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上的“w-A-K-E”还在发着光,林清歌没动。她盯着那三个字母,像盯着一道门缝里漏出的光。她没关屏幕,也没锁屏,只是把手机翻了个面,扣在桌面上。
她打开系统日志管理后台,输入权限密钥。这是上次和陆深合作时,对方悄悄塞给她的越权访问凭证,代号“星轨旁路”。她原本以为这东西得留到决战才用,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了场。
筛选条件设好:近三周,非授权访问,目标文件夹为“创作草稿库”。系统刷出七条记录。来源Ip全部伪装成橙光音乐内部测试组,但地理定位清一色指向城南商业公寓区——陈薇薇住的地方。
林清歌手指一顿。
她调出“Echo_07”项目里的节奏偏移算法,把每次访问的时间戳导入。程序自动分析操作节奏,生成点击节律图谱。屏幕上跳出波形:三短一长,停顿精准,像某种固定的节拍器。
她瞳孔微缩。
这不是系统自动生成的访问模式。这是人为操作的痕迹。而且——和陈薇薇每条视频结尾那个比枪手势的停顿节奏,完全一致。
她还记得对方的标志性动作:左手食指和拇指比成枪口,对准镜头,停顿一秒,再收手。那停顿,就是“三短一长”的节奏空拍。
她继续往下查。调取直播平台后台的私信记录快照。由于系统上周故障,部分未同步数据残留在缓存区,本该自动清除,却被她提前做了本地镜像备份。
搜索关键词:“林清歌”“更新”“暂停”。
跳出一条记录:管理员账号“Vivian_No.7”,在三天前向三个黑粉群组发送引导消息:“下周她会停更,可以趁机带节奏,重点攻击她新歌抄袭。”“别提证据,制造情绪就行。”
林清歌点开账号详情。绑定手机号的归属地,正是陈薇薇身份证登记的住址。注册设备指纹也匹配她常用的那台粉色平板。
她关掉页面,靠在椅背上。呼吸平稳,但右手不自觉地摸上了右耳耳钉。金属冰凉,她没摘,只是用指尖轻轻拨了一下。
她想起昨晚陈薇薇还发来消息:“姐妹新歌准备得怎么样啦?等你官宣哦~”后面跟着三个爱心表情。
她当时回了个笑脸。
现在看,那条消息发出去的时间,正好是系统日志里第一次异常访问的两小时前。
她重新打开文档,新建一个表格。左边列是陈薇薇近期行为,右边列是对应数据痕迹。一行行填进去:
“视频剪辑时间:凌晨2:17-3:03”
→ “九歌系统每日数据回流窗口:02:00-03:30”
“近五条视频bGm均含轻微节奏错位”
→ “错位节律与‘三短一长’吻合”
“频繁使用‘姐妹’‘闺蜜’等亲密称呼”
→ “私信引导黑粉攻击时用词冷静理性,无情感波动”
她盯着表格最后一行,没继续写下去。
她需要确认一件事:陈薇薇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被人操控,还是主动背叛?
她打开文档编辑器,新建一个文件,命名为“新歌_不外泄”。内容是一段虚假的创作计划:“下周录制新专辑主打曲,主题为‘记忆清除’,灵感来自童年失忆事件,预计引发热议。”
她故意把文档打开在桌面上,然后去厨房煮咖啡。十分钟后回来,瞥了一眼陈薇薇的社交动态——对方刚发布一条短视频,标题是“姐妹的秘密我最懂”,背景音乐是她常听的一首冷门电子曲。
林清歌皱眉。那首曲子,她只在和陈薇薇语音聊天时放过一次。
她回到电脑前,把文档上传至个人云盘,设置权限为“仅家庭共享成员可见”。她和陈薇薇的账号,早在半年前就绑定了家庭共享。
三小时后,云盘日志弹出提醒:文件被下载,设备来源为“Vivian_No.7”账号,Ip地址位于城南公寓。
她闭了闭眼。
不是误判。不是巧合。是实打实的监视与泄露。
她删掉测试文档,清空回收站,再用数据覆写工具彻底擦除残留记录。然后打开加密压缩包,把所有证据打包:Ip日志、私信截图、云盘访问记录、节奏比对图谱。
压缩包命名为“Vivian_backup”,上传至陆深提供的离线存储节点。地址是一串无意义的字符,像乱码,其实是用《星海幻想曲》副歌旋律生成的哈希密钥。
上传完成,进度条归零。
她盯着屏幕,右手再次摸上耳钉。这次她没拨弄,只是用指腹压住金属边缘,像在压住某种即将冲破喉咙的情绪。
她想起孤儿院那年冬天。她发烧到39度,护工不给药,说“病猫就该饿死”。是陈薇薇半夜偷了药房的退烧药,还挨了一顿打。她记得对方回来时嘴角有血,却笑着说:“没事,我皮厚。”
她也记得去年她第一本小说爆火,平台限流打压,是陈薇薇通宵剪辑宣传视频,一条条发到各个社群,硬是把热度顶了上去。
那些事是真的。可现在的背叛,也是真的。
她打开通讯录,找到“陈薇薇”的联系人。手指悬在编辑键上,停了几秒,然后点进去,把名字改成“cV-7”。
c是警戒,也是克隆。
V是枪手势,也是虚像。
7是实验体编号,也是倒计时。
她没删好友,也没拉黑。对话框还开着,上一条消息是陈薇薇发的:“姐妹今晚吃火锅不?我请你!”
她回了个“好呀”,加了个笑脸。
然后打开音乐软件,新建一个项目。导入一段空白音轨,设置节拍为“三短一长”,每小节重复一次。她在音轨上打了一串钢琴音符,旋律简单,像某种信号。
文件命名为“cV-7_Response”,存进加密文件夹。
她知道,从今天起,她和陈薇薇之间不再有“姐妹”这个词。有的只是代码、节奏、和藏在日常对话里的暗语。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城市灯火通明,远处一栋商业楼的LEd屏正在播放陈薇薇的最新广告,画面里她笑着比出枪手势,眼神明亮。
林清歌看着那道光,没动。
她回到桌前,打开笔记本,翻到一页空白。用钢笔写下一行字:
“信任不是一次性消耗品,是可回收的武器。”
她划掉“武器”,改成“工具”。
然后合上本子。
手机震动了一下。陈薇薇发来新消息:“火锅店订好了,七点,老地方见?”
林清歌看着那条消息,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两秒,回:“好,我带创作笔记过去,顺便给你看新歌灵感。”
发送。
她退出聊天界面,打开后台进程管理,关闭所有云同步服务。再把手机放进电磁屏蔽盒。
做完这些,她摘下右耳的音符耳钉,放在桌角的玻璃杯边缘。杯壁凝着水珠,缓缓滑落,滴在耳钉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她盯着那滴水,直到它彻底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