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的人事调整方案如同一声惊雷,在河清县的官场上炸开了锅。
张振国书记赴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原府办主任荣升政协副主席。
与此同时,一大批科级干部调整、提拔、交流、退休,涉及面之广,震动之大,是近些年罕见。
我的调动,夹杂在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动中,并不起眼。
一纸调令,我从大山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摇身一变成了河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综合科的一名普通科员。
级别没升,岗位却从 “分管一方” 变成了 “端茶写稿”,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跟着张振国 “镀金”,可也得先熬过 “打杂” 的苦。
离开大山镇那天,心情有些怅然。老钱拉着我的手,眼眶有些湿润:
“小林啊,去了上面,好好干!有空常回来看看。”这位在基层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同志,是真心实意地为我高兴。
韩天明主任和周梅副书记也来送行,说了些勉励的话。
就连龚小洪也皮笑肉不笑地凑过来:
“林主任,以后到了县里,可得多关照咱们大山镇啊!”
胡进副镇长也难得地出面送行,说了几句冠冕堂皇的鼓励话,但我能看出他眼神深处的复杂,或许有一丝解脱,我猜他内心正在欢呼:这个总爱“唱反调”的副手终于送走了。
我笑着应付过去,心里明白,这些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不过是这官场最真实的底色罢了。
收拾好简单的行李,我来到了位于县城中心的县人民政府大院。
这是一栋五层高的灰色建筑,庄重、肃穆,门口悬挂的国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透着一股无形的威压。
进出的人们个个步履匆匆,神色严肃,与乡镇大院里那种时不时还能唠唠家常的松散氛围截然不同。
府办下设文秘科、综合科、信息科、督查科、财务科等几个科室。
我被分在综合科,主要负责文稿起草、调查研究、会议筹备等综合性事务,说白了,就是个“写材料”和“打杂”的。
科长姓刘,其实级别都是股长级,但机关里都习惯称呼为科长。
他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头发稀疏得快要盖不住头顶,说话总是慢条斯理,眼神里带着机关老油条特有的那种精明和谨慎。
“林涛是吧?张主任打过招呼了。”刘科长扶了扶眼镜,上下打量着我,
“听说你材料写得不错?不过我可提醒你,府办和乡镇不一样,规矩多,要求高,以后要多听、多看、多学,少说话,勤跑腿。”
他给我分配了一个靠墙的工位,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件和报纸,看样子是刚腾出来的。
科室里还有其他三位同事:
一位是三十七八岁的王天谷,戴着厚厚的眼镜,总是埋头在文件堆里。
一位是三十出头的李晓燕,穿的紧身裙把腰勒得细细的,胸脯挺得老高,脸上的妆画得精致,据说丈夫是县里某局的副局长。
还有一位是比我大上几岁的陈小东,看人的眼神总是带着几分戒备。
府办的同事普遍年轻,大家对我这个新来的“乡镇干部”保持着客气而疏离的态度,我明显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壁垒。
在这里,学历、背景、资历,似乎都比在乡镇时显得更加重要。
安顿下来的第一件事,是解决住宿问题。我在县委宿舍大院附近,租了一个一室一厅的老房子,面积不大,家具简陋,但总算在县城有了个落脚点。
张婷帮我打扫收拾,脸上带着心疼:“这条件不比你在镇上好多少。”
我笑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挺好的,起码离你近了。”
报到第三天,我就在走廊上撞见了赵明宇。他如今在秘书科,据说很得府办某位副主任的赏识,主要负责服务联络分管教育和卫生的李副县长,俨然是府办里的“红人”。
在走廊上碰到,他故意停下脚步,上下打量了着我,脸上挂着那种熟悉的、带着优越感的笑容:
“哟,林涛?你也调府办来了?可以啊,攀上高枝了?”他把“攀”字咬得特别重。
我平静地看着他:“组织安排,工作需要。”
“呵呵,府办可不比下面,水深着呢,小心别呛着。”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昂着头走了。
我知道,今后的日子,少不了和他的明争暗斗。但初来乍到,我告诫自己,必须沉住气,先把根基扎稳。
府办的工作节奏极快,要求极高。一份简单的通知,格式、用语都有严格规范;一个会议的筹备,需要考虑无数细节;一篇汇报材料,更是要反复打磨,字斟句酌。
我虽然有一定文字基础,但面对如此高标准、严要求,以及完全不熟悉的县域全局情况,最初工作起来还是感到吃力。
刘科长看我是农学专业的,交给我的第一个独立任务,是起草一份关于全县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的简报初稿。
我联系了马壮,问到了他们县农业局负责起草材料的同志的联系方式,要到了基本的材料素材,熬了两个晚上,又查阅了大量资料,把自己在大山镇搞三黄鸡的一些思考和观察也融了进去,自觉写得还算扎实。
稿子交给刘科长,他看了半晌,用红笔在上面画了好几个圈,眉头微皱:
“林涛啊,思路是有的,但站位不够高。不能只盯着你熟悉的那一亩三分地,要从全县层面看问题。还有,这个提法……不太准确,容易引起歧义。这个数据……要跟农业局再核实一下。拿回去,再改改。”
虽然没有严厉批评,但那不容置疑的语气和满篇的红色批注,还是让我脸上火辣辣的。
我意识到,在这个地方,光有基层经验还不够,必须迅速提升自己的宏观思维和政策水平。
这段时间,我成了办公室里最早到、最晚走的人。大量阅读上级文件、政策法规、县里历年工作报告和重要会议纪要,熟悉各科室业务,向老同事请教,抓住一切机会学习。
张婷也常来帮我,她在县委办信息科,熟公文规范,也有很多一手的两点信息。晚上她会带着热粥来出租屋,帮我核对数据、润色文字。
(求个龙套名字,不定期出现,可以在这里留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