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行川的灵光萦绕在灵脉树的核心,感受着同盟日益壮大的脉动——加入的部族已逾十支,风漠族的漠莲草、南方“雨林族”的缠灵藤、北方“雪域族”的冰灵花,各族灵脉的独韵如溪流汇入江海,让同盟灵脉愈发丰盈,却也渐渐显露出一丝隐忧:繁乱的独韵在灵脉核心交织,竟让无界灵枝的同源灵光微微涣散,灵脉树的主干出现了一道极细的裂纹,心印中传来无界灵镜的持续预警。
“陆先生,灵脉树核心灵气紊乱!”小阿木与禾苗带着各族首领赶到,脸上满是凝重,“我们尝试用各族独韵灵物调和,却反而让裂纹扩大,繁乱的独韵像是在争夺核心灵气,根本无法凝聚。”
陆行川的灵光顺着灵脉树主干流转,轻抚那道细裂。他能清晰感知到,问题不在于独韵本身,而在于缺少一个能统摄万韵的“同源核心”——就像双灵酒需要灵脉泉与共生芽的双韵为基,如今同盟独韵繁多,却没了一个能让所有独韵围绕的根基,导致万韵失序,扰了同源本源。
“取《灵脉同盟志》手稿、旧陶勺,再集齐各族最纯粹的独韵灵核——灵枢山的泉露结晶、青禾谷的凝醇叶芯、岩风族的护脉石核、泽莲族的灵莲心、溪月族的活玉髓、风漠族的漠莲籽、雨林族的缠灵藤芯、雪域族的冰灵花露。”陆行川的灵光化作一道温润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繁韵扰核,非去独韵,乃铸同源之印,让万韵围绕核心共生,如星辰拱月,如溪流归海。”
小阿木立刻明白:“您是说,要以最初的同源根基为核心,将各族独韵灵核融入其中,铸一枚‘同源主印’,统摄同盟灵脉?”
“正是。”陆行川的灵光掠过旧陶勺,勺身泛起淡蓝与淡绿的本源灵光,“这把陶勺藏着灵枢山与青禾谷的初始同源,《灵脉同盟志》记录着同盟的初心,二者为印基;各族独韵灵核为印纹,既显独韵,又归同源。”
铸印之事刻不容缓。各族立刻献上独韵灵核,小阿木捧着《灵脉同盟志》手稿,将其灵气注入旧陶勺;禾苗则按照陆行川的灵光指引,在灵脉树核心旁搭建“同源铸印阵”,用无界灵枝的枝干作为阵梁,以同源灵液为阵基,将各族独韵灵核按方位摆放。
陆行川的灵光化作一道凝练的灵气束,贯穿陶勺与手稿,轻声念道:“以初始同源为基,以各族独韵为纹,以同盟初心为魂,铸同源主印,定万韵根基!”
话音落,铸印阵忽然亮起璀璨光芒。旧陶勺的本源灵光与手稿的初心灵气相融,化作一枚莹白的印坯;各族独韵灵核纷纷飞起,按序嵌入印坯——灵枢山的泉露结晶化作印顶的清润宝珠,青禾谷的凝醇叶芯化作印身的绿纹,岩风族的护脉石核化作印侧的刚劲纹路,泽莲族的灵莲心化作印底的柔婉水纹……十支部族的独韵灵核,在印坯上化作交织却不杂乱的纹路,最终汇聚于印柄,凝成“独韵同源,万韵和鸣”八个灵纹。
就在主印即将成型之际,灵脉树的裂纹忽然扩大,一股紊乱的独韵灵气猛然冲出,撞向印坯!陆行川的灵光立刻化作屏障,却也被震得微微涣散——这是繁韵失序后的反噬,若不能稳住,铸印功亏一篑。
“用《同源守护曲》稳住灵脉!”禾苗当机立断,取出竹笛,各族擅长音律的族人纷纷加入,笛声、琴声、吟唱声交织,带着各族独韵的韵律,却又透着同源的和谐,顺着铸印阵流淌,安抚着紊乱的灵脉。
小阿木则举起《灵脉同盟志》,将自身灵气与各族首领的灵气汇入其中,高声诵读:“灵脉本无界,同源皆为亲……无界者,万韵和鸣;同源者,殊形共生!”
