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八的超市里满是年味,红灯笼从天花板垂下来,映得货架上的糖果盒都泛着暖光。苏砚推着购物车刚拐进零食区,就被堆成小山的橘子软糖吸引了——透明的糖纸裹着橘色的糖块,像极了小时候母亲在除夕前夜给她买的那种。她蹲下来,指尖轻轻碰了碰糖盒,突然想起去年在松溪村,妞妞把自己的软糖分给小伙伴时,眼睛亮得像糖纸里的光。
“喜欢这个?”顾晏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刚从生鲜区过来,手里还提着袋新鲜的陈皮,是特意选的三年陈,表皮泛着深褐色的油光。他把陈皮放进购物车,弯腰帮苏砚把两盒软糖也放进去,指尖蹭过她的手背,带着点从冷柜里出来的凉意,“记得你小时候总把软糖藏在棉袄口袋里,结果化了粘得满手都是。”
苏砚的耳尖微微发烫,抬头瞪了他一眼:“哪有那么夸张,明明是你抢我的糖吃。”话虽这么说,嘴角却忍不住弯了弯。顾晏辰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推着购物车往前走时,特意放慢了速度——他的左腿虽然不用夹板了,但长时间走路还是会隐隐作痛,只是不想让苏砚担心,便一直没说。
走到粮油区,苏砚停在米桶前,想选袋东北大米,除夕要去工作室给留守老人煮饺子,老人牙口不好,得选软糯点的。她刚想弯腰舀米,顾晏辰就赶紧拦住她:“我来,你站旁边就行。”他拿起米勺,动作熟练地舀了两斤,装袋时还特意晃了晃,让米更实诚些。苏砚看着他的侧脸,阳光透过超市的玻璃窗落在他的睫毛上,突然想起他们刚结婚时,也是这样一起逛超市,他总把重活都自己扛,连瓶酱油都不让她提。
“对了,还要买瓶米醋,”苏砚突然想起,“煮饺子的时候蘸点醋,再加点你带来的陈皮碎,老人吃着不腻。”顾晏辰点点头,转身去拿醋时,脚步顿了顿——左腿突然传来一阵刺痛,他下意识地扶了扶膝盖,脸上却没露半点异样。苏砚看在眼里,赶紧走过去:“是不是腿又疼了?要不我们先找个地方歇会儿?”
“没事,就是刚才走快了点。”顾晏辰笑着摆手,拿了瓶米醋放进购物车,还不忘选苏砚爱吃的凉拌醋,“再买点白菜和猪肉吧,除夕包白菜猪肉馅的饺子,你妈以前总说‘白菜百财,除夕吃了招财’。”苏砚的心猛地一暖,顾晏辰还记得母亲的习惯,连饺子馅的讲究都没忘。
两人走到生鲜区,顾晏辰仔细挑着白菜,要选青帮白心的,说“这样的白菜甜,煮饺子不出水”。苏砚站在旁边看他,突然发现他的袖口沾了点米糠,是刚才舀米时蹭的,便伸手帮他拂掉。顾晏辰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随即笑着握住她的手:“还是你细心。”他的掌心很暖,裹着苏砚的手,慢慢往前走,像极了普通情侣的模样。
“小伙子,小姑娘,你们俩真般配啊!”旁边一位拎着菜篮的阿姨突然开口,她看着两人握在一起的手,又看了看购物车里的软糖和陈皮,笑着说,“我刚才就看你们了,小伙子帮姑娘拎东西,记着姑娘爱吃的,不像刚在一起的,倒像过了好几年的老夫妻,透着股默契劲儿。”
苏砚的耳尖瞬间红透,赶紧抽回手,假装去看旁边的西红柿,指尖却忍不住蹭了蹭刚才被顾晏辰握住的地方,还带着点他的温度。顾晏辰倒是一点不害羞,笑着跟阿姨搭话:“阿姨您眼光真好,我们在一起好几年了,她总嫌我记性不好,其实她爱吃的我都记着呢。”他说这话时,眼神偷偷瞟向苏砚,嘴角藏不住的笑意。
阿姨被他逗乐了,又聊了几句才走。苏砚等阿姨走远了,才小声埋怨:“你跟人家说这些干嘛,怪不好意思的。”顾晏辰伸手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语气里满是宠溺:“我说的是实话啊,你爱吃的橘子软糖、凉拌醋,不爱吃香菜,我都记着呢。”他顿了顿,突然凑近她耳边,声音压得很低:“连你煮饺子喜欢放陈皮碎,我都记得。”
苏砚的脸更红了,赶紧推着购物车往前走,却没注意到顾晏辰眼底的温柔——他其实记着的不止这些,还有她扎针时会下意识抿嘴,累了会靠在椅背上打盹,甚至连她每次整理母亲的旧笔记时,都会先轻轻拂过扉页的“医者仁心”四个字,这些细碎的小事,他都偷偷记在了心里。
走到速冻区,苏砚想选几袋速冻饺子备着,万一除夕当天忙不过来,就能先给老人煮点。顾晏辰却拦住她:“别买速冻的,我跟你一起包,手工包的饺子香,老人吃着也舒服。”他拿起袋饺子皮,又选了袋荠菜馅的,“你不是爱吃荠菜馅的吗?除夕包两种,白菜猪肉的给老人,荠菜的我们吃。”
