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关东长白山下有个靠山屯,屯子里有个叫王老五的汉子,四十来岁,是个走山的老手。这走山就是进山采参,讲究不少规矩,王老五干了半辈子,虽没发什么大财,但也算衣食无忧。
这年秋天,王老五照例进山,在林子里转了七八天,竟一根参毛也没见着。他心里纳闷,这老林子他熟得跟自家炕头似的,往年这时候,少说也能挖着几棵五品叶。眼看干粮快见底了,王老五一咬牙,往那人迹罕至的老林深处走去。
这一去,还真让他找着了一片好参。正高兴间,忽然天色暗了下来,乌云压顶,雷声滚滚。王老五心道不好,这深山老林里遇上大雨,可不是闹着玩的。他急忙收拾家伙,正要下山,却见不远处山崖下有个洞口,想着先去避避雨。
刚到洞口,大雨就倾盆而下。王老五钻进洞内,发现这洞不深,但很干净,似乎常有什么东西出入。他生了堆火,烤着干粮,忽听洞外有响动。定睛一看,竟是只通体雪白的狐狸,头顶却有一撮蓝毛,在雨中瑟瑟发抖。
王老五常年走山,知道这山里的狐狸有些灵性,尤其是异色的,多半不是凡物。他心生怜悯,招呼道:“进来吧,避避雨。”
那狐狸似懂人言,迟疑片刻,还是进了洞,在离火堆不远的地方趴下。王老五掰了块饼子扔过去,狐狸嗅了嗅,慢慢吃了起来。
雨停后,狐狸起身,朝王老五点了点头,转身消失在林中。王老五也没在意,收拾收拾便下山回家了。
谁知过了几天,王老五夜里做了个怪梦,梦见一个白衣书生,头顶蓝巾,向他拱手道:“多谢那日相助,我乃长白山上修炼的狐仙,日后若有难处,可来山中寻我,只需连呼三声‘蓝顶先生’即可。”
王老五醒来,只当是梦,没放在心上。谁知接下来几个月,他走山出奇的顺利,每次进山必有大收获,家里的日子也渐渐宽裕起来。
这天,王老五在屯子里遇上个外乡人,姓胡,自称是省城来的商人,要收老山参。胡商人见王老五手里的参品相好,出价也高,两人便熟络起来。
酒过三巡,胡商人神秘兮兮地问:“王哥,你这参可不是寻常地方能采到的,莫非是得了什么高人指点?”
王老五酒劲上头,便把遇到蓝顶狐狸的事说了出来。胡商人听罢,眼睛一亮,低声道:“王哥,你这是遇上狐仙了!我听说这类仙家若能得其相助,可不止采参这点小利。我认识位高人,懂得请仙之法,若能请得狐仙相助,保你王家三代富贵!”
王老五起初不信,但胡商人巧舌如簧,又拿出几块大洋塞给他,说是定金。王老五贪心渐起,便答应试试。
几日后,胡商人真带来个道士模样的老者。那老者听了王老五的叙述,捋须道:“此乃修炼有成的狐仙,若能请它入住家中,奉为保家仙,可保你家业兴旺。不过需得诚心供奉,每月初一十五,备好酒菜香火,它自会显灵。”
王老五回家与妻子商量。妻子李氏是个谨慎人,劝道:“他爹,咱家虽不富裕,但也够吃够穿。这些仙家之事,还是少招惹为妙,免得引火烧身。”
王老五却不听劝,照着道士的指点,在家中设了香案,备上酒菜,夜间果然梦见那蓝顶书生。书生面色不悦:“我念你心地纯良,才暗中相助。你却听信旁人,欲拘我为奴,实在令人心寒。”
王老五大惊,忙辩解道:“仙人误会了,我只是想正经供奉,绝无强迫之意。”
书生叹道:“也罢,你我有缘,我便在你家住上三年,保你衣食无忧。但三年后,我自会离去,你不可强留。若应此约,明日你院中会有只白冠公鸡,那便是我暂居之所。”
次日清晨,王老五果然在院中见了一只罕见的白冠公鸡,通体雪白,鸡冠却是淡蓝色。他忙设香案拜谢,将公鸡好生供养起来。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王老五家的运势果然大好。不仅走山收获颇丰,就连家里养的猪羊也格外肥壮,地里的庄稼收成也比别家好上许多。不出一年,王家就成了靠山屯的富户。
王老五起初还守着本分,对狐仙恭敬有加。但日子一长,见识了城里富户的排场,他的心就野了。总觉得狐仙给的还不够,想要更多。
这天,胡商人又来了,见王家发达,羡慕不已,又怂恿道:“王哥,狐仙既如此灵验,何不求它指点个宝藏所在?我认识个南洋来的富商,正重金收购前朝宝物,若能找到一件,够你享福十辈子!”
王老五心动不已,当晚便对白冠公鸡拜求:“仙人既保我家业,何不再施恩德,指点个发财的门路?”
当夜,蓝顶书生又入梦来,怒道:“贪得无厌!我保你衣食无忧已是仁至义尽,你竟还想不劳而获,寻什么宝藏!”
王老五不服:“仙人既神通广大,指点个小财路有何不可?”
书生冷笑:“既然如此,明日你去西山乱石岗,那里有株老槐树,树下埋着个罐子,里面有些银元,够你一年用度。但切记,取之则缘尽,我再不会保佑你家。”
王老五醒来,喜忧参半。次日果真去乱石岗,找到了几十块银元。他高兴之余,又有些担忧,怕狐仙真不再保佑他家。
胡商人得知后,笑道:“王哥多虑了,这狐仙既肯给你银元,说明还是顾念情分的。我有个更大胆的想法...”
原来胡商人认识个日本军官,对中国的灵异之事极感兴趣,愿出重金亲眼见见狐仙真容。王老五起初不肯,但胡商人开出的价码实在诱人,足够他全家搬去省城过富贵日子。
禁不住诱惑,王老五答应了。约定之日,日本军官带着翻译和几个随从来访。王老五按照胡商人的吩咐,在白冠公鸡面前摆上丰盛供品,烧香跪拜,请求狐仙显形。
起初毫无动静,日本军官面露不屑。胡商人急了,暗中对王老五说:“看来得用强的,我这里有道符,贴在鸡笼上,逼它现形!”
王老五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接过了符纸。刚走近鸡笼,那白冠公鸡突然振翅长鸣,声震四野。紧接着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吹得人睁不开眼。
风停后,鸡笼空空如也,白冠公鸡不见了踪影。日本军官大怒,认为王老五戏弄他,命随从将王家砸了个稀烂,胡商人也不知何时溜走了。
当夜,王老五梦见蓝顶书生,头顶蓝巾染血,面色惨白:“我念旧情,一再相助,你却贪心不足,甚至引外寇辱我。今日缘尽,你好自为之。”
次日醒来,王老五发现昨日得来的银元都变成了瓦砾。更糟的是,从此他家运势一落千丈。走山再也采不到好参,家畜病死,庄稼歉收,不出一年,又变回了穷困模样。
村里老人说,这是狐仙怒了,收回了一切福泽。王老五后悔莫及,常独自进山,呼唤“蓝顶先生”,但再无回应。
有人说,曾在月明之夜,见长白山上有白狐对月长啸,头顶一抹蓝色,在月光下格外醒目。而那胡商人,后来在省城暴病而亡,死前胡言乱语,说是有白狐索命。
靠山屯的人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仙家可敬不可欺,缘分可遇不可求。贪心不足蛇吞象,最终害人害己。
而那蓝顶狐仙,据说仍在长白山中修炼,偶尔会帮助诚实善良的山民,但再也不会轻易现身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