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停的刹那,路明掌心真元一沉,反侦阵全频激活。罗盘光圈骤然收缩,锁定第三处停顿点残留的灵气波动。那条虚设的行进轨迹末端,空气轻微扭曲,一道极细的波形被截取下来——正是信号回弹的残迹。
他指尖划过罗盘边缘,青铜钉嗡鸣震颤,将波形导入加密层。十二次神识闪现的数据逐一浮现,与地脉逆涌的时间点对照。每一次信号接收后,地脉残流都有持续0.8息的反冲,规律稳定,毫秒不差。这不是偶然,也不是自然波动,而是固定装置在接收情报时引发的能量回弹。
对方有接收法器,且位置未动。
路明睁开眼,右手按在封印阵纹上,引动地脉低频共振。罗盘光圈调至最低频段,青铜钉作为锚点,开始还原信号原始传播路径。三处地脉支流的折射点逐一标出,每一段信号偏转的角度、能量损耗的比例都被精确计算。他闭目凝神,脑海中勾勒出信号从源头发出,经三次扭曲后抵达岩台的完整路线。
推演持续半炷香,路径逆向收束。
源头位于西北偏北六十七里,荒岭深处的地裂带内。那里曾是上古战场遗墟,地脉断裂,灵气紊乱,历来被视为禁地。寻常探哨不敢深入,正适合藏匿隐秘据点。
路明起身,取出一枚玉符,输入一道加密指令,传令玄甲军精锐小队于岩台东侧集结,不得点燃火把,不得使用传音符,全队以手势沟通。他亲自携带罗盘与青铜钉,将其嵌入小队领队腰间玉佩的符槽中,作为定位引导。
一行七人悄然离台,踏夜而行。
荒岭地势陡峭,乱石交错。罗盘光圈在黑暗中投下一圈微弱青光,指引前行方向。接近地裂带边缘时,空气变得滞重,神识感知被压制三成。前方五十步外,岩壁裂开一道斜向深谷,谷口布有幻阵痕迹,灵气流动呈环状回旋,寻常修士极易误入死局。
路明抬手示意止步,取出青铜钉,轻轻插入地面。钉尖微颤,捕捉到幻阵主眼的波动频率。他绕至侧翼,沿着地脉断层的裂缝推进,避开阵眼核心。六名精锐紧随其后,脚步轻落,未惊动一丝尘埃。
深入谷中三百丈,前方豁然出现一座半塌的石殿。殿门残破,门楣上刻着断裂的符纹,早已失去效力。殿内中央,一座青铜祭坛静静悬浮,表面布满蚀痕,却仍在运转。祭坛上方,一枚残破玉册复刻品缓缓旋转,表面符文明灭不定,正不断吸收外泄的情报数据,并向外发送干扰信号。
路明一眼认出——那是仿制玉册共享层的假壳,专门用来截取公开录入的情报,再通过法器回传。难怪对方能精准预判虚设路线,甚至同步追踪神识闪现节奏。
他挥手,六名精锐迅速散开,封锁石殿四角。他独自上前,右手按在罗盘上,青铜钉共鸣,锁定祭坛能量流向。干扰信号的频率被反向解析,确认与此前监听的波形完全一致。
就是这里。
他取出一枚封禁符,贴于祭坛底座。符纸燃起幽蓝火焰,祭坛震动,玉册复刻品剧烈摇晃。但就在封禁生效的瞬间,祭坛四周地面浮现出三道隐匿符纹,呈三角之势包围祭坛——是自毁机制。
路明眼神一冷,真元灌入左掌,猛然拍向封禁符。符纸炸裂,火焰瞬间转为暗金,压制住自毁符纹的启动。他右手同时掐诀,罗盘光圈投射而出,将整个祭坛笼罩,隔绝外部灵气波动。
“退后。”他低声道。
六名精锐迅速后撤。
路明一步踏前,左手五指张开,真元凝成锁链,缠住玉册复刻品。右手握拳,蓄力一击,直轰祭坛核心。
拳落,坛裂。
残破玉册在真元冲击下崩解,化作无数符文碎片,四散飞溅。干扰信号戛然而止,罗盘光圈中的异常波动瞬间消失。地裂带内,长久压抑的灵气开始缓慢回流,仿佛被无形之手拨正。
他俯身,从祭坛残骸中拾起一块青铜核心,表面刻有残缺符纹,与岩台封印阵的纹路有七分相似。这不是散修、药谷或玄甲军的制式法器,而是更古老的体系。
路明将残件收入玉册封印层,随即启动全域校验程序。罗盘光圈重新展开,百里内哨点信号逐一亮起。西北八十里断点区域,灵气轨迹恢复连贯;药谷边境两处“撤离”哨位,真实布点图谱自动更新;玄甲军十里外巡防路线,神识波动回归正常。
情报网,活了。
他盘坐于地裂边缘,神识沉入玉册,逐条核对恢复信号。一条来自东线哨所的密报浮现:昨夜失踪的情报队员残魂已寻回,初步判定死于神识剥离术,手法与祭坛符纹残留能量吻合。
路明闭目,将密报录入加密层,标记为“关联证据”。他取出青铜钉,再次插入地面,启动长效监测。只要对方残余势力再启法器,信号拖曳与地脉反冲的特征将立即暴露。
夜风重新吹过荒岭,带着一丝焦灼后的清冷。
他未动,神识仍连着玉册,监控着每一道回归的信号。忽然,罗盘光圈边缘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涟漪——不是干扰,而是真实情报的自然流动。西北方向,一处废弃矿洞的探哨传回消息:洞内发现半埋的青铜残片,纹路与祭坛核心一致,疑似同一来源。
路明睁眼,指尖在玉册上轻点,将坐标标记为“待查”。他正欲传令小队分兵勘察,罗盘光圈突然轻微一震。
那枚残片的信号,中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