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梧那莫名的、持续不退的倦怠感,像一片阴云笼罩在整个团队上空。她不再是那个精力充沛、目标明确、能同时驾驭多项工作的“拼命三娘”。这种变化,对于依赖她为核心运转的团队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苏墨最先察觉到了危机的严重性。娱乐圈更新换代极快,哪怕只是短暂的沉寂,也可能导致人气下滑、资源流失。绝不能任由沈清梧在这种状态下“消失”在大众视野里。
“我们必须动起来!”苏墨召集了晓芸、宣传主管、造型师等核心成员,召开紧急会议,“清梧现在状态需要调整,但外界的工作和曝光不能停。在她恢复之前,我们要把所有的‘外围’工作顶起来,维持住热度!”
一时间,整个团队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超负荷运转起来。
苏墨成为了绝对的主心骨和对外屏障。她以惊人的效率和强硬的手腕,处理着所有需要决策的事务:筛选那些非沈清梧亲自不可的顶级邀约并巧妙延后;稳住那些重要的合作品牌方,给出合理解释并承诺后续配合;同时,她开始重点推进之前与沈清梧商讨过的、由工作室主导的小体量优质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即使沈清梧暂时放缓脚步,事业的齿轮依然在向前转动。
宣传团队则绞尽脑汁,挖掘一切可利用的素材。《无声证言》的后期花絮、精心剪辑的角色高光时刻、沈清梧过往作品的混剪……甚至《寻觅山河》旅途中一些未播出的温馨片段也被翻出来,配合着积极的舆论引导和话题营销,确保沈清梧的名字和正面形象持续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他们必须营造出一种“沈清梧正在潜心准备新作品,低调但并未远离”的态势。
造型师和商务助理则负责维持沈清梧的对外形象。在她为数不多必须出席的活动中,确保她以最佳状态亮相,哪怕她本人可能意兴阑珊。每一次露面,从服装到妆容,从言谈到举止,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演练,力求完美,不露丝毫破绽。
而晓芸,则承担了更繁重和细致的后勤保障工作。她几乎是寸步不离地跟着沈清梧,细心照料她的起居,留意她的情绪变化,努力说些开心的事情试图调动她的情绪,虽然往往收效甚微。同时,她还要协助苏墨处理大量的沟通和文书工作,跑前跑后,忙得像个旋转的陀螺。
在这种全员紧绷、疲于奔命的状态下,一些原本可能被留意到的细节,便被轻易地忽略了。
那天从杀青宴回来,晓芸因为捡到护手霜而无意中在保姆车里瞥见那枚双鲤玉佩后,心中虽疑窦丛生,但随即就被沈清梧异常的状态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工作量淹没了。她回到公寓,顺手将那个装着护手霜和新买杂物的背包,放在了进门玄关的鞋柜顶上,想着有空再仔细想想玉佩的事。
然而,“有空”变成了奢望。接下来的日子,晓芸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出门,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那个背包,就那样一直被遗忘在玄关鞋柜的顶端,积攒着薄薄的灰尘。背包的侧袋里,那枚安静躺着的双鲤玉佩,仿佛也随着主人的遗忘和团队的忙碌,一同沉寂了下去。它散发出的那种无形气场,虽然依旧在隐隐影响着不远处的沈清梧,但其源头,却被这偶然的搁置,暂时隐藏在了日常生活的视线盲区之中。
冷五依旧是那个沉默的守护者。他清晰地感受到沈清梧周身那股不正常的低迷气息,这比他面对任何有形威胁时更让他感到棘手。他无法驱散这种无形的困扰,只能更加严密地守护在她身边,确保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危险能够趁虚而入。
他看着晓芸和其他团队成员忙得团团转,看着苏墨眼底难以掩饰的焦虑,看着沈清梧强打精神却难掩空洞的眼神。他恪守着保镖的职责界限,从不逾矩询问,但那冰冷的眼底深处,偶尔会闪过一丝极淡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类似于担忧的情绪。他隐隐觉得,沈清梧的这种状态,或许并非简单的疲惫,可能与他无法理解的、某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有关。
在这段特殊时期,沈清梧团队展现出了惊人的凝聚力和专业性。他们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为状态不佳的沈清梧撑起了一片天,勉强维持着巨轮在风浪中的平稳航行。外界的聚光灯下,沈清梧依旧是那个星光熠熠的顶级女演员,只有最核心的团队成员才知道,他们正在经历怎样的隐忧与考验。
而那枚被遗忘在玄关、蒙着灰尘的双鲤玉佩,如同一个蛰伏的幽灵,等待着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被人重新记起,或是被命运之手再次推到舞台中央,届时,它所带来的,恐怕就不仅仅是倦怠那么简单了。当前的平静,只是暴风雨前夕短暂的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