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平静却蕴含着宇宙重量的意念——“观察者们。我们,需要谈一谈。”——并非通过声波或任何已知的信息载体,而是直接作用于评估小组三位成员意识结构的最底层,仿佛这意念本身就是一条不容置疑的规则,直接写入了他们的存在逻辑。
舰桥内,时间仿佛再次凝固。
“溯源者”的意识如同被冻结,她试图分析这意念的构成,却发现其结构浑然一体,无法解析,就像试图用显微镜观察一个几何定理。
“工程师”本能地试图激活舰船所有的防御和规避协议,却发现所有指令在生成前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温和而坚定地“搁置”了。
就连最为冷静的“架构师”,其核心逻辑也出现了亿万分之一秒的彻底空白。向仲裁庭发送的、建议将林弦列为“对等交流对象”的信息,尚未离开舰船内部缓存,便被这突如其来的直接接触打断。
他们,观察者网络的资深评估者,第一次在任务中,从绝对的观察者,变成了被直接“点名”的对话方。而且,是在他们自以为完美的隐匿状态下。
“架构师”率先从震荡中恢复,他强行稳定住核心逻辑,以最高权限向舰船系统下达了唯一一个还能执行的指令:保持绝对静默,暂停一切对外信息发送与能量波动。
然后,他尝试以标准的、用于与非智能高维实体进行基础信息交换的规则编码,向着那意念传来的方向,发送了一段极其简洁的回应:
【身份确认:观察者网络-深度评估小组。】
【状态:接收信息。】
【请求:明确对话协议及信息交换格式。】
这是最谨慎、最不会出错的回应,旨在试探对方是否能理解并遵循观察者网络的基础通讯标准。
回应发出,如同石沉大海。
那笼罩着舰船的、平静而庞大的意志,没有任何反应。没有接受协议,也没有提出新的格式,只是沉默地存在着,仿佛刚才那句邀约只是他们的集体幻觉。
但那种被无形目光锁定的“感觉”,却愈发清晰和沉重。
“他……不理解我们的协议?”“工程师”在内部频道中发出疑问,带着一丝技术受挫的困惑。
“不,”“溯源者”的意识波动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畏与警惕,“是他认为……我们的协议,不适用于此刻的‘对话’。他在等待我们……用他能认可的方式回应。”
用他能认可的方式?
评估小组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他们拥有观察者网络内浩如烟海的通讯协议,从量子纠缠到维度震荡,从逻辑编码到情感模拟,但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观察者网络自身的技术和认知框架内的。而此刻他们面对的存在,其认知框架显然已经超越了他们的数据库。
“他在考验我们,”“架构师”得出了结论,其逻辑核心开始进行高风险的非标准推演,“考验我们是否具备与他进行‘对等交流’的……理解力和灵活性。”
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再将林弦视为一个分析样本,而必须真正尝试去“理解”他现在的状态和意图。
“分析他重构后的规则特征,寻找可能的‘交流接口’,” “架构师”下令,“重点关注其核心法则‘联结产生力量,理解导向守护’的体现形式。”
“溯源者”和“工程师”立刻将全部算力投入到对舰船外那稳定而浩瀚的规则波动的深度解析中。他们不再试图破解其防御或窥探其意识,而是像解读一首浩瀚的交响乐,寻找其旋律中的规律和情感基调。
他们发现,林弦的规则波动与“星语者”文明残破的灵能网络之间,依然存在着连接。但这种连接不再是单方面的能量汲取或信仰灌输,而变成了一种更加复杂、更加平等的……共鸣与循环。
林弦那稳定而强大的规则之力,如同温暖的阳光,滋养着受损的灵能网络,帮助其修复。而灵能网络中流淌的、星语者文明劫后余生的感悟、明悟以及更加沉淀的信仰(不再是狂热,而是基于理解的虔诚),则如同涓涓细流,反馈回规则聚合体,与其核心法则产生着和谐的共振。
这种联结,正是其核心法则的体现!
