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和州边境,荒草连天,西风卷起沙尘,给天地间蒙上一层昏黄的薄纱。林惊羽率领的百名安国军精骑如一道钢铁洪流,踏碎荒原寂静,向着哨卡指示的方向疾驰。
马蹄声如惊雷般滚过大地,惊起远处山峦间栖息的飞鸟。林惊羽一马当先,黑色披风在身后猎猎作响,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前方越来越清晰的山谷轮廓。风中传来的不再是单纯的草木气息,而是夹杂着若有若无的血腥味和隐约的厮杀声。
“加速前进!”林惊羽厉声喝道,双腿一夹马腹,战马如离弦之箭般冲出。
当他们策马冲上一处高坡,谷地中的惨烈景象顿时映入眼帘。约莫百十来个衣衫褴褛、浑身浴血的江湖人士,正结成一个摇摇欲坠的圆阵,苦苦抵挡着外围数十名黑衣人的猛攻。那些黑衣人行动如鬼魅,出手刁钻狠辣,招式间带着一股阴冷的煞气,正是“青煞门”的典型特征。
地上已经横七竖八躺倒了二三十具尸体,鲜血染红了枯黄的草地。溃逃一方显然已到强弩之末,阵型不断收缩,不时有人惨叫着倒下。一个手持长枪的女子身影在人群中格外醒目,她不断移动位置,补上阵型的缺口,长枪如蛟龙出海,每一次刺出都精准而致命。
“结阵!冲锋!”林惊羽没有丝毫犹豫,声音如冰刃般划破战场喧嚣。
百名骑兵瞬间组成楔形冲锋阵,以林惊羽为锋矢,如一道钢铁洪流从高坡俯冲而下。马蹄声震耳欲聋,卷起的尘土如黄龙般席卷山谷。这突如其来的冲击让青煞门的包围圈瞬间土崩瓦解。
安国军骑兵训练有素,并不与武功高强的青煞门弟子缠斗,而是依靠战马的速度和集团冲锋的力量,反复穿插、切割、驱逐。制式长矛在马速加持下威力惊人,马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砍都带着军队特有的简洁狠辣。
“保持距离!弓箭手准备!”林惊羽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后排骑兵已经张弓搭箭,箭矢如飞蝗般射向那些试图逼近的黑衣人。
青煞门的人显然没料到会突然杀出一支正规军队,阵脚大乱。他们单打独斗或许都是好手,但面对成建制的骑兵冲锋和精准的箭雨压制,顿时陷入被动。
一名看似头目的青煞门高手挥刀格开数支箭矢,厉声喝道:“官府的人?怎么会在这里?我们青煞门在此清理江湖败类,与官府无关!速速退去!”
林惊羽根本不理睬他的叫嚣,手中长枪如毒蛇出洞,直接将一名试图靠近马腿的青煞门弟子刺穿挑飞。鲜血溅在他冷峻的面庞上,更添几分杀气。
“和州境内,禁止私斗厮杀!立刻放下兵器,否则格杀勿论!”他的声音灌注内力,如惊雷般在每个人耳边炸响。
溃逃一方见状,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纷纷向着安国军的方向靠拢。那个持枪女子更是精神一振,高声道:“兄弟们,向军爷靠拢!保持阵型,不要慌乱!”
青煞门头目眼见事不可为,对方军容鼎盛,再纠缠下去恐怕损失惨重,只得恨恨地一跺脚:“好!好一个和州官府!我们记下了!走!”
