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金国使者的船自北岸渡江而来。
江面晨雾弥漫,黑底金边的大纛在风中猎猎作响。
船首立着两名全副武装的金兵,冷眼扫视南岸的宋军。
城门已开,仪仗司在城下列阵迎接。
宋军甲胄齐整,长戟如林,战鼓不鸣,只用沉默表示警惕。
金国使者高冠狐裘,腰悬弯刀,步入城门时,目光如刃,似要将这座南都的城墙看穿。
他在武卫的引领下,穿过御道,走向文德殿,沿途百姓远远围观,压低声音议论:
“那就是金人么?好生嚣张。”
“可官家答应见他们,莫非真要讲和?”
有人摇头:“咱官家不是那等软骨头,且看他如何应对。”
金使之后,又一队宋军自江北而来,正是韩世忠。
这位在淮西浴血奋战的将军,虽然身体有伤,却依旧精神矍铄,面色坚毅。
韩世忠奉命前来金陵述职,更重要的是,等待朝廷谈判后的决定。
......
殿内香烟袅袅,大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韩世忠虽伤,亦着甲持剑立于班首。
岳飞在武班中,面色如铁。
金国使者行至殿前,略一拱手,却未依中原礼制叩拜,神情傲慢。
他并未急着开口,而是慢条斯理地环视了一周,眼神最终落在崇祯帝的龙椅上。
金国使者似乎很享受这种被众人瞩目的感觉,在短暂的沉默后,才缓缓开口,却带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居高临下:
“大宋皇帝,我奉我大金四太子兀术之命,与大宋皇帝共议退兵之事,然在商谈之前,有一事,需告知贵朝。”
崇祯居高临下,淡淡回道:“讲。”
金国使者笑着扫过殿中诸臣,刻意提高声音:“我大金兵锋所至,势如破竹!贵朝的太上皇赵佶,以及郓王赵楷,皆已被我大金将士生擒,如今正羁押在金营之中!”
此言一出,犹如一道惊雷在殿中炸响!
“什么?!”
“太上皇被擒?!”
“郓王也……”
大宋群臣顿时哗然,殿中议论声四起,有人惊呼,有人低语,不乏恐惧与不安。
昔日高高在上的太上皇和郓王,竟成了金人的阶下囚,这无疑是对大宋颜面最沉重的打击!
崇祯帝的脸色瞬间冷了下来,眼神却愈发锐利。
心中却是波澜不惊,甚至有那么一丝果然如此的了然。
太上皇的骚操作实在太多了,已经见怪不怪了。
只是这次,崇祯实在没想到赵佶爷俩居然主动去送人头。
他抬手示意殿中安静。
待嘈杂声稍歇,崇祯冰冷的目光直视金国使者,语气不带一丝感情:“金兀术有何条件?”
金国使者见大宋群臣面露惊慌,心中得意,愈发趾高气扬:“我大金四太子有言,若贵朝欲求太上皇与郓王平安归国,需满足我大金两个条件。”
“第一,贵朝需追加赔款一千万贯,此乃额外之资,与靖康之变前所议之五千万贯无关,故而,贵朝需赔付我大金总计六千万贯!”
六千万贯!
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殿中又是一片抽气声,不少大臣面露绝望。
宋室南迁,国库空虚,连建个行宫都捉襟见肘,如何能拿出如此巨款?
对这贪婪的狮子大开口,崇祯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他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平静,仿佛这六千万贯,不过是空气。
朕又不给,怕个卵!
崇祯淡淡道:“第二个条件呢?”
金国使者被大宋皇帝的反应弄得一愣,本以为对方会讨价还价,或者至少露出一丝震惊。
这与他以往遇到的宋朝皇帝和大臣截然不同。
不过,金使很快便恢复了傲慢,继续说道:“第二,我大金四太子久闻贵朝岳飞与韩世忠二将之名,深以为奇才,故,若贵朝欲换回太上皇与郓王,便将岳飞与韩世忠二人,交予我大金!”
此言一出,殿中气氛骤然紧绷。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队列中的岳飞和韩世忠。
这两位大宋的擎天之柱,此刻却成了金人索要的筹码!
这无疑是对大宋最恶毒的羞辱,也是最阴险的离间!
武班中有人当场怒骂:“尔等蛮夷,休想!”
岳飞与韩世忠两位将军,虽然面色铁青,但却纹丝不动。
他们将目光投向龙椅上的皇帝,等待着裁决。
崇祯帝的嘴角,此刻却勾起了一抹森冷的笑意。
这笑意,带着无尽的嘲讽,以及彻骨的寒意。
他缓缓开口,掷地有声回荡在死寂的殿堂之上:“郓王赵楷已被朕废为庶人,其名已自宗室除名,一个被贬为庶人的罪人,又岂配我大宋忠义将军为他抵命?!”
金使挑眉笑道:“那贵国的太上皇呢?”
心道你总不会连亲爹都不管不顾吧!
崇祯目光凛冽,直射金国使者,语调陡然升高,带着一股蔑视天下的霸气:“纵是太上皇,也不配!”
“轰!”
这句话,如同天雷击顶,在大宋群臣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等大逆不道之言,竟是从皇帝口中亲口说出!
然而,在场的将士们,尤其是岳飞与韩世忠,却在这一刻,胸中激荡,热血沸腾!
韩世忠身躯一震,眼中瞬间涌起热泪。
他戎马半生,屡立奇功,却从未得到过如此真挚的肯定与维护。
昔日童贯对他的功绩视而不见,而今日的皇帝,却肯为了他们这些武将,而将太上皇和亲王弃之如敝履!
这份知遇之恩,何以为报?!
岳飞亦是面露激动之色,这位素来沉稳的年轻将领,此刻也情不自禁地捏紧了拳头。
此等君王,此等魄力,大宋何愁不兴!
崇祯帝根本不给金国使者辩驳的机会,猛地一拍龙案,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声震屋瓦:“金人狂妄至极!朕今日便将话撂下,尔等所有条件,朕一概拒绝!你回去告诉金兀术,要打便打!我大宋将士,奉陪到底!朕在此立誓,绝不割地赔款!更不承认任何卖国条约!”
金国使者被崇祯这突如其来的雷霆之怒震得后退半步,面色发白。
他从未见过如此强硬的宋朝皇帝!
这简直与他来时所料想的卑躬屈膝,判若云泥!
金使强作镇定,厉声质问道:“那你们不要太上皇了?!贵朝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太上皇在我大金受辱致死吗?!”
崇祯冷笑一声,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太上皇若能为国捐躯,我大宋必将让金国,付出血的代价!这份血债,朕必将铭记于心,他日,定要尔等十倍奉还!”
这番话,如同将赵佶的生死置之度外,甚至暗含了“你爱杀不杀”的狠绝。
但在这混乱的朝局中,却显得如此大义凛然!
他委婉地拒绝了交换太上皇的条件,同时,又赋予了赵佶一个“为国捐躯”的“殊荣”。
殿中群臣,从最初的惊愕。
到此刻,无不被崇祯帝的这份魄力所震撼!
以往宋朝对金,素来以屈辱求和,割地赔款,献俘求饶。
而如今,这位年轻的皇帝,却以雷霆手段,断然拒绝了所有条件,甚至将太上皇的性命都置于国家大义之下!
这是何等的决绝!
这是何等的胆气!
殿中群臣热血沸腾,连素日持重的大学士们也不禁拱手称颂:“官家之志,万世可表!”
这一刻,金陵朝堂之上,再无先前的慌乱与绝望,只剩下对新君的深深敬畏与由衷的振奋!
金使见谈判无果,只得拂袖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