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还有别的了?”朱允熥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夏元吉,冷淡的问道。
“是!”夏元吉老老实实的对朱允熥说道。
“说说吧,都是什么!”朱允熥的声音听上去似乎更冷了。
夏元吉知道,在一定程度上,朱允熥不会过多的苛责他们。
甚至有人贪腐了,但是只要工作做的很好,朱允熥都不会过多严重的处理。
只不过也不会没有惩罚,但是即便自己真的可能会面临处罚,此时的夏元吉也没有丝毫要隐瞒的意思,诚恳的对朱允熥说道,
“陛下,臣给他们出了主意,让他们开办工厂!”夏元吉说道,
“甚至我大明工厂的修建,臣也用自己的面子,让他们开到了臣老家的地方,让百姓们都得到了不少补偿!”
“还有去上工的机会!”
“还有呢?”朱允熥继续问道。
“没了!”夏元吉说道。
“就这些?”朱允熥继续问道。
“就这些,而且臣可以保证,绝对不会多让我大明出一文钱!”夏元吉抱拳说道,
“但不管怎么说,臣也是用自己的权力,为家乡的百姓们,谋了私利!”
“行了!”朱允熥对于这个倒是不怎么在乎,
“你倒是让自己的家乡父老得到好处了!”
“但是原本的那些百姓们,可就吃亏了!”朱允熥说道。
“臣知错!”夏元吉低头说道。
“知错,但是会认错吗?”朱允熥继续问道。
“这个!”夏元吉这下不说话了。
“行了,罚了三个月的俸禄!”朱允熥说道,
“你也是发放俸禄的人,到时候就不要去领了!”
“臣遵旨!”夏元吉老老实实的应着,但是也知道,自己这一关算是过去了。
“起来吧!”朱允熥看了夏元吉一眼,继续说道。
“是。多谢陛下!”夏元吉站在朱允熥的身边,微微的弓着身子,老实的很。
“夏元吉!”朱允熥继续喊了一声,
“你说,朕开办了这么多的工厂,究竟是好是坏?”朱允熥问道。
“当然是好的!”夏元吉想也不想的,直接对朱允熥说道。
“好?”朱允熥转身朝着夏元吉看了过来。
“正是!”夏元吉抱拳说道。
“好在哪里?就是给户部,给国库增加了这么多的税收吗?”朱允熥问道。
“正是,陛下,臣身为我大明户部侍郎,考虑的难道不应该就是税收吗?”
“如今在陛下的决策下,大明国库日渐充盈,国力日益强盛!”
“难道还不能说明陛下,说明工厂的正确性吗?”
“你说的倒是不错,但是你是大明的户部侍郎,这样考虑无可厚非!”朱允熥感叹说道,
“但你要进步,就不能只是站在户部的角度考虑问题!”
“朕是大明皇帝,要从全盘考虑!”
“你以后也要如此,现在的工厂看上去似乎真的很好!”
“但是你想过没有,若是工厂遍地开花的话,那我大明的土地,谁来种?”
“以后的粮食谁来收?”
“若是没有吃的了,那大明还能存在吗?”朱允熥问道。
“陛下!”夏元吉的面色也严肃了下来,眉头忍不住的皱起,
“这些也确实是问题!”
夏元吉的面色逐步的露出了惭愧的神色,
“臣只是想着大明的国库,大明的税收,看到了我大明强盛的一面!”
“但是却不曾看到我如此情况下,存在的隐患!”
“是臣狭隘了!”
“我大明一直以来,都是重农抑商,这样不是没有道理的!”
“臣反而是失去了以前的想法!”
“好了,这个也不是你的问题!”朱允熥摇头说道。
都说商税能给大明带来更多的税收,工厂也能让大明的经济复苏。
但是这些东西,也都要建立在一个基础上的,
那就是土地的土地,也要能保证好粮食的收入,产出。
若是有了机械,有了机器的话,粮食自然不怎么需要担心。
但现在,即便是粮食的产出也增加了不少,但若是不管不顾,一直这么发展工厂的话,
那粮食有一天,可能还真的会出现问题。
大片的工厂占据了良田,大量的百姓进入了工厂。
而剩下的百姓,则伺候不过来那么多的庄稼,就会导致粮食减产。
现在可不是后世,一个人,只要有了机器,几十亩,甚至是几百亩的土地,完全不在话下。
若是在如今这个年代的话,怕是累死也搞不定那么多的土地。
只不过,如今的大明也没有到那个地步呢,土地还多的很,剩下的百姓也多的很,百姓们自然可以种下来那些土地。
但是却未尝不会羡慕那些进入工厂的人。
“陛下的意思是?”夏元吉继续问道。
“接下来的时间,工厂不能肆无忌惮的开张了!”朱允熥吩咐着,
“除非是朕下达的命令,或者是我大明商会开办的!”
“不过即便是大明商会里面的,朕也会给他们下达旨意的!”
“下面的阶段,就是要保证好粮食的产出了!”
“不管是从器械上,还是从百姓上,都要保证好!”
“你这个户部侍郎也要做好准备,提高警惕!”
“我大明的土地,绝对不能少了现在的数字!”
“无农不稳!”朱允熥继续说道,
“这个平衡,一定要把握好,等到以后人口逐渐的增多了之后,继续增加工厂不迟!”
“或者是解决了现在耕种的问题,解决了粮食的问题!”朱允熥说道。
“臣明白了!”夏元吉严肃的说着。
“明白就好!”朱允熥点着头,
“也要对下面的官员们好好的交代一下这个事情的重要性!”
“具体的事情,就交给你户部负责了!”
“不要让朕失望了!”
“臣遵旨!”夏元吉说道。
“还有,明天的大朝会上,朕会给你解决一下你的问题!”朱允熥继续说着,
“怎么样?没着急吗?”
“陛下说笑了!”夏元吉苦笑着说道,
“臣如今不过三十多岁,就已经做到了侍郎的位置上!”
“古往今来,能有多少人坐到这个职位?”
“倒是真的有古代的甘罗,十二岁就登上了丞相的位置!”
“但是他的结局可绝对说不上多好!”
“而且臣也有不足的地方,还需要继续学习!”
“陛下也是爱护臣!”
“爱护?”朱允熥说着,自己却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