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榻边,三姐妹踮着脚尖,趴在床沿上,努力伸长脖子看向床内侧。
然而,任凭三姐妹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努力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看,也始终未能看到躺在母亲怀中,刚出生不久的弟弟。
眼见母亲和父亲暂时停止了与花姑聊天,早已急不可耐想看弟弟的老大彩英,再也按捺不住强烈的好奇心,当即略带胆怯的小声问道:“妈,可以让我和妹妹看一下刚出生的小妹妹吗?”
听到床边小丫头有些胆怯的问询,花姑这才注意到三个小丫头,当即满脸慈爱笑容看着三个小丫头,对香莲笑说道:“哎呀,看我们三个干的好事,光顾着聊天,竟把这三个小丫头给忘在一边了。”
花姑刚对香莲说完,就转而满脸慈爱笑容对三个小丫头说道:“你们三个别急啊,我这就把你们的小弟弟抱给你们看一看,好不好?”
“好。”听到终于可以看到弟弟,三个小丫头立即异口同声应声道。
花姑看着脸蛋被冻得红扑扑,极是惹人怜爱的三个小丫头,忍不住伸手轻揉了一下三个小丫头的小脑袋,随后,站起身,弯腰从床内侧抱起躺在香莲怀抱中,刚吃完奶已经熟睡的婴儿,蹲下身,三姐妹急忙凑上前。
三个小丫头围在花姑身周,看着花姑怀抱中吃饱后,已经熟睡的弟弟,兴奋激动的小声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怀抱婴儿给三个小丫头看的花姑,想起刚才大丫头的话,于是满脸慈爱笑容对三个小丫头说道:“都记住了啊,以后得叫弟弟,不是妹妹,知道吗?”
“哦,记住了。”看着花姑怀抱中婴儿异常开心的老大彩英,当即点头应声。
回应完花姑的彩英,眼见两个妹妹光顾着看小弟弟,并没有回应花姑的话,于是瞬间收起脸上的笑容,侧过身,如同一个小大人般,表情严肃而认真对身旁两个妹妹叮嘱道:“记住了,以后要叫弟弟,不是妹妹,明白吗?”
“好的,姐,我们记住了。”面对老大彩英的叮嘱,两个妹妹立即点头如捣蒜,极为认真的给出了回应。
回应完彩英,叽叽喳喳的两个小丫头,就忍不住嬉笑着用稚嫩的小手,轻轻触碰襁褓中正在熟睡,红扑扑的小脸蛋。
让花姑万万没有想到,两个小丫头刚认真回应完老大彩英的叮嘱,还未满三岁的老三彩云,就异常开心边触碰襁褓中熟睡的小家伙,边嬉笑着对彩英和彩霞说道:“姐,你们快看,妹妹真可爱,真好玩。”
小丫头的话顿时就让花姑一愣,随即无奈苦笑,看着天真无邪,懵懂无知的三个小丫头,脸上迅速又显露出慈爱的笑容。
抱着小家伙给三个小丫头看了一会儿后,满脸慈爱笑容的花姑对三个小丫头说道:“好了,弟弟要睡觉,等弟弟睡醒了,你们再陪他玩,好不好?”
“好。”三姐妹先后点头回应。
花姑刚将婴儿放回香莲的怀抱中,三个小丫头就立即围向床沿,趴在床沿上,踮起脚尖,努力看向被母亲身子挡住了视线,被放在床的内侧的弟弟。
柱子眼见趴在床边的三个小丫头,叽叽喳喳的小声说个不停,担心会影响到香莲怀中婴儿的休息,于是满脸慈爱笑容对彩英吩咐道:“彩英,快把妹妹带去大厅里面玩,你妈有点累了,需要睡一会,一定要带好妹妹,知道吗?”
“哦,好。”彩英当即应声,随即带着两个妹妹,迅速跑出了房间。
“行了,来这也有一段时间了,也该回去了,这会家里那丫头肯定被饿的哇哇叫,估计正在闹腾的厉害,我得赶紧回去才行。”花姑说着站起身。
花姑缓步走到床头柜前,拿起漆面斑驳的小箱子肩带,将小箱子斜跨在肩上,然后,对柱子叮嘱道:“柱子,你可一定要细心照顾好香莲,记得把家里的窗户尽量关严实一点,坐月子的这段时间,千万别让香莲受了风寒,知道吗?”
面对花姑的叮嘱,柱子当即笑着应声道:“好的,花姑,放心吧,又不是生第一个,我知道该注意些什么,定会按照你的叮嘱,细心照顾好香莲的。”
得到了柱子的答复后,花姑也就安心不少,于是转而又对床上的香莲叮嘱道:“香莲,在月子里,你啥事也不要管,只管安心休息,一定要注意保暖,千万别着凉,知道吗?”
“好的,花姑,辛苦你啦。”香莲笑着回应道,随即,转而对依旧愣在原地,看着自己和孩子傻笑的柱子提醒道:“柱子,你还傻愣着干啥?还不赶紧去送一下花姑。”
“哦,好。”回过神的柱子,立即应声,迈步紧跟在花姑身后,两人一前一后,走出了房间。
将花姑送到大门口时,柱子想要继续多送一程,却被花姑婉言谢绝了。
柱子站在大门口,目送着花姑的背影逐渐远去,直至消失在漫天纷飞的鹅毛大雪中,然后,才转身返回屋内,并随手关上了大门。
柱子刚回到房间内,满脸幸福笑容的香莲就催促道:“柱子,你快去把准备用来过年的鞭炮拿出来一些吧,尽量多拿一些,也好冲一冲喜气,顺便给村里人报一报喜,等过两天有空了,你再去一趟街上,再多买一些鞭炮回来。”
“好,我这就去,也喜庆喜庆,给村里人报一报喜。”喜上眉梢的柱子当即乐呵呵的应声,然后哼着小曲,好似脚上带风,小跑着出了房间。
片刻后,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大雪纷飞的清晨,噼里啪啦的骤然响起。
随着鞭炮声响起,这座位于大山脚的宁静小山村,立即就变得热闹了起来,村里人在听到鞭炮声后,也不顾不上天空还飘着鹅毛大雪,邻里左右相约在一起,闲谈嬉笑中,三五成群聚前往柱子家。
随着柱子家的鞭炮声响起,有关香莲为柱子生了一个儿子的消息,一时之间,成为了村民之间最热的话题。
在这个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的小山村里,若非逢年过节,或是谁家有红白喜事,唯有生了儿子,才会放一些鞭炮用来报喜,若是谁家生了一个女儿,也敢放鞭炮报喜,绝对会成为村里人茶余饭后最大的笑料。
这一年,是公元1985年,寒冬腊月里的这一场大雪,不仅下的大,而且下的时间还长,连续下了好几天,香莲听陆续前来家中道喜的村民们说,这是一场一二十年都未曾见过的大雪。
然而,这样的一场大雪,自开始下雪,直至冰雪消融,香莲都未能看上一眼。
为了铭记这个特别的年份,柱子还特意花钱,请村里比较有文化的一个老人作了一首打油诗,诗名是《庆喜得贵子》。
寒风飞瑞雪,天地变苍茫。
鞭炮庆欢喜,普天乐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