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成这么一讲,我倒觉得周瑜确实不简单,为何历史对他的评价不高?”
“是,二十四岁就功成名就,还娶了三国美女小乔,人生圆满,何必还要眼红别人?”
“确实,诸葛亮有什么了不起?值得去羡慕吗?”
“现在想想,李成说得对,都这么成功了,还羡慕谁?哪怕是诸葛亮又如何?他有周瑜的成就吗?”
“支持男神!我们相信你,你绝不是信口雌黄!”
“没错,谁说历史不会出错?我觉得你的观点才站得住脚。”
网络上的谩骂声逐渐减弱,稍有理智的人都看得出李成的说法并非毫无依据。
况且周瑜迎娶小乔是事实,历史也从未否认他的才能——若非如此,他又怎能赢得三国佳人的青睐?一时间,众人对李成和周瑜的印象有所改观。李成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史可查。
李成说到此处,直播间的氛围明显缓和许多。
尤其是节目组众人,悬着的心总算稍稍放下。
显然,网络争议减少了许多,只要观众情绪不再激烈波动,事情就能平稳收场。毕竟这次 ** 闹得太大,说不定文化部门正密切关注着。
见事态平息,节目组暗自松了口气,默默祈祷李成别再语出惊人。
然而,李成的话仍在耳边回响,网友的心情依旧难以平复。
他们难以接受周瑜的形象与认知截然不同——若是一个好人变得更优秀,或许无人在意,但周瑜在《三国演义》中本是衬托诸葛亮的配角,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了令人羡慕的完美角色。
尤其对诸葛亮的粉丝而言,一个曾被主角碾压的“炮灰”,突然成为高不可攀的标杆,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尽管事实摆在眼前,即便他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也掩盖不了他心胸狭窄的本质:这是不争的事实!网络上的讨论再度升温,网友们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原着中周瑜本就是用来凸显诸葛亮神机妙算的陪衬角色,书中从未将他塑造成完美无缺的形象。
因此,无论李成如何美化周瑜的成就,在公众认知里,他始终是那个器量狭小的人物——毕竟事业成功与品格高尚并不能画等号。李成的论述充其量只能证明周瑜有过人之处,却无法洗白他的负面评价。大众对周瑜的固有印象,终究以贬义居多。
想要扭转世人根深蒂固的认知,绝非李成几句辩白就能实现。历史评价早已定型,人们对周瑜的刻板印象已成共识。
\"那又怎样?你只能证明他事业成功,跟人品好坏有什么关系?\"
\"就是!最后被诸葛亮气死难道不是咎由自取?\"
\"成功人士多了去了,心胸狭窄照样是铁打的事实。\"
\"说破天也改变不了史实,顶多证明他有点本事。\"
\"完全同意!周瑜谁不知道?再厉害不还是诸葛亮的垫脚石?\"
\"公认的配角命,被气死这事洗不白!\"
多数网友坚持传统认知。在历史叙事中,周瑜本就是用来衬托诸葛亮光辉的配角,这导致公众对其观感始终不佳。即便如李成所言,周瑜二十四岁就功成名就,成为人生赢家,也抹杀不了他性格缺陷的事实。
争论愈演愈烈,各方观点激烈碰撞。这时李成话锋突转:\"现在肯定有男同胞要骂他小肚鸡肠!但史料记载的周瑜其实胸襟宽广。刘备评价他'器量恢弘',蒋干称其'雅量高致'——这两位都是同时代人物。就连诸葛亮作为刘备军师,其评价也佐证了周瑜的宽厚。所谓气量狭小纯属污蔑!\"
听众们陷入困惑。若周瑜真如此大度,又怎会被诸葛亮三言两语气死?这个矛盾让众人一时难以判断。既然无法定论,人们只好继续听李成往下分解。
众人已被李成的观点深深吸引,或许大家对周瑜确实存在误解。
李成并未关注网友留言,继续阐述道:\"必然有人质疑我的说法,但这些内容皆有史可据。请查阅正史记载,而非文学演绎——演义本质是经过艺术加工、掺杂作者主观情感的创作体裁。\"
\"尤其《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作为明代文人,其创作立场值得深思。自古文武相轻,文人鄙夷武将粗鲁,武将轻视文人空谈。周瑜作为东吴名将,恰与文人群体形成天然对立,这便解释了为何他在演义中被刻意贬低。\"
说到此处李成适时收声,留给听众思考空间。他相信理性之人自会明辨——这些基于史实的论述经得起推敲,稍有史学常识者都能理解其合理性。
现场听众陷入沉思。李成逻辑严密、论据充分的阐述令人无从辩驳。网络上也涌现认同之声,毕竟具备 ** 思考能力的观众不在少数。这番鞭辟入里的分析,让越来越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这段历史认知。
众人纷纷查阅资料,想验证李成言论的真实性。历史研究者们也开始重新思考。
\"资料证实李成的观点没错,周瑜确实胸襟宽广,连刘备都给予高度评价。\"
\"文武相轻自古有之,负面评价在所难免,这点史料有明确记载。\"
\"没想到李成说得这么准!我刚查完资料,确实如此。\"
\"原来我们一直用罗贯中的视角看周瑜,却忽略了真实历史。\"
\"太专业了!连很多历史学者都未必知道这些细节。\"
