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关东地界有个靠山屯,屯子里有个叫王老蔫的庄稼汉。此人四十出头,生性老实巴交,平日里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村里人都说他是个“闷葫芦”。王老蔫祖上本是猎户,到了他这一代,却连只山鸡都不曾打过,只在山脚下种着几亩薄田,勉强糊口。
这年腊月,关东奇寒,大雪封山半月有余。王老蔫家中柴火将尽,不得不冒雪上山砍柴。行至半山腰,忽见雪地中有一团黄乎乎的东西在蠕动,走近一看,竟是只黄皮子被猎户下的铁夹夹住了后腿,鲜血染红了周遭的雪地。
那黄皮子见有人来,眼中竟露出几分哀求之色。王老蔫心软,蹲下身来,轻声道:“你这小东西,也是条性命,我这就放了你。”
他费了好大力气才掰开铁夹,那黄皮子后腿已伤得不轻,趴在雪地中动弹不得。王老蔫叹口气,从怀中掏出随身带的止血草药,嚼碎了敷在黄皮子伤口上,又撕下衣襟一角为其包扎妥当。
“这冰天雪地的,放你在这儿也是冻死饿死。”王老蔫摇摇头,将黄皮子揣入怀中,继续上山砍柴。
当夜,王老蔫做了个怪梦。梦中一黄袍老者向他拱手作揖:“承蒙恩公相救,老夫黄三太爷,日后必有报答。”
次日醒来,王老蔫只觉梦中事荒诞不经,并未放在心上。谁知那被救的黄皮子伤愈后,竟不肯离去,只在王家柴房中住下。王老蔫心善,每日备些食物放在柴房门口,那黄皮子倒也知趣,从不出现在人前。
却说这靠山屯中,有个叫赵四的泼皮,平日里游手好闲,专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这日他路过王家,偶然瞥见柴房中有黄影一闪,心中起疑。待王老蔫下地干活后,赵四悄悄潜入柴房,见一硕大黄皮子正蹲在草堆中,眼泛精光。
赵四心中大喜,暗道:“这黄皮子成色极好,剥了皮至少能卖两吊钱!”正要上前捕捉,那黄皮子却似有灵性,嗖的一声从窗缝中钻出,不见了踪影。
当晚,赵四家中便闹起了邪祟。不是半夜锅碗瓢盆乱响,便是清晨起来发现鸡舍里的鸡全被放了出来,满院子乱飞。更可怕的是,赵四每晚必做噩梦,梦见一黄袍老者指着他鼻子骂:“狼心狗肺的东西,恩将仇报,必遭报应!”
赵四被折腾得精神恍惚,越想越觉得是王老蔫搞的鬼,便跑到王家门口破口大骂:“王老蔫,你个蔫土匪,使的什么邪法害我!”
王老蔫被骂得莫名其妙,正要分辩,忽见柴房中窜出一道黄影,直奔赵四而去。赵四吓得“妈呀”一声,连滚带爬地跑了。
自此,王老蔫才知自家柴房中的黄皮子非同寻常。当夜,黄袍老者又托梦来:“恩公不必忧虑,那泼皮我已惩戒。实不相瞒,我乃修炼三百年的黄仙,蒙恩公相救,愿保家宅平安,略尽绵力。”
王老蔫醒来后,与妻子刘氏说起此事。刘氏是个精明人,忙道:“既是仙家好意,咱们不可怠慢。”于是夫妻二人便在柴房角落设了个简易牌位,每日上香供奉。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王老蔫家中果然事事顺遂。原本贫瘠的田地竟连年丰收,家中饲养的鸡鸭也从不见丢失。更奇的是,王老蔫有次上山砍柴,不慎跌入山涧,竟被一股无形之力托住,安然落地。
消息传开,村里人都说王老蔫家有了“保家仙”,纷纷前来打听。王老蔫老实,便将前因后果说了。一传十,十传百,连外村人都知道靠山屯有个王老蔫,得了黄大仙庇佑。
这年春天,屯中首富钱老爷家的独子得了怪病,终日昏睡不醒,请了多少郎中都束手无策。钱老爷听闻王老蔫家仙家灵验,便备了厚礼上门求助。
王老蔫本欲推辞,当夜却梦见黄袍老者说道:“钱家小儿乃是被山魈所迷,取我洞府旁三七草,捣汁灌服即可。”
次日,王老蔫按梦中指示,果然在山中寻得三七草,送去钱家。钱家少爷服下药汁,不出半日便醒转过来。钱老爷感激不尽,赠银百两,王老蔫因此在屯中声名大振。
然而好景不长,邻县忽然来了个云游道士,自称张天师后人,专破邪法。听闻王老蔫家供着黄仙,便找上门来,指着柴房大喝:“何方妖孽,在此惑众!”