苏砚看着他认真选饺子皮的样子,心里满是踏实。她想起以前总觉得顾晏辰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商人,直到一起做公益才发现,他其实很懂生活,会记得她的喜好,会照顾老人的口味,甚至连包饺子的细节都想得周全。正想着,突然有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拿着个玩具车跑过,差点撞到购物车,顾晏辰赶紧伸手护住苏砚的腰,把她往旁边拉了拉。
“慢点跑,别撞到人。”顾晏辰对着小男孩的背影叮嘱了一句,低头看苏砚,“没吓着吧?”苏砚摇摇头,看着小男孩跑向不远处的妈妈,突然想起妞妞:“不知道妞妞现在在干嘛,是不是也在跟村长爷爷一起买年货。”顾晏辰笑着说:“明天我们去工作室,把软糖给她带点,她肯定高兴。”
采购快结束时,苏砚突然想起还要买些坚果,给老人当零嘴。她刚想往坚果区走,顾晏辰就拦住她:“你在这儿等我,我去买,你推着车别累着。”他接过购物车,又把苏砚手里的小钱包递回给她,“里面有你妈留下的那张照片,别弄丢了。”苏砚的小钱包是母亲生前用的,黑色的皮面已经有点磨损,里面夹着张她小时候和母亲的合影,顾晏辰一直提醒她收好。
顾晏辰去买坚果时,苏砚站在原地等他,看着来往的人群,突然觉得这样的日子很安稳——没有康泰的黑料要查,没有紧急的义诊要跑,只是和喜欢的人一起买年货,聊着琐碎的小事,像所有普通的情侣一样。她低头摸了摸口袋里的小钱包,照片的边角有点硌手,却让她觉得无比安心。
没过多久,顾晏辰就提着袋坚果回来了,里面有核桃、巴旦木,都是剥好壳的,方便老人吃。他把坚果放进购物车,又拿起袋葡萄干:“你爱吃这个,煮粥的时候放进去,甜丝丝的。”苏砚看着购物车里满当当的东西,有给老人的米、油、饺子馅,有她爱吃的软糖、葡萄干,还有顾晏辰特意选的陈皮,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收银的时候,顾晏辰掏出钱包付款,苏砚瞥见他的钱包里夹着张自己的照片——是去年在山区义诊时拍的,她正蹲在地上给妞妞扎针,阳光落在她的发顶。苏砚的心跳突然快了起来,想问他什么时候放进去的,却没好意思开口。顾晏辰像是看穿了她的心思,付完款后,偷偷碰了碰她的手:“那张照片我洗了两张,一张放我钱包里,一张放工作室的抽屉里。”
拎购物袋的时候,顾晏辰把重的都自己拎着——二十斤的米、五升的油,还有装着猪肉和白菜的袋子,都放在左手,右手只拎着两袋轻的零食,还不忘扶着苏砚的胳膊:“慢点走,地上滑。”苏砚想帮他拎点,却被他拦住:“不用,我力气大,你管好你手里的软糖就行。”
走出超市时,天色已经擦黑,路灯次第亮了起来,暖黄的光落在两人身上。顾晏辰拎着购物袋走在外侧,把苏砚护在里面,偶尔有车开过,他都会下意识地把苏砚往里面拉一拉。苏砚看着他的侧脸,突然说:“顾晏辰,明年除夕,我们还一起买年货好不好?”
顾晏辰停下脚步,转头看着她,眼里满是笑意:“不止明年,以后每一年的除夕,我们都一起买年货,一起给老人煮饺子,一起守岁。”他伸手握住苏砚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指腹,“等开春了,我们再去西部看看,你妈不是想在西部建个中医站吗?我们一起帮她实现。”
苏砚点点头,心里满是期待。她看着顾晏辰拎着购物袋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却一直没松开护着她的手。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叠在一起,像一幅温暖的画——画里有满是年味的超市,有拎着购物袋的情侣,还有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回家的路上,顾晏辰突然想起什么,对苏砚说:“对了,明天我们去工作室的时候,把你妈留下的旧铁锅带上,用那个锅煮饺子,味道更正宗,你妈以前总说‘老锅煮饺子,香得能飘三条街’。”苏砚笑着点头,想起母亲用那个旧铁锅煮饺子的样子,眼泪突然有点发潮——原来最好的年味,不是山珍海味,而是和喜欢的人一起,带着对亲人的思念,做着温暖的事。
车子驶进小区时,苏砚看着窗外掠过的红灯笼,突然觉得这个除夕会很特别——有老人的笑脸,有热腾腾的饺子,有顾晏辰的陪伴,还有母亲的心愿在慢慢实现。她转头看向顾晏辰,他正专注地开车,侧脸在路灯下显得格外温柔。苏砚的嘴角忍不住弯了弯,心里悄悄想着: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