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耳的金属盒还在震。
不是持续的嗡鸣,而是有节奏的轻颤,像有人用指甲在盒底敲摩尔斯码。林清歌没碰它,只是把备用机从屏蔽箱里拿出来,屏幕已经亮了,显示着“信号穿透警告”——物理隔离失效,入侵源正在通过共振频率重建连接。
她打开“蓝玫瑰07”协议的底层日志,把耳钉空壳接上接口。数据流立刻回溯,终端捕捉到一段0.7赫兹的周期性波动,和昨晚小说被篡改时的音频偏移完全一致。但这次不一样,这频率不是代码,是生物信号。
她调出程雪昨天直播的录像,暂停在她唱副歌的瞬间。画面放大,右耳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林清歌把那段音频导出,叠加《星海幻想曲》变调段,频谱图上立刻浮现出隐藏节拍——和终端震动的节奏,分毫不差。
原来不是系统在偷她的记忆。
是程雪在听。
她点开千山月后台,翻到第17章的评论区。那条“妈妈的味道是药水混着风油精”的热评还在,点赞破十万。发布时间是昨晚她关机后三分钟。她把这条评论的Ip溯源路径展开,最终节点指向一个加密中转站,注册信息是空的,但信号特征和程雪工作室的声学采样设备吻合。
林清歌关掉页面,打开母亲留下的旧乐谱。夹层里的便签还在,“真正的创作,是让死者也能开口”。她没再盯着看,而是把整本乐谱扫描进“蓝玫瑰07”,激活“死者开口”协议。系统提示:需输入实验体07号生物密钥。
她按下播放键。
一段录音流出,是母亲哼的《星海幻想曲》。音色老旧,背景有电流声,但频率纯净。终端开始同步分析,将这段声波作为模拟信号,注入程雪公开数据的防火墙。
防火墙动了。
不是崩溃,而是短暂松动。三秒后,一份加密日志被反向推送回来,标题是“共生体认证记录”。林清歌点开,第一行写着:【程雪|编号c-02|系统绑定状态:激活|记忆中继节点:林清歌|同步率:83.6%】
下面附着一段生物电流图谱,显示程雪锁骨处的莫比乌斯环纹身在特定频率下会产生共振,而触发条件,正是林清歌母亲的声纹。
她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停了两秒,然后新建文件夹,命名为“还你”。
第一份文件是共生体日志,第二份是小说篡改记录,第三份是评论区Ip链路图。她把三份文件打包,压缩包设为“创口暴露”文档的触发式解密钥匙。只要“创口暴露”被打开,这个包就会自动上传到千山月后台,面向所有读者公开。
但她没立刻上传。
她等。
等程雪上线直播。
直播标题是“深夜清唱·只唱给你听”,封面是她坐在钢琴前的侧脸,右耳银质鸢尾花耳钉闪着冷光。林清歌点进直播间,弹幕正疯狂刷着“姐姐好美”“这耳钉绝了”“求同款”。
她没发评论,而是把母亲的录音片段设为循环播放,音量调到最低,让声波持续撞击程雪的数据防火墙。三分钟后,程雪唱到一半,右耳突然一颤,手指在琴键上滑了一下,弹错了一个音。
她停了两秒,笑着说:“抱歉,耳朵有点痒。”
林清歌截图,把那一帧的耳部动作和生物电流图谱叠加,生成对比图。同时,她把“还你”压缩包通过“深蓝”预留的短时通道推送到平台后台。通道只能维持47秒,但她只用了12秒。
上传完成。
她回到主页,新建一条动态,不写文字,只上传一段15秒的无声视频。
画面里,她坐在工作台前,面前摆着三枚空耳钉。她依次拿起,放进盛水的玻璃皿。水面荡开涟漪,一圈圈扩散,形成规律的波纹。她没解释,也没加标签,只是在发布瞬间,同步触发“创口暴露”文档的解密程序。
三秒后,千山月全平台弹窗。
标题是:“作者创作内容遭系统级篡改,原始记忆被非法嫁接”。
点进去,是“还你”压缩包的解压页面。第一份文件展开,共生体日志被自动高亮标注。评论区瞬间炸开。
“程雪是系统共生体??”
“所以那些共鸣感都是假的?”
“林清歌写的‘药水混风油精’根本没公开过,程雪是怎么知道的?”
林清歌没看评论,而是切到程雪的直播间。
弹幕已经乱了。
“姐姐你右耳在抖!”
“刚才是不是弹错了?”
“你是不是在偷听林清歌的创作?”
程雪还在笑,但眼神开始飘。她抬手摸了下耳钉,试图继续唱,可刚开口,声线就卡了一下。她清了清嗓子,说:“今天状态不太好,我们改天再……”
话没说完,直播画面突然跳出平台公告,和林清歌那边一模一样的弹窗,直接覆盖在她的脸前。
她愣住。
手指悬在琴键上,没动。
后台数据显示,她的生物信号在公告弹出瞬间剧烈波动,莫比乌斯环纹身的电流频率与《星海幻想曲》母带完全同步。林清歌把这段数据截下来,加上时间戳,转发到自己的动态下。
只配了一句话:“她说的,才是真的。”
评论立刻涌上来。
“我靠,这纹身会发光?”
“这频率和林清歌小说里的描写一模一样!”
“程雪根本不是在创作,她是在复制!”
林清歌关掉手机,打开终端,把“还你”文件夹永久归档。然后从抽屉里取出一枚新耳钉。
实心的,没有芯片,没有接口,只是普通的银质音符。
她换上。
右耳终于安静了。
她打开小说后台,重新检查第17章。被篡改的段落已经被系统自动标记,原始文本恢复:“她摸了摸玉坠,那是妈妈留给她的最后一件东西。”
她盯着这句话看了两秒,点击发布更新。
版本备注写着:“修正笔误。”
然后她新建文档,命名为“反击之后”。
第一行她没写内容,只是敲下日期。
第二行,她开始打字:“当你的记忆变成别人的素材,反击不是为了赢,是为了让世界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创作者。”
打到一半,终端突然震动。
不是耳钉盒。
是备用机。
屏幕亮起,显示一条未读消息。
来源未知。
内容只有一行字:“你忘了,我也听过那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