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小白章,梁晓悦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那可不行!小白章的价格不高,我想留着自己吃。
白灼着吃,蘸点醋,鲜得能掉眉毛;
爆炒的话,加点辣椒,又香又辣,配米饭能吃两大碗;
做成卤味更绝,比供销社里卖的零食还好吃。这么好的东西,可不能便宜了别人!”
范桂香被说得直咽口水:“你这描述,听得我都想吃了!行,不卖就不卖,自己吃才划算。
那你家的干货呢?上次你说晒了不少虾干、鱼干,带点去卖啊?”
梁晓悦叹了口气:“别提了,之前晒的干货货我全邮寄给家里人了。我家现在没啥存货了,就剩点后来晒的蚝肉干,能带去卖。”
其实,她空间里还有些海参干、鲍鱼干。
这些她放在量子锁鲜仓里备着。以防有用得着的地方。
家里唯一的干货就是后来晒的蚝肉干可以带出去卖。
这里的生蚝很多,以后晒的再邮寄给家里人。
她估计,以后两个月能给家里人寄一次东西就不错了!
干货存久了放不住,也没有卖相。
最好是刚晒好的拿出去卖,最能卖出好价。
梁晓悦又问徐慧琴,她打算带哪些东西出去卖。
结果,她跟范嫂子差不多,家里只留少量自己吃的。
给老家的人寄点螺贝干,其他的存货打算都带出去卖。
她们俩的海参全部晒成了干的,打算带出去卖掉。
其实,今年海参干的价格并不好。
而海参的营养价值还可以,梁晓悦是觉得卖了不划算,但她也不好明说。
毕竟,这两人真的挺持家的。
能换钱的都想拿出去卖掉。越贵的东西越不舍得自己吃。
反正,她们靠着大海,以后想捡点海参应该还是有机会。
梁晓悦又问范桂香:“范嫂子,你知不知道小青龙卖什么价?”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以前很少抓到龙虾。即使抓到一只也不够家里几个孩子分的,哪里有卖的。”
说完,范桂香又道:“说不定赵婶子的儿媳妇黄小琴知道。她是本地姑娘,她娘家就是渔村的。”
“行,我晚点去问问她,家里还有4只,若是价格好的话,我带两只出去卖。”
其实,梁晓悦私心里是不想把龙虾带出去卖的。
但是,她不能露富,来了这里就得入乡随俗。
她捡了11只龙虾的事,范桂香跟徐慧琴都知情。
她给两家各送了两只,他们自己吃了三只,还剩下四只。
全部卖了,那是不可能的。
她打算带两只出去卖。留两只给沈行舟吃。
要是她把好东西都留着自己吃。
范桂香和徐慧琴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会犯嘀咕:“晓悦家咋这么多好东西都不卖?是不是日子过得比咱们好太多?”
时间久了后,三人之间会慢慢生出距离。
虽然她是真的很有钱,但是也不能露富。
她清楚,朋友之间最忌讳的就是差距太大。
你要是过得比别人好一点,大家还能一起玩;
可要是好太多,别人还在为温饱发愁时,你已经有存款了。
这个就很诛心了。
后世有句话,把朋友关系定义得很精僻:害怕朋友过得苦,又怕朋友开路虎。
这话虽说有调侃之意,可把人性的阴暗面总结得很到位。
朋友之间,能一起吃苦,却不一定能一起享福,尤其是当差距悬殊的时候。
没有一起同甘共苦过,哪能交到真心的朋友?
所以,梁晓悦始终保持着,跟范桂香和徐慧琴差不多的生活水平。
空间里有好东西,也只能偷偷摸摸地用。
就在刚才,梁晓悦说自己家里人多,所以,她把大部分干海货都寄回家了。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
就是为了让范桂香和徐慧琴觉得,她跟大家一样。
也得为家里人操心,也没有多余的好东西可浪费。
范桂香还替她心疼了好久。
直叹那么多的干货,能卖几十块钱呢!
梁晓悦回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来随军的时候。
家里人听说我来岛上生活日子肯定很艰苦,一大家子人凑了不少的票据给我。
我也没有办法回报他们,只能给他们寄些海货回去。”
这样一说,范桂香又觉得她这个做法很对。
毕竟,亲戚之间也是需要感情维系的。
没有谁应该帮助谁,都是互相帮助。
她还把自己老家的事情,跟这两个妹子吐了好一番苦水。
原来,李斯同有三兄弟。
老大在家里种地,李斯同是老二,老三两口子在城里工作。
这时候的大部分家庭,父母还健在兄弟之间都没有分家。
李斯同自从当兵后,每个月都会给老家寄钱。
以前一个月寄5块给家里,自从他当上军官后,每个月寄10块。现在,每个月寄20块回家。
时不时的还要给家里人寄些海货。
就这样,老家的大嫂还嫌她们给家里的钱少了。
说他们在外面过好日子,把爹娘丢给老大两口子养着。
他们自己也有三个孩子要养,一大家子人生活,孩子读书。
每个月的开支也不少。
家里的三个孩子都穿得破破烂烂,说给家里人听,大家还不相信。
梁晓悦一听,也觉得遇上这样的极品亲戚就挺糟心的。
20块钱给老两口养老,肯定是绰绰有余。
范桂香说自己娘家有四个哥哥,两个妹妹。
她每年过年的时候,会给爹娘寄点海货回去。再寄20块钱,当作送节礼的。
几个哥哥们都分家了,家里的孩子也多。
给这家寄,不给那一家,大家也有得说。
寄少了,怕爹娘吃不到嘴。
寄多了,她自己也不够吃的。
给两个妹妹家里还是隔一两年寄一点。
就这样,几个嫂子还说她偏心。
没人想过他家里只有一个人赚钱,养一大家子人。
四个哥哥家里,她哪怕一家寄两斤干海货。
也要几十上百斤鲜货才能晒出来。
大家得了便宜,还嫌少,都没人给她寄一棵菜干。
她说,今年只给两个妹妹家里寄点海货,几个哥哥家里一粒螺肉都不寄。
当初,她生孩子的时候,两个妹妹给她寄了不少的小孩衣服过来。
还会把老家的特产给她邮寄一些来。
几个嫂子一寸纱都没寄。
还反过来说没吃到孩子们的满月酒,感觉亏了。
梁晓悦不好评人家的家事,只说自己家里也有四个哥嫂。
人情往来的开支也不小。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就对了,谁家还没点糟心事。
若是你过得太顺遂了也会遭人嫉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