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了手忙脚乱、睡眠不足的一个月,终于到了出月子的时候。念晴看着婆婆林心大明显消瘦的脸颊和眼下的乌青,心疼不已。她知道,这一个月,婆婆是付出最多的那个人。
“妈,”念晴拉着林心大的手,诚恳地说,“出月子后,我想带玥玥回我妈那儿住一段时间。您这一个月太辛苦了,好好在家歇歇,也陪陪奶奶(尹母)。等我们安顿好了再回来。”
林心大听了,心里既欣慰儿媳的体贴,又有点舍不得小孙女。但她知道念晴也是想让自己的妈妈分担一下,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便笑着点头:“好,回去让亲家母也高兴高兴。你别担心家里,妈能照顾好自己和你奶奶。想回来了就随时回来。”
于是,出月子后,天赐开车将念晴和玥玥送回了省城的苏家。苏父苏母早就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准备了一大堆外孙女的小衣服和玩具,就盼着小宝贝的到来。
头两天,一切似乎都很顺利。苏母变着花样给念晴做好吃的,苏父抱着软乎乎的外孙女爱不释手。念晴也享受着在父母身边做女儿的轻松。
然而,好景不长。问题出在了晚上。
在尹家时,玥玥已经习惯了奶奶林心大身上的气息、怀抱的力度、还有那有点走音却异常安神的催眠曲。到了苏家,环境变了,晚上抱着她的人从奶奶换成了外婆,尽管外婆也是万般疼爱,但感觉就是不对。
第一个晚上,玥玥就表现得异常焦躁。苏母抱着她,她又哭又闹,小身子扭来扭去,怎么哄都安静不下来。把苏母急得满头大汗,念晴抱过来也不行,天赐抱着走也不行。小家伙哭得撕心裂肺,直到哭累了才抽噎着睡去。
第二个晚上,情况更糟。玥玥似乎彻底不买账了,从傍晚开始就情绪不佳,到了睡觉的点,更是嚎啕大哭,任凭苏父苏母和念晴、天赐轮番上阵,唱儿歌、摇铃铛、抱着走……所有方法都用尽了,小家伙就是不肯入睡,哭得小脸通红,嗓子都有些哑了。
一家人被这个小不点折腾得筋疲力尽,愁云惨淡。念晴看着哭闹不止的女儿和焦急无奈的父母,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她试着轻轻哼唱起婆婆林心大平时哄睡时常唱的那首老掉牙的、有点走音的童谣:“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奇迹发生了!正在大哭的玥玥,哭声居然渐渐小了下去,变成了委屈的抽噎,小脑袋在念晴怀里蹭了蹭,似乎在寻找那个熟悉的味道和声音。
念晴和天赐对视一眼,心里都明白了:玥玥这是想奶奶了!她认人,认的是奶奶身上那份独一无二的“味道”和安全感。
“要不……把我妈接过来住几天?”天赐试探着问。
念晴看着怀里渐渐安静下来的女儿,无奈又心疼地点了点头:“只能这样了。不然咱们谁都别想睡觉。”
天赐立刻给林心大打了电话,说明了情况。林心大在电话那头一听就笑了,又是心疼又是觉得有趣:“这小机灵鬼,还认人呢!行,妈收拾一下,明天就过去!”
第二天,林心大简单安顿好尹母(由有芳暂时照顾),就坐车来到了省城苏家。她一进门,洗了手,都来不及多寒暄,就从念晴怀里接过了正因为“起床气”有点哼哼唧唧的玥玥。
说也奇怪,玥玥一到奶奶怀里,闻到了那熟悉的气息,小脸贴在奶奶的肩膀上,蹭了蹭,居然就不哼唧了,没过一会儿,甚至还打了个小哈欠,显得安心又惬意。
当晚,玥玥的“睡眠大战”彻底结束。林心大用她习惯的方式抱着她,哼着那首走音的童谣,小家伙很快就甜甜地睡着了,一夜安眠。
苏母看着这一幕,又是感慨又是好笑:“这小祖宗,还真是就认她奶奶!得,亲家母,看来还得辛苦你在这多住些日子了!”
林心大抱着熟睡的孙女,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不辛苦,只要我大孙女好好的,让我住哪儿都行!”
就这样,原本计划的“让婆婆休息”,变成了“奶奶远征救援”。 两家人因为一个小婴儿的“认人”,意外地团聚在了一个屋檐下。苏家变得更加热闹,充满了三代同堂的欢声笑语。
这份甜蜜的“负担”,因为奶奶独一无二的“味道”,演化成了两家老人共同呵护新生命的温馨画面。 而玥玥小朋友,用她最本能的方式,诠释了奶奶在她幼小生命里不可替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