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夜市的人潮中抽身,李浩轩没有片刻停留。
母亲林晚晴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思维里最后一扇闭塞的门。他之前的想法,始终局限在如何把产品卖出去,却忽略了如何给产品一个无可辩驳的“身份”。
在这个年代,一个盖着红章的官方文件,其分量胜过千言万语。
他没有连夜赶回靠山村,而是找了一家最便宜的招待所住下。那剩下的一千块钱,被他贴身藏好,连同那份沉甸甸的希望,一起熬过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天不亮他就起了床。用冷水洗了把脸,整个人瞬间清醒。他换上身上最干净的一件的确良衬衫,又小心翼翼地从一个布袋里,分装出一小包“黑金肥”样品,用油纸仔细包好。
做完这一切,他对着镜子里那个皮肤黝黑、但眼神锐利的年轻人,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李浩轩,成败在此一举。”
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一栋灰扑扑的两层小楼,门口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木牌。这里是全县农业技术的最高权威机构。
李浩轩走进去,一股八十年代机关单位特有的、混合着旧报纸和茶叶水的沉闷气息扑面而来。
一楼的办事大厅里,几个窗口都空着。一个戴着老花镜的大爷,正就着一杯浓茶,聚精会神地看着报纸。另一个窗口里,一个大姐正在旁若无人地织着毛衣。
李浩轩走到看报纸的大爷那个窗口,礼貌地敲了敲玻璃。
“同志,您好。我想咨询一下,我这里有一份自己做的肥料,想请咱们站里给做个成分检测,出具一份报告。”
那大爷抬起头,从老花镜上方瞥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审视和不耐烦:“哪个单位的?”
“我自己,靠山村的农民。”李浩轩老实回答。
“农民?”大爷的眉毛皱了起来,放下了报纸,“个人送检?这个我们一般不受理。你得有村委会或者乡里的介绍信才行。”
“介绍信?”李浩轩愣住了。
“对。而且我们检测任务很重,都是给公社和国营农场服务的,你这私人的东西,得排队,排到什么时候可说不准。”大爷说着,端起茶杯,吹了吹茶叶沫子,摆明了是不想再搭理他。
李浩轩的心,凉了半截。
他预想过困难,但没预想过连门都摸不着。
他不死心,又转向织毛衣的大姐那个窗口,陪着笑脸又问了一遍。
那大姐眼皮都没抬,只是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找老张去,他不办我们更办不了。”
碰了一鼻子灰,李浩轩没有离开。他知道,现在回去,就等于前功尽弃。
他就那么站在大厅中央,像一棵倔强的树,思考着对策。他不能硬闯,更不能放弃。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白大褂、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抱着一摞资料,急匆匆地从楼上走了下来。他看起来二十五六岁的样子,步履匆匆,与周围慢悠悠的氛围格格不入。
他一眼就看到了杵在大厅中央,一脸执拗的李浩轩。
“同志,你有什么事吗?”年轻人停下脚步,主动问道。
李浩轩仿佛看到了救星,连忙迎了上去:“同志,您好!我叫李浩轩,是靠山村的。我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有机肥料,想请站里做个检测。”
“新型肥料?”年轻人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兴趣,但很快又被职业性的审慎所取代,“小伙子,现在说自己发明了新东西的人可不少,但大多都是吹牛。”
李浩轩知道光说没用。
他没有争辩,而是迅速解开怀里的油纸包,将那包黑色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颗粒,递到了年轻人面前。
“同志,您是行家,您先看看我这东西。”
年轻人名叫赵建国,是农大毕业分配到这里没两年的技术员,一腔热血,却常常被站里论资排辈的沉闷风气搞得郁郁不得志。
他本能地接过样品,放在手心。
只一眼,他的脸色就变了。
作为专业人士,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东西的不凡。它不是普通的粪肥,结构疏松,呈漂亮的团粒状,没有丝毫的臭味,只有一股雨后森林里泥土的清香。
他捻起一点,用手指轻轻一搓,感受着那细腻又富有弹性的质感。
“这是……蚯蚓粪?”赵建国几乎是脱口而出,语气里充满了震惊。他在大学的教科书上看过关于蚯蚓生态农业的介绍,但那都是国外的先进理论,在国内,他从未见过实物。
李浩轩心中一喜,知道自己找对人了。
“您真是好眼力!这正是我用蚯蚓养殖,转化牛粪和秸秆得来的。”李浩轩趁热打铁,“我不但有肥料,还有试验田的数据。在村里的石头坡地上,用了我的肥,白菜长势比普通地里还好几倍!全村的人都看着呢!”
赵建国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里,射出一种兴奋的光芒。
他不再把李浩轩当成一个普通的农民,而是当成了一个同行,一个潜在的技术开拓者。
“走,去我办公室说!”
他不由分说,拉着李浩轩就往楼上的实验室走去。
到了实验室,赵建国关上门,仿佛隔绝了外界的一切纷扰。他将那包样品倒在培养皿里,放到显微镜下,又取了一些进行简单的酸碱度测试。
他越是研究,脸上的表情就越是激动。
“太完美了!这有机质含量,这中性的ph值,这完美的团粒结构……这简直就是最理想的土壤改良剂和有机肥!”赵建国看着李浩轩,像在看一个怪物,“你是怎么做到的?菌种怎么解决的?温湿度怎么控制的?”
李浩轩捡着一些能说的,半真半假地解释了一番。他越是说得云淡风轻,赵建国就越是觉得他深不可测。
“人才啊!你真是个人才!”赵建国一拍大腿,“我们国家现在正提倡生态农业,减少化肥依赖,你这个东西,要是真的推广开,意义太重大了!”
“所以,我才想请站里给出一份权威的检测报告。”李浩轩顺势说道,“有了官方的证明,我才好推广。”
“这个忙,我帮定了!”赵建国斩钉截铁地说道,“不过,正规的检测流程很慢,而且费用很高,起码要一百块。你……”
“钱不是问题。”李浩轩不等他说完,就从内袋里掏出钱,数出十张大团结,拍在实验台上,“这是一百块,不够我再补。我只要最快,最详细的报告!”
看到李浩轩毫不犹豫地拿出一百块钱,赵建国彻底被他的决心和魄力折服了。
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不是在开玩笑,他是真的要把这件事当成一番事业来做。
“好!”赵建国收起钱,郑重地说道,“你把样品留下。站里的设备有限,一些复杂的有机物分析我做不了。但我保证,一周之内,我一定给你一份最权威的氮、磷、钾和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报告!”
他给李浩轩手写了一张收据,盖上了自己的私人印章。
“一周后,你来这里找我。”
从农业技术推广站走出来,李浩轩感觉脚下的步子都轻快了许多。口袋里虽然少了一百块钱,但他的心里,却装满了沉甸甸的希望。
他回头看了一眼那栋不起眼的小楼。
在他来之前,这里是一堵高不可攀的墙。
而现在,这堵墙上,已经被他硬生生砸开了一道通往广阔天地的门。
他的黑金肥,即将拥有它最锋利的武器。他的商业帝国,也终于奠定了第一块最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