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华像人间蒸发一样,从尹有才的生活里消失了。饭店恢复了以往的秩序,但空气里却弥漫着一种不安的平静,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尹有才松了口气,以为麻烦终于远离,又开始流连于新的莺莺燕燕,只是行事比以往更加谨慎,生怕再惹上类似的烂摊子。
林心大却不敢有丝毫放松。她了解马春华那种偏执的性格,绝不相信她会就此罢休。一个被逼到绝境、失去一切的人,其破坏力是难以想象的。她暗中叮嘱天赐放学直接回家,不要在外逗留,自己也尽量减少单独外出。
果然,诡异的事情开始接连发生。
先是尹有才的饭店在深夜被人用砖头砸坏了玻璃,虽然损失不大,但挑衅意味十足。接着,尹有才停在楼下的汽车轮胎被人扎破,车上还被泼了刺眼的红油漆,写着模糊的“负心汉”字样。报警后,由于缺乏直接证据,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尹有才又惊又怒,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马春华。他试图找她,却发现她原先的住处早已人去楼空,之前的联系方式也全部失效。这种敌在暗我在明的感觉,让他如芒在背,脾气变得更加暴躁。
更让他心惊的是,一天晚上,他接到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接起来后对方却一言不发,只有沉重而诡异的呼吸声,持续了十几秒后猛然挂断。这种无声的威胁,比直接的辱骂更让人毛骨悚然。
尹有才开始疑神疑鬼,看谁都像马春华派来报复的人。他对员工动不动就发火,生意也受到了影响。
林心大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她知道,这是马春华在报复,但手段还停留在骚扰和恐吓层面。然而,这仅仅是开始。马春华的真正目标,恐怕远不止于此。她那种“我不好过谁也别想好过”的极端心理,很可能驱使她做出更疯狂的事情。
林心大意识到,不能再被动等待了。她必须想办法掌握主动权,至少,要弄清楚马春华想干什么,以及她到底躲在哪里。
她想起了马春华以前在饭店里,似乎和一个负责采购食材的、同样来自山东的中年妇女关系不错。她设法找到了那个妇女,没有直接打听马春华,而是借口想买点家乡特产,和对方套近乎,闲聊中不经意地提起了马春华,语气带着惋惜和同情。
那个妇女起初很警惕,但见林心大态度真诚,不像是来找茬的,便也打开了话匣子。她叹息道:“春华妹子也是命苦……摊上那么个男人。前阵子她还找我借过钱,说是在城西那片老居民区租了个便宜房子先躲躲,唉……”
城西老居民区!
林心大心中一震,得到了关键信息。她没有再多问,以免引起怀疑。道谢离开后,她开始盘算。知道了大致方位,但要找到具体地点并摸清马春华的意图,还需要更深入的调查。这很危险,但她必须冒这个险。
同时,尹有才被接连的骚扰弄得心力交瘁,加上父母不断施压,他开始萌生与林心大“缓和关系”的念头。他不再提离婚的事,反而偶尔带着礼物来看天赐,试图修复破裂的家庭关系。他未必是真心悔过,更多的是想寻求一个稳定的“后方”,来应对马春华带来的潜在威胁。
林心大对尹有才的示好洞若观火。她既不拒绝,也不热情回应,维持着一种不冷不热的态度。她现在需要集中精力应对马春华这个更迫在眉睫的危机,暂时不想在尹有才这边节外生枝。
三方势力,进入了一种极其微妙而紧张的平衡。 尹有才想稳住家庭,躲避暗处的报复;林心大想查明危险,保护自己和儿子;而藏在暗处的马春华,则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风暴正在积聚,空气中充满了火药味。林心大知道,最后的摊牌时刻,或许很快就要到来。她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不仅要自保,更要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会,彻底扭转自己的命运。她像一名即将踏上最终战场的战士,检查着自己的“武器”——她的智慧、她的忍耐,以及她心中燃烧了十余年、从未熄灭的复仇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