一声唿哨,剩余的青煞门弟子如鬼魅般迅速脱离战斗,向着山谷深处退去,轻功之高超,显示出他们绝非普通江湖门派。
林惊羽并未下令深追。他清楚自己的任务是阻止厮杀,维护境内安定,而非剿灭这些江湖邪派——那需要更多准备和兵力。
危机解除,那些被救下的江湖人士大多瘫倒在地,喘着粗气,脸上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军队的敬畏。伤者的呻吟声此起彼伏,有人开始匆忙地为同伴包扎伤口。
林惊羽策马缓缓巡视战场,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这些惊魂未定的人群。他们大多形容狼狈,衣着普通,看起来确实像是由小门派弟子和散人游侠组成。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那个持枪女子身上。
她站在人群前方,身上几处伤口还在渗血,染红了已经破损的粗布衣衫,但身姿却依旧挺拔如荒漠中的白杨。手中那杆红缨已经破损不堪的长枪,枪尖兀自滴着血。脸上沾着血污和尘土,却掩不住其下清丽而坚毅的轮廓。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双眼睛,亮得惊人,正毫不畏惧地回望着林惊羽,眼神中交织着感激、警惕和审视。
林惊羽注意到她的左臂上缠着一条已经褪色、却被鲜血染得更红的布带,在秋风中微微飘动,像一面小小的战旗。
“你是何人?为何被青煞门追杀?”林惊羽沉声问道,声音中的威严让周围嘈杂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那女子将长枪往地上一顿,抱拳行礼。她的动作干净利落,带着军人般的刚劲,却又保留了江湖儿女的洒脱。
“多谢将军救命之恩!”她的声音清脆却带着沙哑和疲惫,“小女子姓红,江湖朋友抬爱,唤我一声‘红娘子’。我们原是北地几支小义军的联合,平日里劫富济贫,对抗贪官恶吏。只因不肯归附青煞门,并与其结下仇怨,方才遭其大肆围剿,一路追杀至此。一百三十多位兄弟姐妹,如今只剩下这些了...”她的声音略微哽咽,但立即又恢复了坚定,“幸得将军及时相助,否则今日我等必定全军覆没于此。”
“义军?”林惊羽眉头微挑。他听说过北地近年来有一些反抗官府压迫的义军活动,据说首领是个女子,骁勇善战,颇有侠名,人称“红娘子”。没想到竟是眼前这个年轻女子。
他仔细打量着她。红娘子的年纪不过二十出头,眉宇间却已有了历经风霜的坚毅。她的手掌因长年握枪而生满老茧,虎口处还有新伤。尽管疲惫不堪,她的眼神却依然清澈坚定,没有丝毫怯懦。
“红娘子?”林惊羽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我听说过你。据说你在北地专与贪官污吏作对,劫富济贫,百姓称你为‘北地侠女’。”
红娘子苦笑一下,擦了擦脸上的血污:“侠女之名不敢当,只是看不惯百姓受苦,贪官横行罢了。我们原本在北地尚能立足,但三个月前,青煞门突然大举扩张,要求北地所有义军和江湖门派归附。那些不从的,都被他们以血腥手段镇压清剿。”她回头看了看身后伤痕累累的部下,眼中闪过一丝痛楚。
林惊羽沉默片刻。他对青煞门有所了解,这个门派近年来迅速崛起,行事狠辣,网罗了不少江湖败类,已成为北地一害。只是没想到他们的势力扩张如此之快,竟然已经敢在和州边境公然追杀义军。
红娘子见林惊羽不语,再次恳切地说道:“将军,我等如今已是无路可去,青煞门绝不会善罢甘休。久闻和州安定王治下清明,百姓安乐,求将军能允我等在此暂避风头。我等愿遵守和州律法,绝不敢滋扰百姓!若有差遣,也必当效劳以报救命之恩!”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真诚。
这时,一个受伤的义军老者挣扎着站起来,声音虚弱却坚定:“将军明鉴!红娘子带领我们从不伤害百姓,只针对那些欺压百姓的贪官恶霸。我们虽为义军,实则都是被逼上梁山的苦命人哪!”
其他义军也纷纷附和,声音中满是诚恳与期盼。
林惊羽凝视着红娘子那双如火焰般炽热的眼睛,又扫视着她身后那些眼巴巴望着他的义军士卒。这些人虽然落魄,但眼神中大多还保留着一丝血性和正气,与那些纯粹惹是生非的江湖混混确实不同。
他沉吟片刻,终于开口:“此事非我所能决断。你等先随我回营疗伤,我会将此事禀明王爷,由他定夺。”
红娘子眼中顿时闪过希望的光芒,再次抱拳致谢:“多谢将军!无论结果如何,将军今日救命之恩,红娘子和众兄弟永世不忘!”
林惊羽点了点头,下令道:“收拾战场,救助伤员!轻伤者协助重伤者,整理可用物资,准备出发!”
安国军士兵立即行动起来,有条不紊地协助义军伤员,收集散落的兵器和可用物资。林惊羽注意到,红娘子并没有闲着,而是亲自为重伤的部下包扎伤口,动作熟练而轻柔,完全不像个只会厮杀的武夫。
一个年轻的义军士兵腿受伤严重,痛苦地呻吟着。红娘子蹲在他身边,轻声安慰道:“小石头,再坚持一下,到了军营就有郎中了。”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那士兵咬着牙点头,强忍疼痛。
林惊羽默默观察着这一切。红娘子在部下中显然极受爱戴,那些义军看她的眼神充满了尊敬和信任。即使是在如此狼狈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纪律性,对红娘子的命令令行禁止。
在返回军营的路上,林惊羽故意放慢速度,与红娘子并辔而行。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荒原上,为这支伤痕累累的队伍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你们与青煞门结怨很深?”林惊羽打破沉默。
红娘子点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寒意:“三个月前,青煞门派使者来,要求我们归附,并要我们交出所有劫获的财物,以后听从他们调遣。我拒绝了。”她握紧了缰绳,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们当晚就发动袭击,我们损失了三十多个兄弟才突围而出。之后便是无休止的追杀...”
