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消息,如同长了腿的八卦,一路翻山越岭、跨河过草原,终于传到了正在渔阳太守府里研究“高句丽蜈蚣参的一百种死法”的张承耳朵里。
“啥?王允挂了?吕布跑路去投奔袁绍了?李傕郭汜那两个二五仔带着十万西凉混混杀回长安,又把天子给圈起来了?”张承丢开手里那根依旧在顽强喷墨的“海产刺客”,抓过军报快速扫了一遍,脸上的表情从惊讶逐渐变成了……狂喜?
“哈哈哈!天助我也!”张承一拍大腿,乐得差点把案几上的茶杯震翻,“老子就说嘛!王允那老小子看着就不像能hold住全场的人!吕布更是个专业跳槽的,指望他俩稳住长安,还不如指望公孙度自己把水泥饭桶吃了!这下好了,长安又乱成一锅粥,李傕郭汜自己内部都得打出狗脑子,谁还有空惦记咱们北边这点事儿?”
他兴冲冲地拿着军报去找郭嘉,一路嚷嚷着:“奉孝!奉孝!好消息!长安那边又续上混乱副本了!咱们的休养生息计划可以安心搞起来了!”
郭嘉正裹着厚厚的羊毛毯(渔阳特产,张承强制配发),在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喝药,闻言连眼皮都没抬,慢悠悠地啜了一口“续命汤”,淡淡道:“嘉已知晓。李傕、郭汜,匹夫之勇,不足为虑。二人联手或可一时得势,然其性贪婪,内部倾轧必生,长安……且得乱一阵子。吕布投袁,乃驱狼吞虎之策,袁本初此刻,怕是既喜得猛将,又忧其反噬,头疼着呢。”
“可不是嘛!”张承一屁股坐在郭嘉旁边的石凳上,眉飞色舞,“袁绍把吕布打发到跟曹操接壤的阳平,摆明了就是让这俩潜在对手互相恶心!自己好安心去并州捡便宜!这算盘打得,比糜子仲还精!”
他掰着手指头算:“袁绍啃并州,曹操要防吕布还要稳固兖州,刘备在徐州跟曹豹较劲,袁术还在找他的传国玉玺……哈哈哈!全都没空搭理老子!天赐良机啊奉孝!咱们可以安心种田、搞钱、生孩子……呃,是搞建设了!”
郭嘉终于抬起眼皮,看了自家主公一眼,嘴角微扬:“主公既知此乃天赐良机,当有所为。”
“那必须的!”张承斗志昂扬,“首先,高句丽那帮棒子……呃,是高句丽友人,最近好像不太安分?总在边境探头探脑,听说还偷偷摸摸想跟公孙度的残部勾搭?老子还没去找他们麻烦,他们倒先嘚瑟起来了?”
提到高句丽,张承的小眼睛就开始放光,不是战斗的光,而是……一种看到肥羊的贪婪光芒。
“打打杀杀多没技术含量?还浪费老子的水泥和海鲜!”张承搓着手,脸上露出标准的“奸商”笑,“老子要跟他们玩点高端的——经济战!用咱们的渔阳特产,把他们那点家底掏空!”
很快,一次关于“如何用美食与文化和平演变高句丽”的高级军事会议,在渔阳太守府召开。与会人员包括:依旧病恹恹但脑子转得飞快的郭嘉,掌管钱袋子一脸精明的田楷,面无表情但偶尔会嘴角抽搐的赵云,以及听说要搞事情就莫名兴奋的严纲。
张承站在他那张鬼画符般的“战略地图”前,用一根小木棍指着高句丽的位置,开始了他的表演:
“兄弟们!看见这块地方没?高句丽!盛产什么?人参?皮毛?还有……泡菜?”他咂咂嘴,“那玩意儿酸不拉几的,能跟我们渔阳的麻辣鲜香比?老子决定了,第一阶段经济战,代号——‘辣椒霸权’!”
田楷疑惑:“主公,何为……辣椒霸权?”
“就是让他们离不开老子的辣椒!”张承得意地解释,“高句丽那地方,冬天冷得跟冰窖似的,就靠泡菜和那点寡淡的肉汤过日子。咱们把麻辣火锅底料、五香肉干、还有国渊那边刚搞出来的‘疑似辣椒酱’(用茱萸、花椒等本地辛香料仿制的),通过商队,大量、低价、甚至免费赠送的方式,倾销过去!”
严纲挠头:“白送?主公,咱现在有钱了也不能这么造啊?”
“你懂什么?这叫培养用户习惯!”张承一副“我是商业教父”的嘴脸,“先让他们尝到甜头,体会到麻辣带来的极致味觉享受和浑身暖洋洋的快感!等他们吃上瘾了,离了咱们的调料就感觉人生无味的时候,再慢慢提价!到时候,一根人参换一罐辣椒酱,一张貂皮换一包火锅底料,还不是咱们说了算?”
