在的街区。她没有直接靠近正门,而是在斜对面的一家小咖啡馆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一杯最便宜的 espresso,慢慢地喝着,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视着拍卖行入口。
豪车陆续抵达,衣着光鲜的男女挽臂而入,记者们在门口拍照,保安人员警惕地巡视着周围。一切看起来像一场寻常的上流社会聚会。
但苏晚锐利的目光捕捉到了更多细节:某些保安人员的站姿和眼神过于专业锐利,不像普通安保;入口处的金属探测器旁,还有一个不起眼的、似乎能进行生物特征扫描的设备;附近几条街道的出口,都有车辆看似随意地停靠着……
戒备森严,远超普通拍卖会。
七点五十五分。她放下咖啡杯,留下零钱,起身走出咖啡馆,不紧不慢地向着拍卖行入口走去。
她的心跳平稳,步伐稳定,脸上带着“索菲·杜兰德”应有的、略带拘谨和不安的神情。
越是接近入口,那种无形的压力越是明显。
她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从不同角度扫过她,评估着她。金属探测门安然无恙,但经过那个生物特征扫描设备时,她的心脏微微一提——她不确定“谛听”提供的假身份能否骗过这种级别的检测。
设备绿灯微微一闪,没有报警。
她暗暗松了口气,接过工作人员递回的邀请函(“谛听”准备的),低着头,快步走进拍卖行大厅。
内部金碧辉煌,衣香鬓影,人们低声交谈,侍应生端着酒水穿梭其间。空气中弥漫着金钱与奢华的气息。
她找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站定,目光快速扫过全场,记忆着场地布局、安全出口、人员分布以及……可能的目标。
她的目标很明确:那张照片,以及可能与“遗产清理人”或“钥匙”相关的人和事。
拍卖会即将开始。人们陆续进入主拍卖厅。
苏晚也随着人流走了进去,选择了一个靠后、靠近通道的位置坐下。
灯光缓缓暗下,只有拍卖台被打亮。
拍卖师走上台,敲下木槌。
“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欢迎来到‘战后欧洲遗失艺术珍品回归专场’拍卖会……”
一场充满未知与杀机的暗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而此刻,酒店里,“摄影师苏晚”应该正在“小睡”,等待着不久后的颁奖晚宴。
无人知晓,真正的她,已经戴上面具,踏入了命运的轮盘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