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太仆公孙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仔细看了此马一遍后,突然开口:“此马......莫非是汗血宝马?”说完期待的看向萧非。
殿内众人也瞬间指指点点低声议论:
“此马确实神骏。”
“真是传说中的......”
“......”
萧非刚要回答,一旁的桑弘羊也惊讶地插话:“臣也听闻西域有宝马,名曰汗血,当年的匈奴单于冒顿的坐骑便是此等神驹,据说此马跑的飞快,在长途奔跑后,流出的汗是红色的,像血一样。难道......”声音还因激动变得微微发颤。
刘彻闻言,眼中期待之色更甚,上下细细打量一番此马后,直直看向一旁牵马的萧非。
殿中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将目光移到萧非身上,等待着答案。
萧非心中暗叹:看来此时的汉朝确实少宝马,若谎称此马为汗血宝马,必能讨得刘彻欢心,但谎言终究有被戳破的一日,到了那时......萧非略一沉吟,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回陛下,臣最开始也以为此为汗血宝马,但是据那马贩所言,此马并非汗血宝马,乃是乌孙良驹。”
果然,萧非的话音刚落,刘彻脸上闪过一丝失望,抚摸马颈的手也微微一顿。刚刚说话的公孙贺和桑弘羊更是脸上的失望神采掩饰不住。然而站在一旁的韩嫣却不易察觉地松了口气,紧跟着嘴角微微上扬。
萧非见刘彻与殿内众人的样子,立刻接着道:“此马虽非那汗血宝马,但臣在马贩处还购得十余匹匈奴战马,相比之下,此马更为神骏,简直可以说是鹤立鸡群。还据那马贩说,此马在乌孙马中也是万中挑一的极品,他也是贩马多年才得此一匹而已。”
刘彻的神色随着萧非的话语渐渐舒展,最后竟又露出笑容,“所言极是。此马虽非你们口中的汗血,但朕观此马却也堪称神驹,可称之为天马。遥想也与那汗血宝马不分伯仲。”说着刘彻转向公孙贺,“太仆,此马就交给你了,务必好生照料。待那日朕出城巡猎时,定要亲自骑乘。”
“诺!”公孙贺立刻连忙冲着刘彻躬身应下,眼中满是欣喜。
萧非见公孙贺表情知道他也是爱马之人, 但还是冲着他道:“太仆,此马就交给你了,请好生照料。”
公孙贺闻言连连点头。
刘彻则站在马旁环视殿中众臣:“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此宝马该取何名为好?”
就在群臣纷纷陷入思索,思考该为这马起个何名时。在这短暂的静默中,韩嫣却突然开口:“方才听闻酂侯说还购得十余匹匈奴战马,为何不一同献与陛下?”
殿中随着韩嫣的话,气氛顿时一凝。
萧非面色不变,从容答道:“臣以为,唯有最好的马才配得上陛下。那些匈奴战马虽也算的上是不错的良驹,但与此马相比简直就是云泥之别。不过若陛下不嫌弃,臣这就派人回府,将那十余匹马也牵来未央宫。献与陛下。”说着还想向刘彻施了一礼。
刘彻眉头一皱,居然罕见的不悦地瞪了韩嫣一眼:“韩嫣,酂侯献此良驹已是忠心可嘉。”
公孙贺见状,连忙打圆场,“酂侯,我有个不情之请。待到马匹发情之时,可否向酂侯借马一用?据你所说你那些匈奴战马,也可以说是上好的种马。若能与我汉室良驹交配,必能产出更多骏马。”
萧非立刻冲着公孙贺,正色道:“我若能为大汉马政出力,此乃分内之事。太仆可随时可派人来我府中取马。”
公孙贺感激地向萧非行了一礼:“酂侯深明大义,下官佩服。若能借此改良马种,必能增强我军骑兵战力。”
萧非连忙还礼:“太仆严重了。”
刘彻闻言,龙颜大悦,眼中闪过赞赏之色看着萧非,“酂侯有心了。”
韩嫣嫉妒严重嫉妒之色更重。
公孙贺冲着萧非接着问道:“酂侯,我还有一事。不知道那马贩姓名可否......”
萧非按照知道的如实说:“据他所说姓聂名壹,是雁门人士。”顿了一下接着道:“此人能弄到如此多的良驹,想必在匈奴也有些门路。不过我已与他交代,如遇到良驹均可送到我的府上。”
刘彻眼中精光一闪,但是瞬间恢复正常。
公孙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正要再说些什么。
刘彻却亲切地拍了拍萧非的肩膀,打断道:“酂侯献马有功,又心系马政,朕该赏你些什么好呢?是黄金?还是加封食邑?”说着嘴角含笑看着萧非。
萧非刚要谦虚两句,推脱一番,还未张嘴说话。
突然从殿外进来一名宦官来到刘彻身旁低声通报:“禀陛下,少府到了,还带了一个十分奇特的物件。”
刘彻侧耳倾听,听完后一拍额头,哈哈笑道:“就光顾着看马了,差点把水车的正事忘了。”和蔼地对马旁萧非道:“待一会儿议完水车之事,朕一并赏你。”随即向公孙贺吩咐道:“派人将此马牵下去好生照料。”又对那名宦官道:“去,宣少府进殿!”说完转身往御座走去。
萧非与公孙贺和那名宦官纷纷按照刘彻说的去做。
先是那名宦官躬身出殿。
接着,萧非轻声嘀咕一句“已经做好了吗?”,郑重将缰绳交给公孙贺。
公孙贺亲自牵马退出大殿,萧非看到刘彻恋恋不舍地目送马儿离去,直到殿门关上才收回目光。
萧非退到一旁,不一会儿,等公孙贺退出时关闭的殿门再次开启,少府快步在前走进殿中,身后还跟着两名少府工匠抬着一件用红绸覆盖的物件缓步而入。
萧非看到这一幕,没忍住嘀咕道:“还弄的挺像那么回事。”
那物件约莫半人高,少府神亲自指挥两人小心翼翼地放置在殿中央的青石地面上。放置完毕,那两名抬物件的少府工匠立刻躬身退出殿外,只留下少府神一人面对刘彻。
殿内众人又被这盖着红绸的物件吸引了目光。
“臣参见陛下。”少府神恭敬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