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卡车驶离了那座让人心悸的检查站,重新汇入国道。车轮卷起的尘土在后视镜里越飘越远,仿佛将刚才的凶险一并抛在身后。
驾驶室里,气氛一时有些沉闷。
“乖乖,刚才真是吓死我了。”陈师傅一边开车,一边不住地摇头,“我跑了二十年车,南来北往,见过横的,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李老板,今天多亏了你。要不然,咱们这车货,非得撂在那儿不可。”
孙建军坐在中间,点头:“是啊厂长,我腿肚子现在还转筋呢。您是怎么想到……用那个周厅长来吓唬他的?”
李浩轩靠在车斗最前端的帆布上,风从缝隙里灌进来,吹动着他的头发。他从兜里摸出一支烟点上,深深吸了一口。
“不是吓唬。”他的声音透过风声传来,很清晰,“那叫博弈。我赌他不敢去验证一个他惹不起的人。在这种地方,规矩是他们定的,跟他们讲道理没用。你只能拿出一条比他更大的规矩,让他自己掂量。”
陈师傅叹了口气:“这个道理我懂。可我们这些跑车的,哪有什么大规矩撑腰?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了。”
这一场风波,让车上的三个人关系拉近了不少。陈师傅对李浩轩的称呼,从“李老板”变成了更亲近的“李老弟”。
卡车进入长沙地界时,已经是第二天中午。
按照运单上的地址,他们七拐八拐,找到了一个隐藏在小巷深处的服装批发市场。接货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烫着一头夸张的卷发,嘴唇涂得鲜红。
她指挥着两个小工,将那一包包服装从车上卸下来,然后当场拆开一包,挑剔地翻看着。
“哎呀,这批货颜色怎么这么暗?领口这里还有线头。不行不行,跟样品对不上。”女人捏着嗓子,一脸嫌弃。
孙建军立刻拿出货运单:“大姐,货我们是原样拉来的,您看,铅封都没动过。我们在广州装货的时候,货主可都当面点清了的。”
“我管你什么铅封不铅封的?我现在看货不满意!”女人双手叉腰,摆明了要找茬,“这样吧,运费得给我扣两百块钱。不然这货我不要了,你们再拉回广州去吧。”
陈师傅的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这明摆着是欺负外地人。
李浩轩从车斗上跳下来,拦住了准备上前理论的陈师傅。
他走到那女人面前,脸上平静,带着微笑。
“大姐,您是做大生意的,讲究的是信誉。”李浩轩拿起一件衣服,“您看这料子,这做工,在广州也是抢手货。我们跑长途的,不容易,就挣个辛苦钱。您要是觉得货有问题,可以不收。我们现在就装车走,拉到郑州、安阳,有的是人要。”
他指了指车上剩下的计算器和那几个巨大的木箱。
“我们这趟车,本来就不靠您这批货挣钱。您不要,我们一点损失都没有,就是白跑一趟长沙而已。可您要是错过了这批货,下一个爆款,可就没您的份了。”
李浩轩的语气很平淡,却很有分量。
那女人打量着李浩轩,又看了看车上那些看起来就分量十足的货箱,眼神闪烁。她当然知道这批货是好货,故意找茬,不过是想压点价。没想到,碰上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
“你……”
李浩轩不给她说话的机会,直接对孙建军和陈师傅说:“建军,陈师傅,把货重新装车!我们赶时间去郑州!”
“好嘞!”孙建军和陈师傅立刻会意,作势就要搬货。
“哎,等等!等等!”女人急了,她一把拉住李浩轩,“小兄弟,别这么大火气嘛!开个玩笑,开个玩笑而已!货我要,钱一分不少你们的!”
她麻利地从腰包里数出运费,塞到李浩轩手里,脸上堆满了笑。
一场小小的风波,再次被李浩轩轻松化解。
卡车重新上路,孙建军佩服得五体投地:“厂长,您真是神了!连这种泼辣的娘们都能治得服服帖帖!”
