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王本来还期待百里洛陈和百里成风做点什么?不配合之类,这样他就能光明正大的对人动手了。
可惜,两人虽然心中难受,却没有失了理智,哪怕是见到他,张口就怒骂他的世子夫人,也没再做什么?
反倒是十分配合。
这让他觉得无趣极了。
早知道百里家这般配合,他就不该亲自过来跑这一趟。
百里家一家三口,到了天启城后,才发现,事情比他们先前所想的还要严重,因为天启城内都在沸沸扬扬的讨论着百里东君和北阙帝女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言语间没有什么风月旖旎,只有对镇西侯府的鄙夷。
这让他们的心更沉了。
真是比他们想的更差。
最终百里洛陈只能当堂上交了三十万破风军的呼符,并且表示年事已高,想要致仕退出朝堂的意思。
太安帝连挽留一下都懒的装,直接就同意了。
并且在琅琊王的求情下,以百里东君被妖女蒙蔽,欺骗为由,脊杖一百,回家去反省,顺带绝了百里东君日后的仕途。
不过这一点处罚不算什么?毕竟百里东君压根就没打算入朝堂。
相对于百里东君因家里上交了虎符后还能留下一条性命,玥瑶玥卿姐妹就没这么好的家人了。
两人直接被太安帝处死。
知道这个消息的百里东君,心若死灰,整个人都颓靡下来。
他们一家四口离开天启之时,恰逢刘陵回来,见到了百里东君此时的样子。
短短月余的时间,百里东君就已经不见了先前骄纵肆意小公子的样子,整个人老了数十岁,整个人就像是行尸走肉一般,而且精神看着似乎也有点不大正常了。
嘴里到现在都还呢喃着仙女姐姐。
不知道其他三个百里家的人,听到这四个字,膈应不膈应。
毕竟百里家之所以落得这般下场,说起来,就是因为玥瑶这个仙女姐姐。
不过这些都和刘陵没什么关系。
……
百里洛陈虽然上交了三十万破风军的虎符,但想要彻底的收复破风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别看太安帝对破风军虎视眈眈,一心想要收入囊中,真的给他了。他扒拉了一遍,发现朝臣之中,还真的没有能接手破风军的将领。
萧若风倒是可以接手,不过对萧若风生了些隔阂的太安帝又有点不情愿。
若风的手里本就有效忠他的将领,像是叶啸鹰统领的叶字营就很不错。
他不能让一个人掌控北离半数的军队,哪怕这个人是他心中预定下一任帝王的儿子,也不行。
再加上先前为了制衡百里家,他让青王对破风军的军需军饷动了点手脚,谁想到?后来会发生这般事情,破风军直接收回来。
如今破风军却因为先前他的操作,正乱着呢。
若不赶紧解决的话,发生军中哗变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为此,太安帝别提多头疼了。
最后还是当朝太师董祝举荐了两个小将,都是寒门出身,有一个甚至还是孤儿。于军事才干上,天赋斐然,很是有几分昔年百里洛陈年轻时的风采。
只要给他们时间,来日里必定不输百里洛陈。
太安帝亲自在场,让萧若风对两人进行一番考核,发现两人比董祝说得更厉害。
顿时大喜过望,当即下旨,擢升两人为将军,前往乾东城,代替百里洛陈,驻守乾东城。
除了他们两人之外,还有一个被青王举荐的名叫宋玉的,也一起前往乾东城,为的是解决破风军如今因为军需军饷,兵和将闹得有些僵一事,过后便也会留在乾东城,担任监军一职。
太安帝对宋玉有几分信任,宋玉是宋国公的嫡长子,但却极其不受宋国公的待见,对他十分苛责。原因是宋玉的生母乃是清河郡主,清河郡主曾以权势强迫,强嫁宋国公,夫妻二人是天启城出了名的怨侣。
连带着宋国公十分不待见宋玉,哪怕后来清河郡主病重过世,宋国公也没改对宋玉的态度。
甚至清河郡主前脚去世,他后脚就上奏,撤了宋玉的世子之位,给了心爱妾室所生的儿子。
清河郡主和太安帝虽是堂兄妹,但清河郡主的亲哥哥曾是和太安帝一起竞争皇位的对手,不过命不好,没走到最后,自己就先病重没了。
太安帝小心眼,因清河郡主哥哥,也不喜清河郡主,堂兄妹感情自然不好,甚至是差的。
不然的话,宋国公也不敢在清河郡主前脚去世,后脚就敢上奏撤宋玉世子之位的奏折。
就是知道清河郡主不被太安帝待见。
但不管如何,宋玉说起来也是他表外甥,身上流着一半皇室血脉。
相对于外人,让宋玉去乾东城做监军,太安帝还是放心的。
毕竟只是监军,又不是执掌破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