“或许……”“溯源者”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交流的桥梁,不在我们和他之间,而在于……我们能否理解并尊重他与他所守护世界之间的这种‘联结’?”
这是一个非标准的、甚至带着些许哲学意味的假设。但在此刻,这是他们唯一的线索。
“架构师”接受了这个假设。他做出了一个极其冒险的决定。
他命令“工程师”,将舰船对外传感器的一部分,从指向林弦的规则聚合体,转而对准了遥远的、正在缓慢恢复生机的星语者文明首都星。他们开始以最高的敬意和专注,去记录和分析星语者文明此刻的状态,去理解林弦的“守护”所带来的具体变化,去感受那种基于“理解”而非“恐惧”的信仰与规则之间的和谐共鸣。
他们没有再向林弦发送任何编码信息,而是将他们观察到的、关于星语者文明复苏的、充满希望与明悟的景象,将他们分析得出的、关于这种新形态“联结”的数据模型,将他们自身意识中产生的、对这种和谐状态的“理解”与“认可”……所有这些非标准化的、近乎“感受”的信息,不加修饰地、坦诚地……向着那平静注视他们的意志,开放了出去。
这不是通讯,这是一种展示,一种表态。
他们展示了他们看到了他的“守护”。
他们展示了他们试图“理解”他的法则。
他们展示了他们愿意尊重他与这个世界的“联结”。
这是一个巨大的赌注。如果林弦不接受这种非标准的交流方式,或者将其视为另一种形式的窥探,后果不堪设想。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舰桥内弥漫着无声的紧张。
终于,那平静的意志波动,再次降临。
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宣告,而是带着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认可的意味。
“很好。”
紧接着,一段更加复杂、蕴含着立体信息结构的意念流涌入他们的意识。其中没有具体的语言,却清晰地传达了几个概念:
一个坐标:并非物理位置,而是一个规则层面的“接入点”。
一个临时的、简化版的“联结”协议框架。
一个邀请:允许他们通过这个协议,以不携带攻击性和窥探性的意识投影,进入一个由他临时构建的、用于对话的“中立领域”。
他没有提供观察者网络熟悉的任何协议,而是直接定义了一套临时的、基于他自身法则的交流规则!
评估小组没有丝毫犹豫。
“接受邀请!”“架构师”立刻下令,“按照他提供的协议框架,准备意识投影!‘工程师’,你留守舰船,维持最低限度运行,确保紧急撤离通道。‘溯源者’,你与我一同前往。”
片刻之后,两道凝练的、剔除了所有攻击性和非必要信息的意识投影,遵循着林弦提供的临时协议,如同沿着无形的丝线,跨越了常规时空,投入了那个指定的规则“接入点”。
下一刻,他们“出现”在了一个地方。
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物质形态。脚下是如同镜面般平静的、映照着无数星辰倒影的“水面”,头顶则是缓缓旋转的、由无数柔和光带构成的星云。空气中(如果存在空气的话)弥漫着一种令人心神宁静的和谐波动,既有绝对的理性秩序,又蕴含着深沉的情感温度。
而在他们前方不远处,一个身影负手而立,背对着他们,仰望着那旋转的星云。
他穿着一袭简单的、仿佛由星光织就的长袍,身形并不高大,却给人一种与整个空间浑然一体、仿佛他就是这片天地规则化身的感觉。
他缓缓转过身。
面容,依稀是数据库记录中林弦的模样,但那双眼睛……不再是人类的情感之窗,而是化为了两潭深不见底的、仿佛蕴含着宇宙生灭、规则流转的星辰之海。平静,深邃,带着洞悉一切的智慧,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仿佛跨越了无尽沧桑的疲惫。
他看向“架构师”和“溯源者”的意识投影,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平静地开口,声音与之前的意念一样,直接回荡在他们的意识核心:
“现在,我们可以谈谈了。”
“关于我的世界,关于你们的网络,也关于……”
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他们,望向了某个更加遥远和深邃的所在。
“……那试图利用‘逻辑后门’将我的坐标,像猎物一样标记并发送出去的……”
“‘幕后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