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李扬难得地放松下来。
他去看了张一谋《十面埋伏》的首映,看着银幕上章紫怡在竹林里飞舞的身影,笑着对张艺一谋说:“张导,您镜头下的武侠世界,比好莱坞的特效更有诗意。”
张一谋摇摇头:“还是你们年轻人敢想,《活埋》用一个场景就能讲好故事,我得学。”
他也去了王佳卫的《2046》首映,看着梁朝韦在蒸汽弥漫的车厢里抽烟,对身边的张蔓玉说:“王导的电影像拼图,李导的像魔方。”
闭幕式前一天傍晚,李扬正在海边散步,手机突然响起。来电显示是戛纳组委会的号码,他心里咯噔一下,按下接听键。
“李导,恭喜您。” 对方的法语带着礼貌的笑意,“组委会正式邀请您参加明天的闭幕式。”
挂了电话,李扬站在沙滩上,看着海浪一遍遍冲刷礁石。张松文不知何时走到他身边,递来一瓶啤酒。
李扬对他说道:“松文哥,好好准备下明天走红毯,你说不定能拿个最佳男演员。”
“那得好好准备。” 张松文碰了下他的酒瓶,笑了:“要是真拿奖,我请您去我老家吃潮汕牛肉火锅。”
闭幕式当晚的红毯比开幕式更加璀璨。
李扬穿着定制的中山装走在红毯上,看到张一谋正和昆汀拥抱,两人不知在说些什么,笑得格外开心。
张蔓玉经过他身边时,低声说:“刚才听评审团的朋友说,你们的电影分数在商业片里最高。”
颁奖礼开始后,李扬的心一直悬着。
主持人用法语和英语交替念着奖项名称,聚光灯在各个入围者脸上来回移动。
时间来到主竞赛单元,首先颁发的是最佳剧本奖,当颁奖嘉宾念出 “《如像一般》” 时,李扬看到后排的《如像一般》剧组欢呼着拥抱在一起。
坐在旁边的王佳卫轻轻点头:“这个剧本我看过,结构很精巧,拿奖不意外。”
紧接着是最佳女演员奖,大屏幕上依次闪过入围者的片段。
当张蔓玉在《清洁》中崩溃哭泣的镜头出现时,李扬听到身边的巩丽轻声说:“她这段表演太有力量了。”
果然,颁奖嘉宾拆开信封笑道:“获得最佳女演员的是 —— 张蔓玉,《清洁》!”
张蔓玉穿着银色礼服走上台,流利的法语致辞赢得满堂彩。
她下台经过李扬身边时,特意停下脚步:“恭喜你,李导,《活埋》很出色。” 李扬连忙起身祝贺:“实至名归,您的表演一直是我们的榜样。”
当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念到张松文的名字时,他甚至比自己入围还要紧张,因为他知道这次的最佳男主角,原本应该是那个12岁的樱花男孩。
颁奖嘉宾拆开信封的瞬间,全场安静得能听到心跳声。
“获得最佳男主角的是 ——《活埋》,张松文!”
张松文几乎是被李扬推上领奖台的,接过奖杯时,他对着话筒说:“这个奖最应该感谢的是李导,是他让我相信,一个人的独角戏也能震撼世界。”
李扬用力鼓掌,眼眶有些发热。
接下来颁发的评审团大奖,主持人念出 “土耳其导演努里?比格?锡兰” 时,这位络腮胡导演激动地挥舞着拳头,他的团队成员互相抹着眼泪。
张一谋拍了拍李扬的肩膀:“锡兰的镜头语言很独特,有空可以看看他的《远方》。”
李扬点点头,心里清楚接下来的金棕榈奖竞争激烈。
张松文已经获得了最佳男主角,戛纳很少给一部电影两个奖项,他渐渐放下期待,准备等颁奖礼结束就飞回洛杉矶。
直到最佳导演奖的提名环节,昆汀亲自上台颁奖。这位以狂放着称的导演难得正经起来,对着话筒说:“今年有位导演用一个场景、一位演员,拍出了比战争片更残酷的人性。他证明了电影的力量不在于预算,而在于想象力。”
他拆开信封,故意停顿了三秒,然后大吼:“李扬!《活埋》!”
李扬愣在座位上,还是韩三坪推了他一把才反应过来。走上领奖台的路仿佛格外漫长,他接过奖杯,看到台下的张一谋正竖起大拇指,徐科在拼命鼓掌,张松文的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感谢戛纳,感谢评审团,感谢我的团队,感谢我的老师,田状状导演,同时也感谢我的母校,京都电影学院。”
李扬的声音有些沙哑,“其实拍《活埋》时,我总在想,电影到底是什么?现在我明白了,电影是黑暗中的一束光,哪怕只有打火机那么亮,也能照亮人性。,我还不到20岁,是戛纳给我了这么大的肯定,谢谢!”
台下再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张蔓玉、梁朝韦等人纷纷起身致意,整个颁奖厅里,华夏电影人的身影在灯光下格外耀眼。
当迈克尔?摩尔的《华氏 911》获得金棕榈的消息传来,这位纪录片导演拿着奖杯在台上大声抨击时政,台下掌声与嘘声交织。徐科凑到李扬耳边:“这种充满争议的作品拿金棕榈,倒是符合戛纳的脾气。”
颁奖礼结束后的庆功宴上,各国记者围着李扬拍照。
他举着奖杯和张松文、韩三坪合影时,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温自仁发来的消息:“李导,恭喜您获得戛纳最佳导演,您什么时候回来,我去机场接您!”
陈铠歌正对着《无极》的分镜稿蹙眉,助理递来的报纸头版 “李扬戛纳封帝” 字样刺得他眼疼。
他指尖敲着桌面:“这小子,还是有点东西的,用个棺材板拍出的东西,竟比大制作更得人心。” 说罢将报纸推到一边,却又忍不住瞥了眼副标题 “19 岁的最佳导演”,喉结动了动,心想“我拿得可是国内唯一的金棕榈奖”。
田状状在电影学院的办公室里,拿着报纸看。学生来请教问题时,他突然说道:“看见没?电影的魂不在场面!要看怎么把一个故事讲好,好好学学你们的学长。”
第二天清晨,当国内媒体铺天盖地报道 “李扬成戛纳最年轻华夏最佳导演” 时,他已经坐上了飞往芝加哥的航班。飞机穿越云层时,李扬看着舷窗外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