她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他们与北地的贪官污吏勾结,欺压百姓比官府还要狠毒。那些不愿同流合污的小门派,要么被灭门,要么被迫臣服。”
林惊羽静静地听着,心中对青煞门的警惕又加深了几分。这个门派的行事风格已经超出了普通江湖门派的范畴,更像是有组织、有野心的武装力量。
“你们今后有何打算?”他问道。
红娘子苦笑一下:“说实话,不知。原本想穿过和州,向南寻找立足之地。但现在...”她看了看身后的伤员,“只能先求一片安身之所,让兄弟们养好伤再说。”
暮色渐浓,军营的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哨兵远远看到林惊羽的队伍,立即打开营门。军营中秩序井然,士兵们各司其职,看到林惊羽带回这么多伤员,立即有军医上前接应。
林惊羽下令为义军安排营帐,派遣军医为他们治伤,并吩咐伙房准备食物。红娘子看着这一切,眼中满是感激。
“红娘子若不介意,可愿与我共进晚餐?我想多了解一些北地和青煞门的情况。”林惊羽邀请道。
红娘子略微惊讶,随即点头:“蒙将军不弃,红娘子自当从命。”
晚餐简单却充实。在林惊羽的营帐中,两人相对而坐。洗去血污的红娘子露出了清秀的面容,眉宇间的英气与寻常女子截然不同。她的吃相斯文却毫不做作,显然是饿极了。
席间,林惊羽详细询问了北地的局势和青煞门的活动。红娘子知无不言,言语间透露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江湖局势的敏锐洞察。
“青煞门绝非普通江湖门派,”红娘子郑重地说,“他们训练有素,组织严密,更像是一支军队。而且他们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或者人,为此不惜大开杀戒。”
“哦?可知他们在寻找什么?”林惊羽追问。
红娘子摇摇头:“具体不清楚。但我们注意到,他们特别关注那些古老的寺庙和道观,甚至一些荒废的遗址。三个月前,他们突然加大对我们的压力,似乎认为我们知道什么秘密。”
谈话间,林惊羽对红娘子的印象逐渐深化。她不仅武艺高强,更有见识和智慧,对局势的分析往往一针见血。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身上有一种纯粹的正义感,不是为了名利,而是真心为百姓着想。
晚餐后,林惊羽亲自送红娘子回营帐休息。月光如水,洒在安静的军营中。
“红娘子,”林惊羽在帐前停下脚步,“明日我将前往王府禀报今日之事。在我回来前,请约束部下,勿要离开指定区域。”
红娘子郑重行礼:“将军放心,我等必守规矩,绝不辜负将军信任。”
林惊羽点点头,转身欲走,却又停下:“你的枪法很特别,似乎融合了多家之长。”
红娘子微微一笑:“家传枪法,加上这些年在实战中的一些领悟,不成体系,让将军见笑了。”
“很实用的枪法。”林惊羽简短评价,随即转身离去。
回到自己的营帐,林惊羽沉思良久。红娘子和她的义军无疑是个麻烦,但也可能是个机会。他们对北地和青煞门的了解,对安定王府来说或许很有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从红娘子身上看到了一种难得的品质——一种在这个乱世中越来越罕见的纯粹正义感。
他铺开纸笔,开始起草给安定王的报告。笔下不仅客观陈述了今日之事,还加入了自己对红娘子和她部下的观察与评价。在报告的结尾,他谨慎地建议王府可以考虑收编这支义军,作为对抗青煞门和稳定北地局势的一支力量。
写完报告,已是深夜。林惊羽走出营帐,月光下的军营宁静而有序。他望向义军休息的区域,只见一个身影独自站在月光下——是红娘子,她正在巡视,确保她的部下都安好。
林惊羽没有打扰她,只是默默注视片刻,然后返回帐中。明天,他将面对王府的决策,而红娘子和她的义军的命运,也将由此决定。
在这个多事之秋,这样一个侠女的到来,或许会为和州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林惊羽心中隐隐有种预感:红娘子绝非普通女子,她的出现,可能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