他越说越激动:“这就跟那什么……线上补贴,线下收割一个道理!老子先用美食打开他们的国门,腐蚀他们的味蕾,掌控他们的饮食命脉!让他们从精神到肠胃,都变成咱们渔阳的形状!”
赵云忍不住开口:“主公,若高句丽王室下令禁止……”
“禁止?他们禁得了吗?”张承嗤笑一声,“欲望是最好的走私动力!官方越禁,黑市越火!到时候,咱们的调料就是硬通货,比他们的五铢钱还好使!高句丽的贵族们会为了一口麻辣火锅打破头,普通士兵会为了一包肉干开小差!军心?民心?在极致的美食诱惑面前,都是纸老虎!”
郭嘉适时补充,声音依旧虚弱,但条理清晰:“主公此计,攻心为上。可辅以文化输出。令管宁先生组织人手,编写些简单易懂的《渔阳美食与养生》、《论辛辣食物驱寒补阳之功效》等小册子,随商队散发。再让乌桓骑兵在边境‘偶然’遗失几件限量版高领毛衣……多重刺激,使其民心生向往。”
“看看!还是奉孝懂我!”张承大力拍着郭嘉的肩膀(郭嘉被拍得一阵猛咳),“就这么办!田楷,商贸的事你负责,组织一支‘渔阳美食文化传播使团’,带上咱们最好的货,去找高句丽的商人‘友好交流’!严纲,你派点机灵的士兵伪装成商队护卫,顺便摸摸他们的边防底细!”
安排妥当,张承志得意满地总结:“等咱们的辣椒和毛衣统治了高句丽的餐桌和衣柜,他们的经济命脉就攥在老子手里了!到时候,还用得着动刀动枪?老子一断供,他们全国上下都得跪求老子发货!这就叫——杀人诛心,不见血!”
众将听得目瞪口呆,感觉主公这脑袋里装的东西,比那艘沉没的水泥船还要……天马行空。但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有点道理?
于是,一场针对高句丽的、“润物细无声”的经济文化入侵,悄然拉开了序幕。
渔阳的商队打着“睦邻友好,文化交流”的旗号,满载着香气扑鼻的火锅底料、滋味无穷的肉干、柔软暖和的毛衣,以及各种“渔阳精品”(包括但不限于雪花盐、英雄血、以及王铁柱出品的、丑得很有特色的水泥小摆件),浩浩荡荡地开赴高句丽边境。
起初,高句丽官方还保持警惕,限制交易数量和种类。但架不住渔阳货物质优价廉(初期甚至是半卖半送),尤其是那麻辣鲜香的调料和保暖舒适的毛衣,在高句丽寒冷的冬季里,简直就是救命的神物!
很快,边境的黑市就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高句丽的贵族们以能用上渔阳的火锅待客为荣,士兵们偷偷用军饷换取能让他们在寒夜中感到温暖的肉干和辣椒酱,甚至连高句丽王宫里的厨子,都开始偷偷研究渔阳菜谱……
正如张承所预料,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高句丽的国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瘪了下去,大量的人参、皮毛、药材等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渔阳,换回那些让他们欲罢不能的“渔阳特产”。
消息传回渔阳,张承看着账本上再次飙升的进项和田楷汇报的“高句丽边境物价指数及民心满意度(美食版)调查报告”,乐得见牙不见眼。
“看见没?子龙!这就叫‘软刀子杀人’!比真刀真枪省钱省力还高效!”张承得意地啃着糜贞最新托人送来的(据说加了新配方)的辣条,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
赵云看着地图上高句丽的方向,沉默良久,最终缓缓吐出一句:“主公……此等战法,云,闻所未闻。”
“那是!老子可是开宗立派的!”张承恬不知耻地自夸,随即又想起一事,对郭嘉道:“奉孝,咱们也不能光搞经济。军事上也得给高句丽点压力,让他们没心思搞小动作。让阎柔在辽东边境多搞几次‘军事演习’,把咱们那几艘能浮起来的水泥船也拉出去溜溜,吓唬吓唬他们!”
郭嘉点头:“正该如此。虚实结合,方为上策。”
于是,就在中原各路诸侯为了地盘打得头破血流之时,北方的渔阳集团,却在张承的带领下,一边数着从长安“零元购”来的金山银山,一边用辣椒和毛衣不动声色地给高句丽“放血”,顺便疯狂搞内政建设,修路、练兵、造大船、研究黑科技……忙得不亦乐乎。
张承站在渔阳城头,看着城外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和远处操练的新军,再想想东边那个正被“麻辣陷阱”慢慢套牢的高句丽,只觉得心情无比舒畅。
“唉,无敌,就是这么寂寞且……充满辣味!”他深吸一口空气中弥漫的、混合了水泥粉尘和隐约火锅香气的复杂味道,感觉这就是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