王老蔫忙上前解释,那张道士却不分青红皂白,掏出符咒便要作法。忽听柴房中传来一声冷哼:“小道士,你祖父张清源见了我还要叫一声老师兄,你倒在此放肆!”
张道士闻言大惊,他祖父名讳确是清源,外人绝不知晓。当下气势减了三分,仍强自镇定道:“妖孽休得胡言!”
“哼,你左臂有块胎记,形如八卦,是你张家世代相传的标记,可对?”柴房中声音又道。
张道士这一惊非同小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晚辈有眼无珠,冒犯仙长!”
原来这道士确是龙虎山张天师一脉,因家道中落,才靠云游作法为生。经此一事,他对黄大仙心服口服,还在王老蔫家中小住三日,与黄大仙论道谈玄,获益匪浅方才离去。
此事之后,黄大仙名声愈盛,前来求助者络绎不绝。有求医问药的,有问卜前程的,甚至有妇人求子的。黄大仙有求必应,但立下规矩:不助恶人,不帮亏心事,不受重礼。
王老蔫家中虽日渐富裕,却始终保持着朴拙本性,对前来求助者分文不取,只凭心意随意供奉。黄大仙曾托梦赞道:“恩公心地纯良,不负我当日相救之恩。”
这年中秋,黄大仙忽现人形,是一黄袍老者,与王老蔫夫妇共坐赏月。饮至半酣,黄大仙道:“我蒙恩公相救,保家三年,如今功德圆满,即将离去。”
王老蔫夫妇不舍,黄大仙笑道:“缘聚缘散,皆有定数。我走之后,恩公可继续供奉,自有后来仙家接替。只是切记,勿因富贵忘了本心。”
次日,柴房中黄皮子已不见踪影,只留一股异香,三日不散。王老蔫依言继续供奉,果然又有胡仙、柳仙相继而来,保得家宅平安,子孙繁盛。
再说那泼皮赵四,自被黄大仙惩戒后,整日惶惶不安。这日上山砍柴,忽遇暴雨,躲入山洞避雨,却见洞中有一受伤小狐。赵四本欲置之不理,忽想起王老蔫救黄皮子得报之事,心念一动,便将小狐带回家中医治。
伤愈后,小狐离去。当夜,赵四梦见一白衣女子前来拜谢:“蒙君相救,特来报恩。然君平日作恶多端,若能改过自新,我必保君平安。”
赵四醒后,思前想后,终于大彻大悟,从此改邪归正。后来也得了仙家庇佑,在屯中开了间豆腐坊,生意红火,成了安分守己的买卖人。
靠山屯自此仙名远播,十里八乡都知道这屯中人有仙缘,连带着整个屯子都兴旺起来。每逢初一十五,屯中人家家户户烧香供奉,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而王老蔫活到九十高龄,无疾而终。临终前,他见黄袍老者立于床前,含笑相迎:“恩公阳寿已尽,我特来接引。”
葬王老蔫那日,有人见一黄袍老者立于送葬队伍之后,躬身三拜,随即化作一阵清风而去。屯中老人都说,这是黄大仙来送恩公最后一程了。
自此,靠山屯保家仙的传说代代相传,成了关东地区一桩美谈。而王老蔫救黄皮子得报的故事,也成了老人教育儿孙“善有善报”的活教材,至今仍在当地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