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问。”老樵夫微微一笑,“我只救好人,我不过是顺手罢了。”
周副将愣了愣,拱手道谢。老樵夫摆摆手,转身隐入林中,只留下一串被脚步打散的鸟鸣。
队伍继续前行,山路越走越险,青苔湿滑,松涛阵阵。
就在前方,一座木桥如丝带般悬在深涧之上,桥下水声轰鸣,这便是清风观前的九曲桥。
“都别动!”周副将低声喝止了一名想上前的亲兵,“桥身不稳,先看我的步子。”
他取出老樵夫给的铜铃,深吸一口气,按照指示,轻轻摇动了三下。
叮——叮——叮——
铃声清脆,仿佛穿透了水声。片刻之后,桥对岸的雾中传来了一声回应,像有人用指尖轻叩铜钟。
周副将心中一松,这才带领队伍踏上桥。他边走边数,每拐一个弯,心中便多一分敬畏。
过桥之后,便是清风观。山门上“清风观”三字飘逸洒脱,门旁的铜钟纹路古朴,钟口积着薄薄一层灰。
观中走出一位白衣道长,眉目清朗,眼神却像古井般幽深。他向周副将稽首:“将军远来,贫道一清有礼了。”
周副将说明来意,道长微微一笑:“观中清苦,恐怠慢将军。请随我来。”
穿过几重院落,来到大殿前。周副将突然注意到,殿中供奉的并非三清,而是一块无字木牌。
“这是……”他疑惑道。
一清道长轻抚木牌,轻声道:“此牌无字,却记万事。将军所求,或许不在牌上,而在心里。”
周副将向一清道长详述了严靖川将军夫妇的危急病情,恳请他下山救治。道长沉吟后,取出一只古旧的木匣,交给周副将,里面是一枚铜铃和一张符纸。
“此去多艰,”道长嘱咐道。
一清道长拿出法器,低声道:“此地不宜久留。”他让周副将收起铜铃,又从袖中取出三张黄符,分别贴在桥身三处。
“过桥时莫回头,听水声而行。”
众人依言而行,脚下的木桥竟似稳固了几分。周副将心中一动,这才明白,老樵夫那句“顺手”,背后是多少不为人知的守护。
刚出山门,天色骤变。峡谷中阴风阵阵,雾气如墨。
“噤声!”一清道长压低声线,“此雾能惑人心,听我脚步。”
他脚步看似随意,却精准落在某些青石之上。周副将屏息跟随,余光却瞥见雾中伸出一只枯手,抓住了一名亲兵的脚踝!
“放箭!”周副将一声令下。
箭雨入雾,却杳无回音。
就在危急时刻,一清道长祭出一张符纸,幽蓝火光在雾中炸开,照亮了几具蹒跚而行的黑影。
“尸傀!”道长面色凝重,“是青乌子的手笔。”
话音未落,更多黑影从雾中爬出,向队伍扑来。
一清道长手捏法诀,口中念念有词,身前顿时浮现出一道无形的屏障,挡住了尸傀的第一波冲击。
“列雁翎阵!”周副将抓住时机,果断下令。
亲兵们迅速结成阵势,长枪手在前,短刀手掩护,弩手在侧寻找破绽。
尸傀虽不知痛,但关节僵硬。周副将抓住这一弱点,命人专攻其臂腿连接处。
一清道长则以符火扰乱其阴气,为士兵们创造机会。
“破!”
随着一声低喝,亲兵们合力斩断了最前排尸傀的双腿,黑影倒下,化作一团黑雾。
黑雾散去,峡谷暂清。但天空中雷声滚滚,一道闪电劈在不远处的古树上。
“雷煞将至!”一清道长取出护身符分发给众人,“贴于胸前,莫要逞强。”
周副将将护身符一一拍在亲兵胸口,自己也将一枚按在心口。那符纸触手微烫,仿佛还带着一清道长掌心的余温。
下一刻,惊雷再至,众人只觉胸口一热,护符光芒一闪,将雷煞导入地面。
“记住,雷只找心虚之人。”道长的声音在他耳畔回响。
下一刻,惊雷再至,仿佛天崩地裂。众人只觉胸口一热,护符光芒一闪,将雷煞导入地面,化作一圈圈细小的电光,沿着湿润的石缝蜿蜒而去。
“走!趁雷势未盛!”周副将低吼一声,率先迈步。
队伍加快了脚步。脚下的石子被踏得“咯吱”作响,水声在耳畔轰鸣。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背上的寒意被护符的温热所逼退。
转过最后一道弯,前方的雾气豁然开朗,峡谷的出口就在眼前。
就在这时,一道更加恐怖的紫色闪电劈下,直取队伍中央!
周副将心中一紧,刚想提醒,却见一清道长已经踏前一步,手中木剑一挥,一道无形的屏障瞬间张开。
雷光在屏障上炸开,化作无数细小的电蛇,被护符的光芒一一引走,消失在地面。
队伍终于冲出了峡谷。回望那座吞噬了无数雷光的深渊,周副将心中百感交集。
“此去军营,还有一段路要走。”一清道长提醒道,“雷虽过,心却不能散。”
周副将点点头,整理好队伍,带着众人向着远方的曙光,继续前行。
前方出现一座破败的山神庙。
“今夜在此歇息。”一清道长环视四周,“此庙虽破,神位尚在,可借一丝正气。”
他在庙门贴下符纸,又以糯米和朱砂在地上布了一个简易的镇煞阵。
夜半,庙外传来低低的哭泣声,如怨如慕。亲兵们纷纷惊醒,握紧了手中的兵器。
“莫听。”一清道长闭目打坐,“是山魈借声惑人。”
他拿起铜铃,轻摇三下。铃声清脆,如清泉落石,庙外的哭声顿时消失无踪。
次日清晨,天降大雨。山路泥泞,马匹频频打滑。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弃马!”周副将当机立断,“轻装前行!”
亲兵们虽然不舍,但军令如山,纷纷将马匹牵至树下系好,背起行囊继续赶路。
雨势越来越大,前方的坡道几乎成了一道泥瀑。
“踩草根!”一清道长提醒道,“草根深固,可借力。”
众人依言而行,果然稳了许多。
就在此时,一名亲兵脚下一滑,身体向后坠去!
“抓住!”周副将一个箭步,死死抓住了他的手腕。
一清道长则迅速抛出一张符纸,化作一道细藤,缠住亲兵的腰,两人合力,将他拉了上来。
危机暂时解除,但前路依旧艰险。
“把麻绳拿出来,结成人链!”周副将立刻调整策略,“我在前,道长押后!”
队伍像一条在雨幕中缓缓蠕动的长龙,艰难而坚定地向着山下进发。
雨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天色也越发阴沉。
“前方有一处废弃的驿站!”带路的亲兵高声喊道。
周副将心中一喜,只要能找到避雨之所,队伍就能喘口气,再做打算。
周副将和道长带着士兵们,在驿站避雨。
道长看着天色,对周副将说道:“周将军,可命人先生火取暖,不出两个时辰,就可出行了。”
果不其然,真如道长所料,很快就雨过天晴了。周副将对这位神秘道长,心中充满了佩服,思索着:如若靖安军里有这样一位能人,何愁边境不安宁。
道长看着发呆的周副将,说道:“将军,请。”他回过神来,走在道长前面。
此后的路程,顺利了许多。
三个时辰后,终于看到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