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泰国曼谷政务信息化项目的首阶段验收顺利完成,中国智慧产业联盟在东南亚的业务版图已悄然织就一张覆盖广泛、根基扎实的网络。此时的联盟,已不再是初入东南亚市场时的 “挑战者”,而是成长为手握 50 亿人民币订单、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 “领航者”—— 业务范围覆盖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越南 4 个核心国家,落地项目达 32 个,从社区安防、智能交通到政务信息化、旅游管理,几乎涵盖智慧城市建设的所有关键领域。
马来西亚吉隆坡的 “智慧社区集群” 项目,整合了辰星科技的安防系统、云感科技的传感器与数智社区的管理平台,覆盖 10 个大型社区、5 万居民,社区安全事件发生率下降 92%,成为马来西亚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向全国推广的标杆;泰国清迈、普吉岛的旅游管理系统,通过 “安防 + 游客管理” 联动,每年为超 2000 万游客提供安全保障,游客满意度连续两年位居东南亚旅游城市榜首;印尼雅加达、泗水的停车与政务项目,不仅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与政务效率难题,还推动印尼政府将联盟方案纳入 “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指导目录”;越南胡志明市的多模块协同项目,更是成为中越智慧城市合作的典型案例,被越南数字经济部列为 “外资合作示范项目”。
就在联盟稳步推进各项目落地时,全球知名市场调研机构 “Idc 东南亚” 发布了《2024 年东南亚智慧城市市场报告》,报告中的一组数据让整个行业为之震动:中国智慧产业联盟在东南亚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市场的份额,从年初的 30% 跃升至 43%,以绝对优势超越欧安防所在阵营(25%)、韩国三星(18%)、日本三菱(12%)等国际竞争对手,成为东南亚市场份额最高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
报告用整整三页篇幅,深入分析了联盟的核心竞争力 ——“本地化协同”。在 “方案适配性” 评估中,联盟以 92 分(满分 100)的成绩位居第一,远超欧安防的 75 分。报告指出:“联盟各企业并非孤立作战,而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场景的需求,灵活组合技术优势,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例如在马来西亚槟城的老旧社区项目中,云感科技的多合一传感器与辰星科技的安防系统深度融合,精准解决火灾漏水隐患;在泰国清迈的旅游区项目中,数智社区的游客管理系统与辰星科技的人脸识别系统联动,既防范黑名单人员,又快速定位走失游客。这种‘按需组队、协同创新’的模式,比外资企业‘标准化产品 + 零散拼接’的方案更贴合东南亚市场的实际需求。”
在 “服务响应与安全保障” 维度,联盟同样表现突出。报告数据显示,联盟的售后响应平均时长为 8.5 小时(越南、泰国等近邻国家仅需 6 小时),设备故障解决率达 98.7%,远超行业平均的 24 小时响应时长与 90% 故障解决率;在数据安全方面,联盟所有政务类项目均达到所在国最高安全等级标准,未发生一起数据泄露事件,这一记录让众多注重隐私保护的东南亚政府青睐有加。“联盟的服务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长期保障;其对数据安全的坚守,更是赢得客户长期信任的关键。”Idc 东南亚分析师在报告中评价道。
报告发布当天,联盟总部召开了一场特殊的 “市场领跑” 庆祝会。林辰手持报告,站在投影幕布前,看着屏幕上 “43% 市场份额” 的醒目数据,语气中满是自豪却不失冷静:“这份报告证明,我们当初选择‘本地化、重协同、守底线’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从新加坡首单中标,到如今领跑整个东南亚市场,我们用 32 个项目、50 亿订单,证明了中国智慧产业的实力。”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在场的联盟成员:“但我们不能满足于‘领跑’。现在的 43%,只是阶段性的成果,不是终点。接下来,我们要在三个方向继续发力:一是深化本地化研发,针对东南亚不同国家的气候、文化、政策,开发更精准的产品功能,比如为马来西亚的暴雨天气优化设备防水性能,为泰国的多语言环境完善系统界面;二是拓展业务领域,从现有的安防、交通、政务,向智慧能源、智慧医疗延伸,形成更完整的智慧城市生态;三是加强产业链合作,与东南亚本地的芯片供应商、设备制造商深度绑定,降低成本的同时,推动本地产业发展,实现‘共赢’。”
联盟各企业负责人纷纷响应。云感科技创始人张伟表示:“我们计划在印尼雅加达增设传感器研发中心,重点研发适应热带高温高湿环境的低功耗传感器,争取将设备续航时间再提升 50%;同时与马来西亚硅科技合作,联合开发专属芯片,降低对进口芯片的依赖。” 数智社区创始人王芳则提出:“我们已组建智慧医疗系统研发团队,计划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附属医院合作,开发‘社区健康监测 + 医院诊疗’联动系统,为东南亚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消息传到欧安防东南亚区总部,托马斯看着 Idc 的报告,脸色凝重地对团队说:“我们原本以为通过低价策略能夺回市场份额,却没想到联盟的‘本地化协同’模式如此强大。他们不仅懂技术,更懂市场、懂客户,这是我们短期内无法超越的。”
而此时的东南亚各国政府,已将联盟视为智慧城市建设的 “首选合作伙伴”。菲律宾马尼拉市政府主动联系联盟,希望复制胡志明市的 “安防 + 交通” 联动模式;柬埔寨金边市则邀请联盟参与 “智慧政务平台” 的顶层设计;马来西亚房屋及地方政府部更是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 20 亿人民币,与联盟合作推进全国 50 个社区的智能升级项目。
林辰站在联盟新加坡总部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远处,东南亚各国的项目团队正通过视频会议汇报进展;近处,商务团队正忙着接待前来洽谈合作的东南亚客商。他拿起桌上的《东南亚智慧城市市场报告》,在 “43%” 的数字旁写下一行字:“中国智慧,服务全球;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林辰知道,联盟在东南亚的领跑,不仅是企业的成功,更是中国智慧城市技术走向国际的重要里程碑。未来,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的深入推进,联盟将带着 “本地化协同” 的核心优势,把更多 “中国智慧” 的解决方案推向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浪潮中,书写属于中国企业的新篇章。