李浩轩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做生意,有时候比的就是谁先眨眼。你只要捏住了他的软肋,就不用怕他。”
然而,千里之行,终究无法一帆风顺。
当卡车行驶在河南境内一条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国道上时,一直平稳轰鸣的发动机,突然发出几声“咳咳”的异响,整个车身猛地一抖。
陈师傅脸色一变,急忙踩下离合,将车缓缓靠向路边。
“坏了!”他跳下车,掀开沉重的发动机前盖,一股黑烟夹杂着焦糊味冒了出来。
“怎么了陈师傅?”李浩轩和孙建军也赶紧下车。
陈师傅用一块破布垫着手,在滚烫的发动机上检查了一番,脸色越来越沉。
“活塞连杆断了一根,把缸体都给打破了!”陈师傅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这下……麻烦大了!这车彻底动不了了!”
这个消息,让每个人都感到沉重。
车坏在半路上,距离最近的县城还有上百公里。这里荒无人烟,连个求援的地方都没有。
孙建军急得团团转:“那怎么办?那怎么办啊?”
“别慌。”李浩轩是三个人里最镇定的。他走到车头,看了看那破损的发动机,“陈师傅,这个零件,好找吗?”
“不好找!”陈师傅摇头,“这是老解放的发动机,这种连杆得到市里的大修厂才可能有。就算找到了,咱们也没工具换。得找拖车,把车拖到修理厂去。”
拖车,修理厂,换零件……这一套下来,没有三五天,没有千把块钱,根本下不来。
李浩轩沉默了。时间,他们耗不起。钱,他们更没有。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开始偏西。
“不能在这里等。”他果断做出决定,“陈师傅,你留在这里看车看货。建军,我们两个,想办法去郑州。”
“去郑州?”孙建军不解,“我们怎么去?”
“搭车!”李浩轩指着公路上偶尔驶过的车辆,“我就不信,没有一辆车是去郑州的!”
说干就干。李浩轩和孙建军站在路边,对着一辆辆驶过的卡车挥手。
但现实是残酷的。大部分司机看到他们,都加速驶过,根本不理会。
半个多小时过去,天色越来越暗。就在孙建军快要绝望时,一辆拉煤的东风卡车,在他们前方几十米处缓缓停了下来。
李浩轩立刻跑了过去。
司机是个豪爽的山东大汉,听了他们的遭遇,二话不说就让他们上了车。
“上车吧!出门在外,都不容易!”
挤在充满煤灰味的驾驶室里,李浩轩和孙建军终于在深夜时分,抵达了郑州。
他们没有休息,按照运单上的地址,直奔郑州火车站附近的电子商品城。
此时的市场早已关门,李浩轩凭着记忆,找到了那家挂着“国栋电子”招牌的店铺。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敲了敲卷闸门。
没想到,里面居然传来了声音:“谁啊?大半夜的!”
卷闸门“哗啦”一声被拉开,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正是刘国栋!
“你……你们是……广州的那位李兄弟?”刘国栋看到李浩轩,先是一愣,随即又惊又喜。
“刘大哥!总算找到你了!”李浩轩长出了一口气。
他三言两语将路上的遭遇说了一遍。
刘国栋听完,二话不说,一拍胸脯。
“这叫什么事!兄弟你别急!”他转身进屋,拿起桌上的电话,就开始拨号,“我认识汽配城的老板,什么零件找不到?我再给你找个信得过的修理师傅,连夜跟我走!必须把你的车给你弄好!”
他打完电话,又拉着满身风尘的李浩轩和孙建军进屋。
“弟妹!快!下两碗面!我兄弟大老远来的,还饿着肚子呢!”
看着眼前忙前忙后的刘国栋,听着厨房里传来的切菜声,李浩轩心中感到温暖。
广州配货时一个不经意的善举,没想到,竟在这最危急的时刻,得到了最真诚的回报。这趟千里归途,虽然一波三折,但也让他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温暖和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