手稿的灵气瞬间暴涨,与旧陶勺的本源灵光紧紧相拥,印坯上的各族独韵纹路忽然亮起,形成一道闭环,将紊乱的独韵灵气牢牢锁住,再缓缓牵引着融入印中。陆行川的灵光趁机发力,将所有灵气凝聚于印坯,一声清越的鸣响过后,同源主印终于成型——印身莹白,缀满各族独韵纹路,印顶宝珠泛着本源灵光,印底刻着无界灵枝的图案,握在手中,既能感受到各族独韵的鲜活,又能体会到同源根基的沉稳。
小阿木捧着同源主印,走到灵脉树核心旁,将印轻轻按在裂纹之上。主印的灵光顺着裂纹流淌,灵脉树的主干立刻停止震颤,裂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无界灵枝的同源灵光重新凝聚,比以往更加璀璨,各族独韵纹路在灵枝上有序排列,如众星拱月般围绕着核心灵光。
陆行川的灵光在主印上流转,心中满是圆满。这枚主印,既是同盟初心的凝结,也是独韵同源的具象,它没有抹杀任何一支部族的独特,却为所有独韵找到了归依的根基,就像当年的双灵酒,双韵共生,缺一不可;如今的同盟,万韵同源,繁而不乱。
此后,同源主印被供奉在灵脉树旁的合欢亭中,成为同盟的最高信物。各族议事时,需由主印见证;新部族加入时,需将其独韵灵核融入主印;灵脉出现异动时,主印便能自动牵引各族独韵,稳固同源根基。
陆行川的灵光依旧萦绕在灵脉树与主印之间,他看着新加入的部族对着主印宣誓,看着学子们捧着《灵脉同盟志》,在主印前领悟“万韵和鸣”的真谛,看着小阿木与禾苗用主印化解一次又一次的灵脉小乱——有时是雨林族的缠灵藤过于旺盛,抢占了其他灵植的灵气,主印便牵引其独韵,与泽莲族的灵莲心调和;有时是雪域族的冰灵花寒气过盛,冻结了局部灵脉,主印便引灵枢山的泉露结晶,温润其独韵。
岁月流转,灵脉树长得愈发粗壮,无界灵枝延伸出无数分枝,每一分枝都对应一支部族,枝上的叶片既藏着该族的独韵纹路,又连着核心的同源灵光。同盟的疆域不断扩大,却始终繁而不乱,各族灵脉的独韵在同源主印的统摄下,相互补充,彼此成就,灵脉的灵气也愈发纯净丰盈。
陆行川的灵光渐渐与灵脉树、同源主印融为一体,他不再是单独的守护之力,而是化作了同盟灵脉的本源根基,化作了独韵同源的永恒法则。他能看到,灵枢山的双灵酒瓮依旧陈化着,酒液中不仅有最初的双韵,还融入了各族独韵的微末气息,成了真正的“万韵醇酒”;他能看到,旧陶勺被供奉在主印旁,勺身的本源灵光与主印的灵光交织,成为同盟初心的永恒见证;他能看到,《灵脉同盟志》的手稿被抄录成册,传遍每一个部族,让“独韵同源”的理念代代相传。
在每一个灵脉合欢日,当各族族人齐聚灵脉树下,当同源主印的灵光洒满山谷,当《同源守护曲》的歌声响起,他们都会感受到一股深沉而温润的力量——那是陆行川的初心,是灵枢山与青禾谷的相遇,是所有部族的携手,是独韵同源、万韵和鸣的永恒守护。
而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也将在同源主印的光芒下,在灵脉树的滋养中,在一代又一代“灵脉人”的传承里,永远续写下去,直至灵脉永续,天地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