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挥赵明寻找备用据点、并开始着手将重要物资和实验设备进行转移包装的同时,林弦正式启动了代号为“盘古”的核心项目。
这个项目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就是研发【计算符箓】。
他需要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来应对可能越来越复杂的局面。无论是构建预警网络,还是未来分析更高级的功法法术,乃至破解这个世界的底层规则,都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
“这个世界的‘灵石’蕴含稳定能量,‘符纸’是良好的信息载体,‘符文’则可以构建逻辑电路……理论上,制造出这个世界的‘计算机’是可行的。”
他从最简单的开始。
目标:制造一个能够自动监测特定灵气波动并发出警报的【预警符箓】。
首先,是“硬件”。他选用质地均匀、灵力传导性好的高级符纸作为基底。
其次,是“逻辑电路”的设计。他需要实现以下功能:
1. 传感器:持续监测环境灵气波动。
2. 滤波器:识别并过滤出目标频率(例如,玄元宗基础功法的特征波动)。
3. 比较器:当目标频率信号强度超过预设阈值时,触发下一步。
4. 执行器:激发一个简单的光信号或声音信号(警报)。
林弦用蕴含灵力的朱砂,开始在符纸上“绘制”这个微型电路。
· 传感器部分,他绘制了一个环形天线状的符文,用于接收 broad spectrum 的灵气波动。
· 滤波器部分,是核心。他设计了多个Lc谐振回路(电感-电容等效符文),每个回路调谐到不同的频率,只有与目标频率匹配的信号才能通过。
· 比较器部分,他利用了一个灵力差分放大器符文组,将滤波后的信号与一个代表“阈值”的基准信号进行比较。
· 执行器部分,则连接了一个简单的【闪光术】或【蜂鸣术】符文。
整个过程极其复杂,对精神力的微操要求极高。任何一条线路的宽度、弧度,任何一个符文节点的角度稍有偏差,都会导致整个电路失效。
林弦失败了数次。不是滤波器选择性不佳,误报频繁,就是比较器灵敏度不够,或者电路间相互干扰。
但他耐心十足,一次次调整参数,优化设计。
赵明在一旁看得眼花缭乱,他虽然完全看不懂林弦在画什么,但那繁复、精密、充满几何美感的图案,让他发自内心地感到震撼,对林弦的敬畏更深。
终于,在消耗了数十张高级符纸和大量精神力后,第一张【预警符箓·原型机】成功了!
林弦将其激活后,贴在洞口内壁。
他让赵明走到百米外,运转玄元宗基础功法。
片刻之后,贴在洞壁上的符箓,上面一个微小的节点轻轻闪烁起柔和的红光,同时发出极其微弱的、特定频率的灵力波动(只有林弦和佩戴了对应接收符的赵明能感知到)。
成功了!
这张符箓,就像一个简单的、只针对特定信号的运动传感器。
林弦看着那稳定闪烁的红光,眼中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他在实验日志上郑重写下:
“【盘古项目】第一阶段里程碑达成。”
【计算符箓·预警型】研发成功。实现了从环境信息感知到逻辑判断,再到指令执行的自动化闭环。
“下一步,研发具备更复杂计算能力的【算符】,并尝试构建小范围、节点式的【灵能传感网络(灵网雏形)】。”
“当信息可以实时、无缝传递时,传统宗门基于地域和血缘的松散组织结构,其效率将显得如同原始部落。”
“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权柄。而我将掌控两者。”
山洞外,玄元宗的巡查弟子或许还在漫无目的地寻找。但他们永远不会想到,他们试图寻找的“威胁”,正在以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悄然编织着一张覆盖世界的信息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