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的舆论风波并未打乱《无声证言》剧组的拍摄节奏。沈清梧和骆铭在与导演、制片方以及各自团队紧急沟通后,迅速达成一致,决定以最直接、最专业的方式回应。
首先,电影官方微博发布了一份措辞严谨的声明,并附上了详细的证据链:
公布了剧组在拍摄高危戏份时采取的多层次安保方案、专业特技团队资质、以及现场医疗救护点的设置情况,用事实驳斥“安保形同虚设”的指控。
直接向几个散布“剧组罔顾演员安全”及“自导自演炒作”谣言的营销号发出了律师函,表明追究法律责任的坚决态度。
邀请了当天在附近合法区域进行报道的权威媒体记者,由其出面说明拍摄现场管理严格,代拍行为属于违规潜入,与剧组无关。
紧接着,沈清梧和骆铭几乎同时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文。
沈清梧的文案简洁有力:
【《无声证言》,见证的不仅是剧情,更是每一位台前幕后工作人员的专注与付出。安全,是底线,亦是共识。感谢所有理性的关心,戏比天大,我们片场见。】 配图是一张她与武指老师认真核对动作细节的工作照。
骆铭的转发则更显沉稳:
【保护“证人”是陈锋的职责,保护每一位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是《无声证言》剧组的共同职责。相信专业,专注作品。】 他配的图是导演在监视器前紧盯着高危镜头、对讲机不离手的抓拍。
两人一柔一刚,相互呼应,既表明了态度,又维护了剧组声誉,更没有陷入与黑子无休止的骂战,格局高下立判。他们的粉丝和大量路人纷纷支持,迅速将那些别有用心的言论压了下去。这次舆论危机,反而因为处理得当,进一步提升了大众对电影专业度和主演责任感的认可。
风波平息,片场迅速回归到紧张而有序的创作氛围中。叛徒的戏份是重中之重,需要极强的张力和细腻的内心刻画。
在拍摄陈锋终于揪出内鬼,面对昔日战友背叛的那场戏时,骆铭的表演极具层次。从最初的不可置信、痛心,到被对方用歪理狡辩激起的暴怒,再到最后强行压下个人情绪、以法律和正义为准则的冰冷决绝,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台词都充满了力量。
而秦若澜作为这场对峙的无声见证者,她的反应同样关键。她站在陈锋侧后方,看着那个曾有过几面之缘的年轻警员,眼神复杂。有对背叛的厌恶,有对陈锋痛苦的理解,更有一丝物伤其类的悲凉——在这个喧嚣又寂静的世界,信任是如此珍贵,却又如此脆弱。她下意识地朝陈锋的方向靠近了一小步,这个细微的动作,被镜头精准捕捉,传递出无声的支撑。
“咔!非常好!两位老师情绪都给得非常足!”导演满意地喊道。
高强度的工作持续到深夜。收工时,大家都已疲惫不堪。晓芸忙着收拾沈清梧的随身物品和水杯,准备跟上返回酒店的车队。在她弯腰从座位底下拿自己的背包时,拉链因为长时间使用和塞了过多东西,突然崩开了一个小口!
“哎呀!”晓芸轻呼一声,包里的一些零碎小物件散落出来,掉在保姆车中间排的座位下方阴影里。她赶紧手忙脚乱地去捡,光线昏暗,又急着跟上队伍,她只捡起了明显看到的纸巾、唇膏等物,却没有注意到,那枚被她小心翼翼藏在夹层深处的双鲤玉佩,因为背包的震动和拉链崩开,悄无声息地滑落了出来,恰好滚到了座位最内侧、靠近车门的角落阴影处,被座椅的支架微微挡住,不特意弯腰低头仔细看,根本无法发现。
晓芸拉上破损的拉链,背起包,匆匆下了车,完全没意识到那枚牵扯着前世纠葛的玉佩,已被遗落在车内。
保姆车缓缓驶离片场,返回酒店。那枚玉佩,静静躺在黑暗的角落,如同一个被遗忘的秘密,等待着在未来的某一刻,被某人无意中发现,从而再次掀起波澜。
而此刻,沈清梧正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思考着明天的戏份;骆铭则在另一辆车上,看着窗外的流光溢彩,不知在思索什么;冷五警惕地注意着车外的动静;晓芸则在懊恼背包坏了,想着明天要去买个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