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使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充满了威胁。
李纲闻言,脸色骤变,后面的话顿时被堵在喉咙里,再也说不出来了。
他深知金人这是准备拿捏官家的孝悌之心,迫使大宋中断抗金计划,转而向金国求和。
身为臣子,李纲不能反对此事。
毕竟太上皇也是君上,是官家的父亲。
哪有臣子劝官家不救父亲的道理?
这正是金人利用儒家道德伦理的阴险之处。
殿内气氛再度凝重,所有大宋臣子的目光都聚焦在崇祯皇帝身上。
他们知道,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呵呵.......”崇祯笑了笑,反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其目光冷冽地扫过金使,脸上没有一丝动摇或迟疑,斩钉截铁地说道:“一句话!尔等金人若敢南侵我大宋一寸土地,我大宋便抵抗到底,绝不放弃一寸山河,绝不退让半步!”
“太上皇乃大宋宗室,我大宋自会妥善安置!至于你们的威胁,哼,不值一哂!”
崇祯皇帝的强硬和决绝,彻底粉碎了金使的幻想。
金使脸色煞白,没想到宋帝竟然如此“不孝”,竟然连太上皇的性命都可以置之不顾!
他原本以为这张牌足以让崇祯投鼠忌器,却不料竟碰了一鼻子灰。
不用说,今日的谈判已彻底破裂。
金使无奈,只能愤恨地拱了拱手,转身出了皇宫。
朝会散去,群臣躬身告退。
崇祯皇帝回到乾清宫,脸上却是一片哭笑不得的无语。
他跌坐在龙椅上,只觉得荒唐至极。
这金人是脑子被驴踢了吗?竟然拿一个与朕无关的人来威胁朕?
太上皇赵佶又不是我亲爹,爱死不死,关朕何事?威胁也找错人了吧!”
想到此处,崇祯才猛然回过神来。
他现在名义上的身份是宋钦宗赵桓,而赵佶,正是他的“便宜老爹”。
这层名义上的父子关系,让他感到一阵阵的无奈和烦躁。
“怎么就摊上这么一个废物便宜爹?!”
崇祯心中暗骂,赵佶的昏庸无能,靖康之耻的屈辱,让他感到无比的丢人现眼。
这赵佶,论起丢人,简直比大明的英宗皇帝朱祁镇还要不堪!
“呸!”崇祯重重地啐了一口。
心中不觉浮现出一丝阴暗的想法:得想个法子,让金人自己弄死赵佶才好!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大肆宣传金人之残暴,金人之仇不共戴天,从而激发大宋臣民的抗金决心,更能让他少一个被金人拿捏的把柄。
毕竟,这“父子”关系,终究是金人可以大做文章的突破口。
......
数日间,南京城内突然暗流涌动。
大街小巷、茶馆酒肆、市井街头,开始有各种低语和议论悄然流传。
这些声音最初细不可闻,却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来,最终汇聚成一股汹涌的舆论洪流:
“大宋官家不顾人伦,任由太上皇老死异乡,而不顾其性命!”
“金人愿放太上皇归来,官家却为了私利,宁愿置先皇于不顾!”
“何其不孝,何其不义!”
......
诸如此类的话,如同一根根毒刺,扎向崇祯皇帝的孝悌之名。
皇城司提举顾千帆,作为皇帝的耳目,监察大宋臣民,很快听得到了这些议论之声,顿时大惊失色。
这些谣言,字字诛心,句句致命,无异于将官家架在火上烤!
顾千帆深知,汉人向来以孝治天下,孝道是维系宗法社会和皇权统治的基石。
如果皇帝背负“不孝”之名,天下人将如何看待?
史书又将如何记载?
这必将严重动摇崇祯皇帝的统治根基,使其在文人士大夫和黎民百姓心中的合法性受到质疑,甚至可能引发动荡!
“好毒的计策!”
顾千帆心中暗骂,面色铁青。
来不及多想,他立刻召集皇城司精干人马,全城抓人,务必溯清谣言源头!
皇城司的探子们如同撒网般铺开,明察暗访,很快便锁定了几个在人群中散布谣言的市井无赖和泼皮。
经过严刑拷问,真相浮出水面。
这些谣言,竟然是金国使者买通城中地痞流氓,大肆散布的!
目的,正是要败坏崇祯皇帝的声誉,动摇其统治。
顾千帆带着确凿的证据,匆匆入宫禀告崇祯帝。
乾清宫内。
崇祯皇帝听完顾千帆的禀报,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哼!此乃攻心之计,远胜刀兵!没想到金人也会玩这等阴险歹毒的手段了!”
他知道,金人这是想通过舆论攻势,逼迫他妥协。
崇祯沉思片刻,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坚决。
绝不能让金人的阴谋得逞,更不能任由自己的声誉被如此诋毁。
他冷笑一声,语气森然,下达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命令:
“顾千帆,传朕旨意,立刻将金国使者及其随从全部抓起来!不许有任何怠慢,但也不许他们自尽!”
顾千帆一愣,有些不解。
原以为官家会选择暗中处理或严惩散布谣言者,没想到要直接抓捕金使。
这是什么操作?
崇祯看出了他的疑惑,解释道:“朕要你,在南京城最繁华的闹市口,公开审问那金使!让他当着所有百姓的面,自己说出实情,亲口承认,是金人在构陷朕,是金人利用太上皇,意图离间我大宋君臣父子!让天下人都看清楚,金人豺狼之性,何其无耻!”
顾千帆闻言,瞬间明白了官家的用意。
这不仅是澄清谣言,更是反将金人一军,将金人的阴谋彻底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转化为大宋反击的舆论武器!
“臣,遵旨!”
顾千帆领命而去,心中对这位年轻的皇帝的魄力与智慧,又增添了几分敬佩。
至于如何让金使张口说出实情,这个简单,皇城司今日新发明了十几种刑法,正好需要有人试刑!
次日,南京城内万人空巷。
在最热闹的朱雀桥畔,搭建起了一个高台。
金国使者及其随从被五花大绑,押上高台。
皇城司的卫兵手持刀枪,严阵以待。
无数百姓围拢而来,他们原本对皇帝的“不孝”谣言心存芥蒂,此刻都带着疑惑与好奇,想要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顾千帆的亲自主持下,公开审问正式开始。
面对如潮的百姓,在皇城司的威压和证据面前,金国使者最终老老实实的招供,承认了他们散布谣言,污蔑崇祯皇帝,利用太上皇以达成政治目的的卑鄙行径。
当金使的供词一字一句地被高声宣读出来,当百姓们听到金人亲口承认这是他们构陷大宋皇帝的阴谋时,整个闹市口瞬间炸开了锅!
“无耻金贼!”
“豺狼不如!”
“金人用心险恶,竟然妄图离间我君臣父子!”
“陛下英明!原来是金贼的诡计!”
百姓们群情激愤,此前对崇祯皇帝的误解,瞬间转化成了对金人的滔天怒火。
他们纷纷喝骂金使无耻,怒斥金人豺狼本性,甚至有人捡起地上的菜叶石子,向高台上的金使扔去。
这一场公开审问,彻底扭转了舆论,粉碎了金人的攻心之计。
崇祯皇帝不仅成功洗清了“不孝”之名,反而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百姓心中的英明形象。
金人自作聪明,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反而激起了大宋军民更强烈的抗金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