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社长,看来你现在是大忙人啊。”
“看来我得等一会儿。”
来人一开口,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是谁?
大领导。
何雨柱见大领导亲临轧钢厂杂志社办公室,赶紧起身:
“哎哟,领导,您怎么来了!”
“晓娥,快给领导倒茶。”
何雨柱绕过记者,笑着迎上去。
娄晓娥和冉秋叶都有些惊讶,她们没见过大领导,
但从何雨柱的态度判断,这绝对是位大人物。
何雨柱平时对谁都云淡风轻,
连和娄父交往也多是称兄道弟,
但对这位国字脸中年人,他却格外谦恭。
娄晓娥赶忙倒了一杯清茶,冉秋叶则摆上何雨柱事先备好的高级点心。
“领导,快请坐。”
“哟,陈秘书也来了。”
何雨柱看了一眼陈秘书,嘴角微扬。
陈秘书一见何雨柱,心里有点发怵。
“何社长,恭喜您杂志大卖!”
“过奖,过奖。”何雨柱皮笑肉不笑,也请陈秘书坐下,
并让娄晓娥再倒一杯茶。
“何社长,没耽误你正事吧?”
大领导扫了一眼还留在办公室的记者们。
京城早报的罗记者看着大领导很面熟,却一时没想起来。
其他记者见罗记者没走,也留下来想看个究竟,
还等着何雨柱介绍这位大人物。
“领导,您可别这么叫我。”
“您还是叫我小何,或者何师傅就行。”
何雨柱给娄晓娥递了个眼色,
心想这些记者怎么还不识趣,
没看见大人物来了吗?没空招呼你们了。
今天给你们的新闻料已经够多,
还想再挖个猛料?
娄晓娥与何雨柱相处已久,彼此默契,
一看眼神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记者朋友们,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吧。”
“各位这边请。”
“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可以带回去。”
娄晓娥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众记者见娄晓娥这么说,也只好随着她往外走。
出了办公室,记者们便凑在一起低声议论起来。
“刚才那人是谁?排场可真不小!”
“你没看到何社长平时多威风,见到那人却满脸堆笑!”
“肯定是个大人物!”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窃窃私语不停。
娄晓娥在一旁干咳了两声,心想:我人还在这儿呢,你们几个能不能小声点?
办公室里,何雨柱也没想到大领导会亲自来杂志社找他。
这段时间他确实太忙,既没空去大领导家拜访,也没时间请大领导到自家饭店吃饭。
“何社长,听说你的杂志现在在京城是一本难求啊,恭喜恭喜。”
大领导抿了口茶,笑呵呵地说道。
何雨柱一听,原来大领导连《科幻世界》创刊号都没买到。
“领导,这是《科幻世界》试刊号《飞》的原版,全世界仅此一本,我们全杂志社的人都在上面签了名,还是有点纪念意义的,请您一定收下。”
何雨柱将已经用亚克力板封装好的试刊号递了过去。
大领导神色郑重地接了过来。
“哈哈,何社长,就这一本试刊号,送给我,你舍得吗?”
他笑着收下,转手交给旁边的陈秘书保管。
何雨柱心里暗想:你倒是客气一下啊……
“舍得,当然舍得!”
“领导,我们杂志能这么顺利出版,还能有这么好的销量,起码九成的功劳是您的。”
“要不是您帮忙,我连出版书号都拿不到,更别说能有今天的轧钢厂杂志社了。”
何雨柱这话发自内心。
要不是有大领导出面,在这个年代想办杂志几乎不可能,拿不到书号,就算私下印刷在鸽子市卖,卖得不好还好,卖得好就离坐牢不远了。
更别说杂志出版初期,没有大领导打招呼,京城各大新华书店也不会全力铺货、张贴大幅海报。
大领导确实在背后帮了不少忙,虽然对他来说,可能只是几个电话的事。
“别别,这功劳我可不敢当。”
“你们的杂志确实办得好,所以才这么受欢迎。”
大领导听了何雨柱的话,心里舒坦。
这小子挺懂人情世故,而且送的是试刊号,不是钱财之类,很合他的脾气。
谁不喜欢被恰到好处地捧一捧呢?拍马屁也要拍对地方,拍到马腿上就麻烦了。
“你是不知道,我有几个老朋友,对你们杂志赞不绝口。”
“还有个航天局的老家伙,看了你写的《三体》,居然激动得掉眼泪。”
“你小子,真是了不起!”
