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浴火反思,铸就根基
李逍遥那惊世一剑,虽重创联军指挥中枢,逼退了铁壁关下的敌军,但战争的阴云并未散去。联军主力犹在,他们如同受伤的野兽,退后舔舐伤口,酝酿着更凶猛的反扑。边境线上,小规模的摩擦与试探从未停止,烽烟依旧在各处要塞升起。
铁壁关,这座饱经战火洗礼的雄关,成为了天玄与书院一方精神的象征。关墙之上,伤痕累累,暗红色的血迹浸透了砖石,诉说着之前的惨烈。幸存下来的守军们,默默地搬运着同袍的遗体,修复着破损的城防,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却愈发坚毅。
赤练卸去了破损的赤甲,换上了一身干净的红色劲装,但眉宇间的煞气与那份历经血火淬炼的沉稳,却已深深烙印。她亲自巡视伤兵营,看着那些缺胳膊少腿、却依旧咬牙不吭声的士卒,心中波澜起伏。她曾以为自己的《燎原百击》一往无前便是强大,如今才明白,个人的勇武在战争的洪流中固然重要,但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信念坚定的军队,才是真正的基石。
“我们的弩箭射程和威力,还是不够。”她对前来视察的嘉许说道,声音有些沙哑,“若是能有更强大的制式武器,将士们或许能少流很多血。”
嘉许看着关墙上那些由他设计、却在实战中暴露出各种问题的防御阵法节点,重重地点了点头。他之前更多专注于宏观阵法与建筑规划,如今才深切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一件好的制式装备,一个高效的战阵,往往能左右一场局部战斗的胜负。“我明白了,赤练将军。回去后,我会立刻着手改进。”
藏龙谷内, 气氛同样沉重而反思。
叶凌天已经返回,他带回了风吼谷之战的经验,也带回了对联军背后可能存在的“中州黑手”更深的警惕。一场高层会议在建木之下召开。
“此战,暴露了我们太多问题。”叶凌天开门见山,声音沉稳,“其一,高端战力虽有一定优势,但中下层军官与修士的培养体系尚未完善,面对联军庞大的人数,我们打得很吃力。其二,武器装备、丹药符箓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远远不够,战时消耗巨大,难以为继。其三,各势力之间虽已整合,但协同作战的效率仍有待提高,指挥系统在面临复杂战局时,反应不够迅捷。”
孔文渊补充道:“战后抚恤、流民安置、重建家园,亦是重中之重。若后方不稳,前方将士如何安心用命?”
萧陨坐在轮椅上,虽然气息依旧微弱,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他缓缓开口道:“战争,不仅是实力的碰撞,更是意志与智慧的较量。院长奇袭风吼谷,李剑仙一剑慑敌,皆是‘势’的运用。然而,我们还可将‘势’用得更加精妙。”他顿了顿,看向叶凌天,“院长可还记得‘天机之力’?”
叶凌天点头,他亲身感受过萧陨那洞察先机般的智慧,也见识过天机城玄机子那深不可测的推演之能。
“天机之力,并非仅仅是卜算吉凶。”萧陨解释道,“其核心在于‘洞察’与‘引导’。洞察万物运转的规律,洞察人心向背,洞察力量流转的节点;进而,以微小的力量,引导大势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例如,联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我们若能精准洞察其矛盾,加以引导,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再如,战场之上,若能洞察敌军阵法能量流转的薄弱之处,便可一击破敌,事半功倍。”
他这番话,为众人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战争,不仅仅是硬碰硬的厮杀,更可以是一场精妙的棋局。
“萧老所言极是。”叶凌天深以为然,“那我们便双管齐下!一方面,大力培养中下层人才,建立完善的修炼、战阵、后勤保障体系;另一方面,成立‘天机院’,由萧老主持,网罗精通推演、情报分析、战略谋划的人才,为我们未来的行动,提供智慧的指引!”
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战争的洗礼,让他们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也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整合与新生:
接下来的数月,在战争阴影的笼罩下,一场深刻的内部变革在天玄王朝与山河书院体系内悄然进行。
· 人才培养:书院扩大了招生规模,不仅看重天赋,更看重心性与毅力。设立了“战堂”,由李逍遥、赤练、杨破云等担任教官,系统传授战斗技巧与战阵配合。设立了“百工堂”,由嘉许、饕餮无咎等负责,专门研究改进武器装备、丹药炼制、符文铭刻,力求标准化、规模化、实用化。
· 资源整合:钱多福的商会网络与天玄官方商会彻底融合,形成了一个覆盖极广、效率极高的资源调配体系。各地的矿脉、药田被统一规划开发,优先保障军事与核心人才培养。
· 制度完善:在孔文渊的主持下,一套更加精细化的贡献点制度被建立起来。无论是战场杀敌、完成任务,还是技术创新、后勤保障,都能获得相应的贡献点,用以兑换修炼资源、功法秘籍甚至请教强者指点。这极大地激发了所有人的积极性。
· 天机初建:萧陨虽然行动不便,但智慧超群。他开始筛选有推演天赋的弟子,组建天机院的雏形。同时,他凭借对中州势力的了解,开始构建一个针对性的情报分析框架。他甚至开始尝试,以自身残存的天机之力,结合建木的磅礴生机,推演联军下一步的可能动向,为前线防御提供预警。
· 战后安抚:云汐、春兰、秋菊等女子,展现了她们细腻的一面。她们组织人手,妥善安置阵亡将士家属,发放丰厚的抚恤金;开设善堂,收容战争流离失所的孤儿与老人;协调资源,帮助受损严重的城镇进行重建。这些举措,极大地凝聚了民心,稳固了后方。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共识逐渐在高层中形成:分散的“山河书院”、“天玄王朝”、“青阳叶家”等名号,已经不足以承载他们如今整合后的体量与未来的雄心。他们需要一个更加统一、更具号召力的名字,一个能涵盖他们所有理念与追求的共同旗帜!
经过多次商议,一个名字被最终确定下来——“凌天宗”!
取“凌驾九天,问道寰宇”之意,既包含了叶凌天的名号,也彰显了其超脱地域、放眼未来的宏大志向。以“宗”为名,标志着他们将从一方势力,正式向一个传承万古的庞大宗门迈进!
建立宗门,并非简单地换个名字。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宗门驻地规划、制度确立、人事任命、开宗大典等等。叶凌天决定,待边境局势稍微稳定,便正式启动开宗大典,向整个世界,宣告“凌天宗”的诞生!
战争的火焰仍在边境燃烧,但希望的种子,已在废墟与反思中,悄然萌发。一个更加团结、更加强大、目标更加远大的整体,正在血与火的淬炼中,缓缓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