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的山洞内,林弦清点着此次“行动”的收获。八块下品灵石,一些基础符材和药材,以及最重要的——关于传统炼气期修士战斗模式的宝贵一手数据。
“威胁暂时清除,资源得到补充。可以开始下一阶段的核心研究了。”
他的目光投向了修仙界最为根深蒂固的概念——灵根。
原主是“驳杂不堪”的五灵根,被认为是修行路上的绝症。但通过“量子隧穿效应”成功引气入体,以及后续对灵气波粒二象性的观测,林弦对“灵根”有了全新的猜想。
“灵根,并非某种玄学的‘资质’,更像是一种天生的‘能量共振滤波器’或‘特定频段接收器’。”他在本子上写下假设。
“单灵根,意味着只对某一狭窄频段的灵子有高共振效率。多灵根,则意味着共振频带较宽,但每个频段的接收效率都较低,且不同频段灵率可能相互干扰,导致事半功倍。”
“那么,如果我能人造一个‘万能共振器’,或者一个‘高效能多路复用接收器’,是否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多灵根资质低下的问题?”
这个想法极为大胆,堪称逆天。但林弦认为,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项目立项:【林弦通用型灵根模组】研发。
实验场地依旧是这个简陋的山洞。林弦以自身丹田为实验室,以自身经脉和精神力为实验工具,开始了极其危险的探索。
他首先尝试构建一个复杂的傅里叶变换灵力回路,试图将涌入的混合灵气在丹田入口处就直接分解成不同频率的分量,再分别引导至不同的“虚拟灵根”进行处理。
第一次尝试,灵力回路过于复杂,在构建到三分之一时发生能量紊流,导致小范围经脉灼伤。林弦面不改色,吞下一小片熏肉补充能量,记录下失败数据,开始调整模型。
第二次,他简化了回路,但“虚拟灵根”的滤波效果不佳,不同属性灵力依旧相互干扰,效率提升有限。
第三次,第四次……
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痛苦和风险。但林弦的精神如同最坚韧的合金,没有丝毫动摇。他享受着这个过程,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排除了一个错误选项,距离真理更近一步。
在经历了十七次失败后,他转换了思路。
“或许不应该是分解,而是……筛选与整合。”
他回忆起自然界中一些高效的结构,比如向日葵的种子排列、鹦鹉螺的螺旋……
“斐波那契数列……黄金分割比例……这种结构在能量接收和分布上,似乎具有某种普适的优越性。”
一个全新的构想在他脑中形成。
他不再试图分解灵气,而是在丹田入口处,用精神力引导灵力,构建一个动态的、多层次、且遵循斐波那契螺旋排布的能量筛网。
这个筛网的每一层,其“网眼”大小和能量共振频率都经过精密计算,对应着不同属性灵子的最佳捕获范围。并且,多层筛网之间形成一种协同效应,如同相控阵雷达,不仅能高效捕捉全频段灵子,还能通过调整相位,对特定属性进行聚焦增强。
构建过程极其耗费心神,需要同时维持数十个能量节点的稳定和协调。林弦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的眼神依旧锐利,手指在虚空中无意识地划动,调整着那无形的能量结构。
终于,当最后一个能量节点稳定下来,整个“斐波那契螺旋能量筛网”微微一颤,然后自行运转起来!
刹那间,林弦感觉周围的天地灵气变得截然不同!
原本对他“爱答不理”的各种属性灵气,此刻仿佛受到了无形的牵引,欢快地、争先恐后地涌入他的体内!金、木、水、火、土……各种属性的灵子被那精妙的筛网高效分离,然后井然有序地汇入不同的“通道”,最终在丹田核心被压缩、提纯,化为精纯的无属性(或者说全属性兼容)高阶灵力!
修炼速度,暴涨!
如果说他之前用优化功法修炼的速度是溪流,那么现在,就是一条奔腾的大河!
而且,他感觉到五种属性灵力在筛网的调和下,非但没有相互冲突,反而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与共生,使得他丹田内的灵力根基异常稳固。
良久,林弦缓缓收功,睁开的双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光芒。那是科学家发现新大陆时的纯粹喜悦。
“【林弦通用型灵根模组1.0】构建成功!”
“效果:全属性灵气吸收效率提升至原五灵根状态的800%,堪比甚至超越常见天灵根。灵力兼容性及稳定性大幅提升。”
他成功打破了灵根的桎梏!
从此刻起,资质,对他而言,不再是限制,而是一个可以被技术和智慧优化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