大领导原本只是欣赏何雨柱的思想觉悟,觉得他年纪虽小,却心怀天下,很不一般。
但他也没料到《科幻世界》会这么火。
他的消息比何雨柱灵通得多,知道《飞》试刊号已在全国掀起一股科幻热潮。
接下来,第三轧钢厂也将迎来更多实质性的资源支持。
大领导这趟来,并不只是单纯来道喜的。
还有更重要的事。
086 空降?没门!(第4更,求订阅,拜谢)
“您说得太夸张了。”何雨柱听大前辈这么说,心里挺高兴。
两人开始互相客套起来。
“何社长,过分的谦虚可就是骄傲了。”大前辈笑着回应。
“那好吧,我摊牌了,确实就是天赋好,没别的。
老前辈,这也多亏您统筹安排。”
何雨柱心想,这可是你让我“装”的,不是我要显摆。
大前辈听了,更乐了。
“你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我今天来,其实是想给你找个能帮上忙的人手。”
“你听说过京城第一出版社吗?”
大前辈突然转入了正题。
何雨柱脸上的笑容顿时收住了。
怪不得今天这么捧我,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知道,京城最大的国营出版社,《新时代月刊》就是他们出版的。”
何雨柱点头。
这家出版社是老牌单位,有十几年历史,但近来经营困难,图书杂志滞销,全靠国家补贴勉强维持,搁在别的时代早就关门了。
“知道就好。”
“事情是这样的。”
“第一出版社的书记找到我,希望和轧钢厂出版社合并。”
“合并之后,新出版社脱离第三轧钢厂,独立运营。”
大前辈缓缓说明来意。
何雨柱一听就明白了——那位书记想吞并轧钢厂出版社。
这不就是看到《飞》这么火,想直接摘桃子吗?
“前辈,这不行。”何雨柱断然拒绝。
“轧钢厂为杂志社出了大力,要是就这么离开,我不就成了厂里的罪人?”
“我在轧钢厂这么多年,对这里有感情,社员也都是轧钢厂的工人出身。”
何雨柱讲情讲理,大前辈频频点头。
“好!何同志,你这小伙子真不错。”
“吃水不忘挖井人。”
“保持这样的觉悟,对你将来大有帮助。”
大前辈不但没生气,反而表扬了他。
何雨柱心想:情况不对,原来前辈是在试探我,他应该也不同意那位书记的想法。
“这样吧,”大前辈又说,“我听杨厂长说你们杂志社缺人,不如让第一出版社并入你们,怎么样?”
这话让何雨柱更加警惕。
合并不成,就改空降领导了?第一出版社人那么多,全过来根本管不过来,何况那些人能力也堪忧——那么好资源都能搞到濒临倒闭,他可不敢要。
不过何雨柱也清楚,大前辈是好意,而且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轧钢厂杂志社。
“前辈,我跟您说实话,”何雨柱认真说道,“我们杂志社刚成立,还不稳定,现在急需真正有能力的人才。
我个人能力有限,管不了太多人,所以……”
他诚恳地向大前辈说明了现状,大前辈听后,对他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何雨柱的考量十分长远。
他并非一时兴起,才决定创办轧钢厂杂志社。
他真心希望将这份杂志社打造成世界顶尖的出版机构。
这理想既可谓宏大,也可说是雄心勃勃。
同时,何雨柱也清楚认识到现状。
一切必须循序渐进,稳步前行,不能急于求成。
说到底,何雨柱只是不愿招揽庸碌之辈,若真是人才,
自然是越多越好。
“小何,你说得对。”
“以后有需要帮忙的地方,随时给我打电话。”
“如果我不在,找陈秘书也一样。”
大前辈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随即站起身来。
何雨柱也起身相送。
“前辈,我知道您日理万机,”
“就不多耽误您时间了。”
“再次感谢您的指点,非常感激!”
“欢迎您下次再来!”
何雨柱装出几分不舍,送别大前辈。
大前辈临走前又看了何雨柱一眼,又低头看了看表。
“可惜了,应该晚点来的。”
“要是赶上晚饭时间,那小子总不好意思让我饿着肚子回去吧。”
“失算了……真是失算……”
大前辈低声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