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门口那次隔着铁门的交心,像一道强效黏合剂,将两人之间因外界压力而产生的裂痕牢牢修复。向暖不再刻意回避,恢复了之前“随叫随到小太阳”的模式,只是行动更加低调。
沈时韫的状态也明显不同。虽然调查的压力和病人的危重情况依旧像两座大山压着他,但眉宇间那股孤军奋战的沉重感消散了许多。他知道,无论结果如何,至少回头时,能看到一双始终亮晶晶、充满信任的眼睛。
转机在一个清晨悄然降临。
向暖刚跑完早操,就收到沈时韫发来的消息,只有简短的三个字,却让她差点在队列里跳起来:
【醒了。】
醒了?!那个危重病人醒了?!
她立刻拨通电话,声音都带着雀跃:“真的吗?情况怎么样?”
电话那头,沈时韫的声音带着一夜未眠的沙哑,却难掩如释重负的轻松:“意识清楚,能简单交流。肢体活动还在评估,但……是好的开始。”
“太好了!我就知道你可以的!”向暖恨不得穿过电话线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病人的苏醒,像一缕强劲的曙光,瞬间驱散了多日来的阴霾。这不仅意味着一条生命被从死神手中夺回,更意味着沈时韫所有的冒险和坚持,都有了最有力的证明。
接下来的几天,好消息接踵而至。病人情况持续好转,虽然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但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晰。家属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从最初的激烈质疑到后来的千恩万谢。
调查组那边的风向也随之改变。基于病人良好的恢复情况和沈时韫提供的详尽手术记录及决策依据,初步结论倾向于“处理复杂病例过程中的合理临床决策”,所谓的“用药剂量和手术时机”问题,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不攻自破。
笼罩在神经外科上空的乌云,终于开始散去。
这天下午,向暖特意请了假,买了一堆食材,溜到沈时韫的公寓,准备搞个小小的“庆功宴”——虽然沈医生本人对“庆功”二字表示这不符合医疗行业的严谨性,但并未反对她占用他的厨房。
向暖在厨房里手忙脚乱地跟一条鱼搏斗,沈时韫则靠在厨房门框上看着她。他刚结束一场冗长的调查总结会,脸上带着疲惫,眼神却柔和了许多。
“我说沈医生,你别光看着啊!”向暖举着沾满鱼鳞的锅铲,一脸控诉,“快来帮帮忙!这鱼怎么比障碍场还难搞!”
沈时韫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走上前,接过她手里的锅铲和水池里那条死不瞑目的鱼,动作熟练地处理起来。修长的手指握着厨刀,精准地刮鳞、去内脏,动作流畅得仿佛在完成一台精细手术。
向暖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沈时韫,你还有这技能?”
“在国外读书时,自己住过几年。”他头也没抬,语气平淡。
向暖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心里软成一片。她凑过去,从后面抱住他的腰,把脸贴在他坚实的后背上,小声说:“沈时韫,一切都过去了,真好。”
沈时韫处理鱼的动作顿了一下。他放下厨刀,擦干净手,转过身,将她轻轻拥入怀中。
“嗯。”他低低地应了一声,下巴抵在她的发顶,手臂收得很紧。
没有过多的言语,但这个拥抱,却比任何庆祝都更让向暖感到安心和满足。她能感受到他身体里那根紧绷了许久的弦,终于松弛了下来。
晚餐最终在沈医生的主导和向暖的“协助”(主要是试吃和捣乱)下顺利完成。虽然菜品依旧清淡得像病号饭,但两人坐在餐桌前,看着窗外渐落的夕阳,都觉得这是近来最美味、最放松的一顿饭。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向暖咬着筷子问,“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吧?”
沈时韫给她夹了一筷子青菜,沉吟片刻,道:“下个月,有个去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短期交流的机会。”
向暖夹菜的手顿住了:“……去多久?”
“三个月。”
三个月……向暖心里微微有些失落,但还是努力扬起笑容:“好事啊!去学习深造!什么时候走?”
“月底。”沈时韫看着她,目光深沉,“你……”
“我没事!”向暖立刻接口,语气轻快,“你放心去!我就在部队好好待着,保证不惹事,等你回来验收训练成果!”
沈时韫看着她强装无事的样子,沉默了一下,然后,极其认真地说:“等我回来。”
不是疑问,是陈述。
向暖的心猛地一跳,抬头对上他郑重的目光,重重地点了点头:“好!”
危机解除,前路似乎一片光明。
然而,就在两人都以为风波已定时,向暖在帮忙收拾碗筷时,无意中瞥见了沈时韫放在茶几上的、尚未合拢的笔记本电脑屏幕。
上面是一封打开的英文邮件,发件人署名依稀是某个国外医学机构。邮件内容她看不太懂,但其中一个加粗的单词,却像根刺一样扎进了她的眼里——
【permanent position】(永久职位)】
向暖拿着碗筷的手,几不可查地抖了一下。
短期交流……永久职位?
她不动声色地移开目光,继续擦拭着灶台,心里却悄然翻涌起一丝不安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