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横亘在试卷开篇的组合构造与数论综合题,像一头狰狞的巨兽,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气息,瞬间攫住了林晚照的全部心神。题干冗长复杂,条件嵌套纠缠,几乎是她从未接触过的类型。冷汗几乎要瞬间浸透她的后背,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鼓,震得耳膜嗡嗡作响。
完了吗?
重生以来所有的努力,无数个挑灯夜战的晚上,沈倦耐心的引导,系统的严苛任务……难道就要倒在这第一道关卡面前?恐慌如同冰冷的潮水,眼看就要将她淹没。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冰冷而清晰地响起:
【检测到宿主遭遇超高强度思维冲击,心态面临崩溃风险。建议立即使用“绝对冷静”技能。】
对!“绝对冷静”!
林晚照几乎是凭借着求生本能,在脑海中嘶吼着下达了指令:“使用!”
一股奇异的、如同清冽山泉般的感觉瞬间冲刷过她的四肢百骸,涌入她因恐慌而几乎沸腾的大脑。所有的焦躁、恐惧、自我怀疑,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强行抚平、剥离。她的心跳依旧很快,但思维却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极度清明和专注的状态。
时间仿佛被拉长。周围考生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监考老师的脚步声、甚至自己的呼吸声,都变得遥远而模糊。她的世界里,只剩下眼前这道题,和脑海中飞速运转的思维。
她不再被那庞杂的题干吓倒,而是像一台精密仪器,开始冷静地拆解、分析。
“目标是构造一个满足特定性质的整数集合……”她默念着核心要求,目光如炬地扫过每一个条件。
“条件A限制了集合元素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分布……”
“条件b要求子集和满足某种同余关系……”
“条件c涉及元素乘积的模运算性质……”
每一个条件,都被她单独拎出来,尝试理解其本质,并在草稿纸上进行最简单的特例试验。当某个思路走不通时,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烦躁,而是毫不犹豫地放弃,立刻转向下一个可能的突破口。这种高效的试错,在“绝对冷静”状态下变得异常流畅。
她想起了沈倦的话——“回归定义”、“考虑极端情况”、“寻找不变量”。
她尝试构造最小的满足部分条件的集合,观察其性质。
她分析条件之间的制约关系,寻找那个可能存在的“平衡点”。
她甚至运用了理解不久的拉姆齐思想,思考在某种“染色”方案下,是否必然会出现所需的构造。
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各种数学思想、技巧如同被她驯服的士兵,听从调遣,前赴后继地冲击着那道坚固的壁垒。
【“思维穿透”被动效果在“绝对冷静”加持下超常发挥……正在尝试多种构造路径……组合数学板块熟练度融会贯通……】
十分钟的“绝对冷静”时间,像指间流沙般飞速消逝。当那股清冽的感觉如潮水般退去时,剧烈的精神疲惫感和之前被压抑的紧张感瞬间反扑,让她眼前微微发黑,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冷汗。
但是——
就在技能效果消失的前一瞬,她抓住了一丝灵光!
一个极其巧妙、利用中国剩余定理和特定素数性质进行分层构造的思路,如同黑暗中劈开的闪电,骤然照亮了她的脑海!
她来不及喘息,也顾不上疲惫,抓起笔,趁着那灵感还未消散,疯狂地在答题卡上书写起来。笔尖沙沙作响,逻辑链条在她笔下一点点严密地铺展。她全神贯注,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感觉不到身体的疲惫,整个世界都浓缩在了笔下这片思维的战场。
当她写下最后一个严谨的推导步骤,完成整个构造的证明时,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不到半小时。她缓缓放下笔,感觉整个手臂都在微微颤抖,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高强度的思维输出后的虚脱。后背早已被汗水完全浸湿,黏腻地贴在衣服上。
她成功了。
她真的,独自一人,在真正的赛场上,攻克了这道远超她平时练习难度的堡垒!
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巨大成就感、疲惫和一丝后怕的战栗,席卷了她。
她下意识地伸出手,拧开了桌上那个淡紫色的保温杯。温热的水流划过干涩的喉咙,带来一丝慰藉。杯身上似乎还残留着某人指尖的温度,让她在这片冰冷的考场中,感受到了一丝遥远的、却切实存在的支撑。
剩下的题目,虽然依旧不乏难点,但有了攻克第一道大题的经历,她的心态已然不同。她沉着应对,合理分配时间,将会做的题目稳稳拿下,遇到实在没有思路的,也不再纠结,果断标记后跳过,确保全局得分。
交卷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林晚照几乎是虚脱般地靠在了椅背上。大脑一片空白,只剩下极致的疲惫和一种释放后的茫然。
走出考场,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她混在熙攘的考生人群中,听着周围或兴奋、或沮丧、或讨论答案的嘈杂声,感觉自己像是刚从另一个世界归来。
“晚照!”
熟悉的声音传来。她抬头,看到父母正站在校门口的人群中,焦急地张望着。母亲李慧茹看到她,立刻挤了过来,一把拉住她的手,上下打量着,眼里满是心疼:“考完了?怎么样?脸色怎么这么白?是不是累坏了?”
父亲林建国也走了过来,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里的关切显而易见。
看着父母担忧的面容,林晚照鼻子一酸,所有的坚强在家人面前瞬间瓦解。她轻轻靠进母亲怀里,声音带着疲惫的沙哑:“妈,我考完了……好难……”
“考完就好,考完就好!”母亲轻轻拍着她的背,连声说道,“别想了,走,咱们回家,妈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红烧肉和糖醋鱼,好好补补!”
父亲默默接过她手里装着文具和保温杯的袋子,沉声道:“辛苦了。”
家庭的温暖,如同最有效的治愈术,开始一点点驱散考场带来的冰冷和疲惫。
回到家,吃着母亲精心准备的饭菜,听着父母刻意避开考试话题、只聊些家常里短的轻松话语,林晚照紧绷的神经终于慢慢松弛下来。
【主线任务“省级舞台的入场券”已完成!最终评估进行中……结果将于三日后公布。】
系统的提示音让她心中一定。无论结果如何,她确实已经拼尽了全力,无愧于心。
夜晚,她洗完澡,疲惫地躺倒在床上。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需要休息,大脑却因为白天的极度兴奋而有些难以入眠。她不由自主地回想着考场上的点点滴滴,尤其是那道让她耗尽心神的大题,和那个在关键时刻指引了方向的灵感。
她拿出手机,看着那个熟悉的号码,犹豫着要不要给沈倦发个信息,告诉他考试结束了。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先亮了起来。
是沈倦发来的信息,内容依旧简短:
“考完了就好好休息。”
他甚至没有问一句“考得怎么样”。
仿佛他早已知道,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也或许,他相信她,无需多问。
看着这行简单的字,林晚照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里那片因考试而波澜起伏的湖面,仿佛被投入了一颗定海神针,缓缓归于平静。她将手机捂在胸口,感受着那份跨越空间的、无声的懂得与陪伴,沉沉睡去。
三天后,复试结果将会公布。
那张通往更广阔舞台的入场券,最终会属于她吗?
而她和沈倦之间,这份在题海与磨难中悄然滋长、愈发深厚的羁绊,又将走向何方?
新的篇章,即将在悬念中缓缓揭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