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脉学堂的晨课刚讲到“灵脉母根的重要性”,户外突然传来一阵惊呼——原本郁郁葱葱的灵脉草圃,竟在短短一炷香内变得枯黄,草叶根部渗出淡淡的灰黑色汁液,连土壤都泛着死气。小阿木第一个冲出去,灵脉哨子贴在地面,暖光瞬间变得黯淡,哨音里满是急促的共鸣:“是灵脉母根!地下的母根在枯萎,灵气传不上来,草圃才会变成这样!”
陆行川赶到草圃时,地面已出现细小的裂缝,用镇渊杖探入土壤,能清晰感受到地下灵脉的滞涩——往日奔腾的灵气,此刻像枯竭的溪流,缓慢又微弱。衡灵佩在腰间发烫,佩身光纹朝着大荒地底延伸,还缠着一丝枯槁的气息:“灵脉母根是所有灵脉的源头,藏在‘地脉渊’深处,一旦枯萎,整个大荒的灵脉都会断流,比任何一次危机都严重!”
守渊族老者翻出《灵脉秘典》,手指重重按在地脉渊的地图上:“秘典记载,母根靠‘地脉泉’滋养,泉眼旁有‘守根阵’保护。现在母根枯萎,肯定是守根阵被破坏,‘枯根虫’钻进了母根内部,啃食根须,吸干灵气!”
众人赶到地脉渊入口时,往日泛着莹白灵光的入口,此刻竟被一层灰黑色的枯土堵住,敲开枯土,里面的地脉通道干燥得裂开纹路,连壁上的灵脉结晶都失去了光泽。“枯根虫怕火和风雷灵气!”老巫医掏出一枚燃烧的“焚灵符”扔进通道,符火照亮处,能看到壁上爬着无数芝麻大小的黑虫,一遇火就蜷缩成球,化作灰烬,“但母根内部的虫巢,只能靠灵核的灵光才能彻底清除,普通火焰会伤到母根!”
林风带着羽族射手在入口搭建“风雷阵”,箭尖的电光连成一片,形成一道灼热的光帘,凡是试图逃出通道的枯根虫,都被电光烧成飞灰;守渊族老者则在入口画出“引灵阵”,淡金的符文引导地面残留的灵气,注入地脉通道,暂时延缓母根的枯萎速度;老巫医和阿渊留在入口,准备“护根膏”,等清理完虫巢,用来修复母根的根须。
“我和小阿木下去!”陆行川握紧镇渊杖,灵核的莹白灵光在杖尖凝聚,“小阿木的哨子能感应母根的灵气流向,帮我找到虫巢位置,还能护住我们不被枯根虫咬到。”
地脉通道深处越来越暗,只有镇渊杖的蓝光和哨子的暖光提供照明。走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看到地脉泉——泉眼已干涸,泉边的灵脉母根像枯萎的巨树,原本莹白的根须变得灰黑,根部缠着一团篮球大小的黑虫巢,无数枯根虫正从巢里爬出来,钻进母根内部。
“虫巢在吸地脉泉的灵气!”小阿木的哨音陡然拔高,暖光指向虫巢中心,“那里有只‘虫后’,只要杀了它,其他枯根虫就会失去活力!”
陆行川立刻将灵核灵光尽数注入镇渊杖,蓝光化作一把细长的光刃,小心翼翼避开母根的健康根须,精准刺向虫巢中心——“滋啦”一声,虫巢瞬间被灵光包裹,里面传来虫后的尖鸣,黑虫们像没头的苍蝇,四处乱撞,却被暖光形成的屏障拦住,最终一一化为灰烬。
清除完虫巢,陆行川掏出护根膏,小心涂抹在母根的受损处,膏体接触根须后,灰黑的部分渐渐泛出淡绿,地脉泉眼也重新渗出清澈的泉水,顺着母根的根须蔓延,注入地下灵脉。小阿木的哨子贴着母根,暖光与母根的灵气共鸣,引导泉水均匀滋养每一根根须,原本滞涩的灵脉,终于重新变得通畅。
回到地面时,草圃的灵脉草已重新泛出翠绿,土壤的裂缝渐渐愈合,地脉渊入口的灵光也恢复了往日的莹白。守渊族老者在入口建立了“母根守护阵”,用四族灵气加固,防止枯根虫再次入侵;学堂的学生们则跟着阿渊,在草圃周围种下“防虫灵脉花”,这种花能散发驱赶枯根虫的香气,成为母根的第一道防线。
当天傍晚,四族在地面渊入口设立“地脉守护站”,由四族精锐轮流驻守,每月深入地脉渊检查母根状态;灵脉学堂新增“母根养护”课程,小阿木成了主讲,教孩子们用哨音感应母根灵气,识别枯根虫的早期迹象——他的哨音能提前三天预警虫患,成了母根最好的“守护信号”。
夕阳下,地脉泉的灵气顺着母根蔓延,与地脉渊、印记圣殿、共生祭坛等所有灵脉节点连成一片,大荒的灵脉终于形成了从“源头母根”到“地面节点”再到“高空灵云”的完整守护网络。陆行川站在草圃旁,看着学生们小心翼翼呵护灵脉草,衡灵佩的光纹莹白通透,与母根的灵气完美共鸣,连他灵脉深处最后一丝暗伤,都在母根灵气的滋养下彻底愈合。
灵脉学堂的钟声顺着地脉传来,与母根的脉动、泉眼的流淌声、学生的欢笑声交织。陆行川握紧镇渊杖,心里清楚:灵脉的守护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从母根到每一株灵脉草,从四族长老到学堂孩童,每一个人都是守护者。只要这份守护的信念永远传承,大荒的灵脉就会永远奔腾,永远滋养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