网友们在查证后都对李成肃然起敬。原先的误解烟消云散,大家意识到自己一直被固有观念误导,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历史人物。
\"历史 ** 需要亲自考证,不能人云亦云。\"李成的话点醒了众人。文人笔下的记载未必客观, ** 思考才能接近 ** 。
\"最后送大家一首词作为结尾。\"李成的话让观众精神一振。联想到他在影视学院的表现,众人都期待着他的新作。
\"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献给大家。\"
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 ** 人物\"的词句响起时,直播间瞬间沸腾。气势磅礴的词作让所有人震撼不已,弹幕如潮水般涌来。
\"听得我热血沸腾!\"
\"词中美景让我彻底改变了对周瑜的看法!\"
观众们沉浸在词作的意境中,对李成的钦佩之情久久不能平静。
\"人生如幻,举杯独敬江月,这词写得绝妙,令人心潮澎湃!\"
\"不愧是我偶像,当初我就坚信他的观点,如今果然应验了。\"
\"确实如此,偶像既然选择这么做,必然有其深意,我们永远支持你!\"
\"这首词简直是为周瑜量身定制的,如此盖世英豪,实在不该被《三国演义》误导。\"
\"没错,评价历史人物应当以史实为准,而非演义小说。\"
网友们都被李成的言论深深震撼,不仅为他的观点折服,更重新认识了周瑜这位历史豪杰。
众人对李成的钦佩之情无以复加。他敢于直言,不畏世俗眼光与批评。
** 就是 ** ,即便众口一词也未必正确。正因缺少像李成这样敢作敢为之人,许多历史英雄才会被今人误解。
\"今天的直播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支持!\"
李成向镜头鞠躬致意后,便结束了直播。
直到他宣布下播,观众们才如梦初醒。虽然明知是网络直播,大家仍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随后才反应过来,转而疯狂发送弹幕表达敬意。
直播间瞬间被铺天盖地的赞美之词淹没,弹幕多到系统几近卡顿。现场工作人员同样激动万分,高呼着李成的名字,内心充满震撼。
这位传奇人物再次创造了奇迹,完成了世人眼中不可能完成之事。
(深夜更新,恳请支持!)
\"李导您实在太厉害了!现在全网都在夸赞您呢!\"
\"就是,再也没人指责我们歪曲历史了\"
\"我早就说过李导能搞定,您就是我的榜样!\"
\"李导,您处理难题的能力真让人佩服\"
\"太好了,《龙国宝藏》终于不用被 ** 了!\"
节目组同事们围着李成,个个兴奋得语无伦次。原本棘手的问题,竟被他轻松化解。之前大家还提心吊胆,生怕心血之作遭下架,现在总算能松口气了。
李成在直播间的精彩发言有理有据,完全经得起历史考证,难怪能说服这么多观众。要不是顾及导演身份,同事们真想把他高高抛起——这位解决问题的本事实在太强了。
\"大家别担心,《龙国宝藏》是我的项目,出了问题自然由我负责。\"李成微笑着安抚众人。这场直播过后,应该不会再有人质疑节目歪曲历史了。
《李成品周瑜》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起初持怀疑态度的观众,看到最后都不禁鼓掌叫好。李成的论述鞭辟入里,引发强烈共鸣。不少网友甚至主动查阅史料为他佐证,确认周瑜确实是位英雄豪杰。
正如李成所言,文人墨客难免对武将存有偏见,这些带有主观色彩的记载,本就不能作为评判历史人物的唯一依据。必须结合真实史料,才能还原历史 ** 。
没等粉丝们行动,路人们就纷纷为李成点赞,列举各种证据支持他的观点。不过在一片赞誉声中,仍有黑粉上蹿下跳,企图混淆视听。他们好不容易抓住所谓\"把柄\",自然不肯轻易罢休,又在网络上掀起新一轮 ** 。
\"李成未免太自大了吧?他凭什么擅自评价历史人物?\"类似的质疑声再度出现。
\"单凭他一张嘴能说明什么?照这么说,岂不是人人都能当历史学家了?\"
\"太儿戏了吧,随便几句话就想 ** 历史定论?\"
\"没错,历史需要严谨考证,不是谁想改就能改的,他以为自己是史官吗?\"
\"李成的说法漏洞百出,他既非历史亲历者,凭什么擅自篡改史实?\"
黑子们信誓旦旦,仿佛手握铁证。好不容易逮到机会,自然要狠狠踩上一脚。
但这次网友非但没被带节奏,反而将黑子骂得狗血淋头,纷纷站出来力挺李成。先前《龙国宝藏》确实存在篡改历史的问题,才让黑子有机可乘。如今李成拿出实证,谁还会上当?
\"这群跳梁小丑又出来作妖,纯属找骂!\"
\"谁说李成没做考证?现在多少学者都在为他背书!\"
\"结果都明摆着了还死缠烂打,刷存在感是吧?\"
\"往死里怼!这些红眼病就见不得人好!\"
\"闲得蛋疼!真当大家还会被你们忽悠?\"
网友火力全开,见一个喷一个。最终黑子们被骂得集体噤声——本就理亏,哪还敢对线?
不过总有头铁的,秉承\"生命不息碰瓷不止\"的精神,继续在网上兴风作浪。就在战况胶着时,某大V突然下场。众人原以为是扬幂——毕竟夫妻帮腔很正常。
谁知竟是名不见经传的徐志文!网友起初以为是蹭热度的——毕竟李成周瑜正当红,想分流量的人不少。可看到官方认证的\"大历史教授\"标签时,所有人都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